变身一部曲txt下载:求:太原地区的庙宇文化的资料,多多益善,谢谢各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5:42:51
要尽量详细的啊!

皇庙,在城区五一路南段东侧,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太原皇庙是明、清两代帝王,皇族和文武官员祭祀先祖和庆典的场所。现存皇庙建制仅存太原这一孤例。它的建筑特点采用黄琉璃瓦顶及龙形装饰,是人世间最高的等级,在我省也仅此一例。
  皇庙的建制,住中国封建礼制中是孝道观念的反映。它要求人们对祖先“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中庸》)。帝王及皇族尤重此道,便于上行下效,以利统治庶民百姓。
  太原皇庙始建年代不详,据资料分析,大致建于晋恭王朱棡就藩太原前。《明史》载,明太祖朱元璋三子朱棡在明洪武三年(1370)封为晋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住在今精营街一带的晋王府。按礼俗,在确定王府地址时,应在其府第的东南方向先建祖庙,以祭告就藩礼。按此计算,太原皇庙比北京的太庙早建48年。只有这样,朱棡才能在洪武十四年(1381)为纪念母亲高皇后,扩建了唐代的白马寺为崇善寺。对于“儒佛兼尊,孝行尤笃”的朱棡来说,先建皇庙,后扩建崇善寺,是符合古礼的,也是符合情理的。
  太原皇庙是一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明、清各代虽有修葺,但总体布局和砖木结构还保留了明代的特色。它前院豪华壮丽,中(主)院气势磅礴,后院古朴简洁,是古建筑群的精华。前院照壁面阔五间,宽22来,高约6米,黄琉璃筒瓦庑殿顶,下承黄琉璃须弥座。凡斗拱、额,枋均采开用黄琉璃砖经雕刻砍磨而成仿木结构形式。檐下密密地排列着40攒单翘斗拱,拱壁间又饰以黄琉璃浮雕蟠龙。又用黄琉璃垂莲柱把前檐部分分割成五间,构思颇为奇巧。壁面四角用黄琉璃龙形装饰,明间有圆形高浮雕黄琉璃蟠龙数条,左右翻滚,上下飞腾。两侧各有飞龙两条,作戏珠状,体态矫健,形象十分生动(今废)。宫门三间,宽12米,高约八米,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建筑,仿木结构部分的额、枋、斗拱也用黄琉璃砖雕琢而成,与照壁相呼应。唯门里北向的斗拱用昂的形式,垂莲柱的柱头莲花瓣向外翻出,吉祥草图案翻新,在统一中又有变化。宫门呈券拱形,券口加贴黄琉璃片,上镌额,书“万寿宫”三字。明间宽3.3米,次间宽2.8米,各深5.5米,中设门,各有硕大厚重的红漆板门,可随时开闭。中院是主院,又分三重院落。前宫五间,宽22米,中宫三间宽14米,后宫七间宽28米,都建在高1.2至1.5米的丹墀上。宫顶一律采用悬山式顶,上覆黄琉璃筒瓦,凡垂脊、瓦口、滴水都饰以浮雕式龙形图案,正脊高耸,两角有大型的龙形吻兽,张开大口咬住正脊。前宫檐下饰以立粉贴金的和玺彩画,后宫则用立粉贴金的苏式人物彩画,是清代重修时绘制的。东西两庑各有配殿,前院各五间,后院各九间,也均用黄琉璃瓦悬山式殿顶,这43间宫宇,按七组排列,中轴线三组,东西各二组,布局规制、严谨,气势十分雄伟。各建筑之间,地面宽广,便于大型的祭典活动。后院在后宫之北,另筑一院,有门相通,均用青灰筒瓦顶的硬山式建筑格局,各辟四合院小院,是执事人员的住宅区。
  三座宫殿,是祭祀、庆典的地方,惜史籍无载,无从阐述。仅按明代礼制,后宫应为寝宫。中间供奉朱棡的高祖恒黄帝懿祖,东首供奉曾祖裕黄帝熙祖,西首供奉祖淳黄帝仁祖。晋恭王朱棡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死于太原,同年,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崩于南京,朱棡之子济喜承封晋王后,又把他的祖父、父亲均入庙祭祀。当时不设神座,仅以衣冠代替,以后设神位,木质雕凿,饰以金色图案,镂以青字,放在朱漆镂金的神龛上。
  皇庙的祭典,在洪武元年已有定例,凡每年的“四孟”,即孟春,孟夏,孟秋,孟冬的朔门进行祭祀皇家先祉。以后又改为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作为祭祖的日子。祭时除三牲、黍、稷外,还供奉时鲜的果品、蔬菜。此外,凡京城有关登极、巡幸、上谥、葬陵、册立、冠婚等大事及晋王府的喜庆事宜,也都要在这里奉告祖先。
  清代承袭了明代的礼制,皇庙依然成力供奉列圣功臣之所,列为大祀。除每岁四孟及岁暮大袷外,还有许多繁复的庆典活动,后时,凡山西的督、抚、道、府、县的文武官员都到这里祝贺,所以又称“万寿宫”。《山西通志·公署略》中记有“万寿宫在省治新南门街东,恭逢万寿、元旦、冬至朝贺之所。”顺治初始定三大节,凡住外地的文武官员亦均设香案、朝服望阙行礼,与北京朝官同。朝贺班次都有详细的规定。清晚期,各省俱恭建万寿宫,有的府、县也有。这时期太原万寿宫的布局大致是这样的:在前宫供奉近亲祖先,中宫供同堂异室祖先,后宫为祧殿,祭各代远祖。各没木雕神龛,帝座雕龙,后座雕凤,并有黄色缎制靠背,龛扣则安放神位。后宫还设置大型神座,书“万岁万岁万万岁”。宫内有供桌、香案,祭时则置簋、笾、豆、爵等盛器,内放酒、食、干鲜果品、各式糕点等。配殿祭文臣武将,也各有祭器、祭品。礼节繁褥,盛极一时。庙后有道路称上马街,是官员参加祭典时规定下马、下轿或上马、上轿的地方,故名,至今仍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风云幻变,世事沧桑,皇庙也历经了数次劫难。清室退位,民国成立,皇庙成为昭义祠,为纪念建立民国而捐躯的先烈们。以后又改为关岳庙,奉祀三国时蜀将关羽

  天庙---天圣母庙 则天庙又名则天圣母庙,位于文水县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307国道从山下穿过,东距则天庙数十来,地势平坦,交通方便,从山西省会太原乘车南行60公里便可到达

太原关帝庙

三国时代的蜀将关羽(160-219),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西关)人。死后追谥为:“壮缪侯”,在湖北当阳玉泉山立祠祭祀。由于其忠义勇武而名垂千古,他不仅受到百姓的爱戴,也得到朝廷的多次赏封;宋哲宗封其为“显烈王”,元代加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神宗加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清顺治皇帝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不仅如此,而且还把关羽说成是“万能之神”,凡司命录、佐科举、保平安、除灾病、驱邪恶、诛叛逆、巡冥司,甚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亦非关羽莫属。“职务”之多,地位之高,名声之大,影响之深,在我国民间神祗中是独一无二的。
明清时代为关羽崇拜的极盛时期,可谓“褒封不尽,庙祀无垠”,无论通州大邑,还是穷乡僻壤,关庙林立,名目繁多。清道光年间,山西首府太原,有关庙27座,清徐县的城关镇有6座,徐沟镇也有4座。就专祠来说,按名称区别,有关王庙、关帝庙、关圣庙、关圣帝庙,大帝庙,伏魔庙等。太原城乡统称关羽为老爷。老为长者之意,爷为尊人之称,庙称老爷庙,显得情同一家。按特点来区别,有建庙最早的古关帝庙,规制最大的大关帝庙以及铁狮子关帝庙,勒马关帝庙。按建筑形式区别,有楼阁建筑的称春秋阁,用黑琉璃瓦建筑的叫黑琉璃瓦关帝庙,有用无梁建筑的叫无梁殿关帝庙。按地名分的有二府巷关帝庙,东门吊桥关帝庙,永兴堡拐角关帝庙,南肖墙关帝庙以及铁匠巷、红市街、北司街、校场东关帝庙等。城外另有以祭关羽为主的合祭庙宇,如武庙,关岳庙,是与岳飞合祭的。三义庙则为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还有与其它神祗合祭的,如院道寺,十王庙,黄花洞等庙宇,都有关羽的坐席。这种形式多见于穷乡山庄,是用诸神共祀的办法来祀的。总之,三晋大地关庙之多,为寺庙之冠,信仰者也是全国之首,香火之盛,远远超过其它神祗,有“关庙香火与天地同不朽”的赞誉。但毋庸讳言,民间的崇拜是由于关羽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好汉,供奉关羽,是为求得诸事如意,万事大吉。而统治者的推崇,则是用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来“教化”亿万臣民,强化其统治地位的。
对关羽的崇拜,也影响到宗教,各宗教为了扩大本教势力,纷纷利用关羽的声望,把他作为本教的神祗。如佛教把他立为伽兰(寺院护法神)之一。道教则把他奉为“伏魔大帝”。儒教则把他尊为武王,“武圣”,与“文圣”孔子享有同等的地位,列入国家的祭礼。
岁序更新,物换星移,关庙的现状怎样呢?据文物部门勘查:现今太原城乡共有祭祀关羽的专祠70余座,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太原城内现存5处,不足清道光年间的二成。关羽塑像仅存晋祠、天龙山和城内二府巷关庙三处,大量石碑仅存31通,壁画残存27处。关庙的建筑规制大体上是传统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单院或重院建筑为主,多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以山门、过殿,正殿和两侧的钟鼓楼,配殿、厢房组成。正殿多用黄、绿、兰色琉璃瓦挂边或作殿顶菱形装饰,十分醒目。殿内正中设龛,塑关羽坐像或夜观《春秋》塑像,龛下站立捧印的关平和持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十分庄严威武。在太原山村,常见在村的入口处建二层楼阁,下券拱门,为村之通道,上建三层楼阁,塑关羽像,称老爷阁,祈求保境安民。
现存关庙中,最古老的是位于太原城内校尉营街的古关帝庙。相传建于宋代,从建筑结构观察为明代仿宋手法,部分结构保留宋金风格。布局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山门、钟鼓楼、配殿和大殿组成,后殿为寝宫。十字歇山式钟鼓楼,矮而雄,悬山式五间正殿,宽而幽,绿色琉璃瓦装饰殿顶,闪闪发光。明次间勾连搭卷棚抱厦三间,为古庙添了一层肃穆气氛。殿内原有关羽坐像,1951年6月拆除。后院寝宫有关羽夫妻坐像(已毁),旁有12尊尚乐侍女,手执笙、笛、管、鼓、钹、三弦、琵琶等乐器及二尊类似指挥者及管理人员塑像,面部丰满,比例匀称,高1.5米,宋人装束,衣纹深邃重叠,飘带左右盘旋,系元代作品。1964年移入晋祠,暂作叔虞的侍者。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关庙中,规模最大的是庙前街的大关帝庙,明代建筑,亦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南向,中轴线上有山门、崇宁殿,春秋楼,两侧围以钟鼓楼、厢房、围楼及东西别院,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前院十分宽大,北向有崇宁殿,下承丹墀,面宽三间,悬山式殿顶勾连搭歇山式抱厦,琉璃装饰,富丽堂皇。殿内有关羽坐像和关平、周仓诸将(已废),十分壮观。其建筑和设施均属一流,是省城各级官吏祭祀关羽的场所。清道光《阳曲县志·礼书》记载,“每月朔望,有司行香祭礼,仪与文庙同,”祭礼十分繁复隆重,又祭关羽之父、祖、曾三代,仪与文庙崇圣祠同。每岁仲春、仲秋和五月十三诞辰日大祭,自五更起,烧香求福者,抵暮不绝。当时民谣中说:“行商坐贾求利市,赶考秀才、举子望功名,平民百姓盼福寿,习武兵丁祈安宁”。盛况非同凡响。现庙址完好,塑像全无。
现存关庙中,保存最完整的是晋祠的关帝庙,位于昊天神祠的前院。庙前有“钧天”乐台,背临智伯渠,面对关帝庙、卷棚歇山式建筑,木雕装饰台面,十分纤巧细腻。山门悬“关帝祠”金字大匾,入门或高或低,左右厢房对峙,珠梅、丁香婆娑,环境十分幽雅。广阔的高台中央,建悬山式三楹大殿。殿中设木雕神龛,内供关羽塑像。金面长髯龙袍加身,呈帝王像,反映出清代对关羽的无限敬仰。两壁是一幅幅关羽故事壁画,五彩描绘,计八十余幅,组成了烟火滚滚的三国史画。院内有隋槐,老枝纵横,盘根错节,使庙貌更加雄伟壮观。 太原关帝庙

太原城乡各地的关庙,除前叙三处外还有60余座,多为清式建筑,现择主要者简叙如下。
春秋阁 位于市内鼓楼街唱经楼内,始创于清康熙年间。阁下为砖券窑洞三眼,前置木构廊檐;上建木构楼阁三间,原有关羽夜观《春秋》塑像,故名。东有殿堂9间,存康熙始创碑1通。

校场巷关帝庙 省汽车制造厂院内,重修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有东西二院,殿堂3余间。正殿硬山顶三楹,前有卷棚抱厦。西北向有民初的三面围廊厅堂和带廊古建筑,似为校场兵营建筑。

南肖墙关帝庙 位于南肖墙街88号,存献殿、正殿,厢房等堂字22间。正殿为二层楼阁建筑五间,前部出檐有廊,绿琉璃瓦殿顶。东侧有四合院清式堂宇五间,最东有歇山顶围廊大厅五间,为民初浙江会馆的建筑。

西寨关帝庙 在南郊金胜村东南,坐东向西,重院,存殿堂15间。前有歇山式门楼,悬山式钟鼓楼,中有月门,后有大殿。大殿三间,悬山顶,有廊,置斗拱,殿内有故事壁画。

武家庄关帝庙 在金胜村西侧。存大殿三间,悬山顶,琉璃剪边,檐下施双翘斗拱,木雕装饰。殿内存故事壁画。

巩家堡院道寺 在小店镇南。重修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重院。前院巳废,存牌楼及殿堂11间。大殿三间,卷棚顶,琉璃剪边,有廊,施单翘斗拱。 王郭关帝庙 在晋祠镇东南。始建于清康熙年同,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存大殿三间,东向,硬山顶,前有廊。殿内有故事壁画。存清碑1通。

东关关帝庙 在晋源镇东,重修于清宣统三年(1911)。存大殿三间,悬山顶,前有廊。殿内有故事壁画,存纪事碑2通,乾隆年苇业行头碑1通。

花塔关帝庙 在晋祠镇北。重院,有山门,碑廊,钟鼓楼,厢房、大殿等殿宇19间。大殿三间,硬山顶,前有廊,施单昂斗拱,遍施彩画。

镇城关帝庙 在北郊区镇城村,重修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面南向,尚存殿堂11间。正殿三间,悬山式殿顶,前部有廊。殿内有立粉贴金关羽故事壁画74幅,清代作品。存清碑1通。

西关关帝庙 在清徐县清源镇西关村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道光年重修,东向。存悬山顶门楼、十字歇山顶钟鼓楼,厢房,耳房、大殿共15间。大殿三间,硬山顶,有廊,施单翘斗拱。存清碑2通。

迎宪武庙 在清源镇迎宪村赵家街。重院建筑,东向。存山门、献殿、厢房、大殿等殿宇24间。献殿三间,硬山式,前檐勾连搭悬山顶抱厦。大殿三间,硬山式,前有廊,施单昂斗拱。

常丰圣贤庙 在清徐县柳杜村西北侧,重修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重院建筑,存山门,过殿、大殿及钟鼓楼、配殿等殿宇28间,占地面积880平方米。大殿三间,硬山式, 施单昂斗拱。存铁钟2口。

北内道关帝庙 在清徐县徐沟镇南。存殿堂20余间,占地面积1260平方米。正殿三间,硬山顶,有廊,檐下加饰木雕吊楣。

西马峪武庙 在清徐县马峪村西侧。重院建筑。存歇山式门楼和钟鼓楼、配殿、大殿等殿堂21间。大殿三间,硬山顶,前有廊。

大帝庙 在清徐县柴家寨北。有歇山式门楼,十字歇山顶钟鼓楼及殿堂17间。大殿三间,硬山顶,前有廊,施双昂斗拱。殿内存故事壁画。存清碑2通。

郝阎关帝庙 在清徐县吴村西南。庙东向、重院建筑。存硬山琉璃剪边门楼、十字歇山式钟鼓楼和殿宇20余间。大殿三间,硬山顶,琉璃剪边,前置廊。

东青堆关帝庙 在清徐县柳杜乡北。重院建筑,存殿宇19间。正殿三间,硬山顶,琉璃剪边,有廊,施单昂斗拱。殿内置龙柱神龛,山墙有故事壁画,存清碑5通。

西高白老爷庙 在清徐县东于镇西。庙东向,由庙院及东、西偏院组成,占地面积达2644平方米。庙院存戏台及殿堂15间。大殿三间,悬山顶,琉璃菱形装饰殿顶。前有廊,施抹楞石柱。檐下施双昂斗拱。东、西偏院尚存屋宇20余间。

鄯都关帝庙,在阳曲县鄯都村内。始创于明崇祯五年(1632)。庙前有石拱桥,存殿堂12间;正殿三间,悬山顶,出檐有廊,施单昂斗拱。殿内有木制神龛,山墙残存故事壁画。有明崇祯五年石碑1通,记载闯王李自成于正月二十四日入村三次之史迹,颇有价值。

沙沟关帝庙 在阳曲县沙沟村。始创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清雍正元年(1723)重修。重院建筑,南向、占地千余平方米。前院已毁,后院存殿堂12间。正殿三间,硬山顶,前有廊。存清碑1通,

神堂沟关帝庙 在阳曲县北小店村东侧。始创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雍正四年重修。重院建筑,占地面积774平方米,存殿堂12间。前院及戏台已废。过股三间,硬山顶,前后木构山檐。正殿已改观,存清碑5通。

大盂老爷庙 在阳曲县大盂镇南。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于清乾隆二年(1737)。庙东向,仅存大殿三间,悬山顶,前有廊,施单昂斗拱。存有故事壁画及清1通。

大泉沟老爷庙 在大盂镇大泉沟村北高坡上。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重修。庙南向,重院建筑,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坡下置砖券门三间为山门,上石磴30余级,有戏台及大殿等殿堂10余间。大殿三间,硬山顶,前有廊。殿内有关羽故事悬塑和壁画残迹。存清碑1通。

大卜村关帝庙 在阳曲县北小店村南。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雍正四年(1726)续建,乾隆年份均有修葺。庙东向,存戏台、钟鼓楼,山门及殿堂14间。大殿三间,硬山式,有前廊。存清,民国年纪事碑2通,清乾隆铁钟一口。

牧角关帝庙 在阳曲县北留村西北。庙东向,有戏台及殿堂9间。正殿三间,硬山顶,前有廊。殿内存故事壁画及记事,功德碑4通。

太原的关庙,除上述以外,尚有南郊区的流洵、西邵,晋源镇北街、晋祠镇的赤桥,北郊区的赵家山,清徐县的罗家庄、东马峪、北社、东于镇东街、张楚王、南绿树、大常、桃园堡,贾村堡、南宣武,南尹、丰润,东罗自,西罗白、柳湾、东罗、小武、牛家寨、上阎、西范庄;阳曲县的归朝、松树、袁家庄、东黄龙头、小方山、凌井店、大方山、龙兴头、车黄水,郑家寨、青龙镇、南白村;古交市的白岸,三家村,河下等村现都存有关庙。娄烦县没有发现关庙的遗迹。
关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依封建时代而生存、兴旺,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而衰败、消亡。而今,太原地区的关庙虽大多淹没或衰败了,但是,它作为太原文化古城的历史见证及其对于民风民俗的影响,仍然是值得我们记载、研究的。

摘自《太原名胜古迹集萃》--沈大同、栗巧翠《太原关帝庙》

阳泉关帝庙

位于阳泉市郊东北5公里的白泉乡林里村玉泉山间。这里树木浓郁,环境清幽,古刹隐于其间。庙宇坐西南朝东北,随山势而筑。创建年代不详,宋宣和四年(1122年)重修,元、明、清历代屡次修葺、扩建,庙址宽约45米,长约90米,总面积4050平方米,1986年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建筑布局原状看,中轴线上从前至后分为外院、下院、上院三部分,各部地面略有高差,由低而高层叠而进,其主要建筑外院有乐楼、牌楼;下院有马殿(山门),马殿两侧钟、鼓二楼相对峙,东西有配殿三间。自下院甬道可达上院,上院中轴线上有山门、献殿、正殿(关帝殿)。庙内建筑现状,唯上院正殿保存完整,配殿仅存北侧,另在庙中轴线东南侧存有砖砌官窑三间,原外院、下院的所有建筑均已被毁,只残存基址可辩。1991年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原有庙貌重新规划,阳泉市郊区政府拨款予以恢复,现已仿宋代建筑风格恢复了献殿、山门及东西配殿。
现存建筑尤以正殿历史最早,重建于宋宣和四年(1122年),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前檐设廊,殿前无月台。前檐当心间辟门,两次间设破子棂窗,惜已残缺不全。廊下斗拱设柱头,补间各一朵,均五铺作双抄重拱计心造,殿身檐下斗拱五铺作双抄。殿内梁架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梁栿上驼峰、蜀柱、叉手等皆为典型宋代风格,并在殿内脊檩随檩枋上有墨书题记为:“维南誉竦祖大宋国河东路太原府平定军平定县升中郡白泉村于宣和四年壬寅岁三月庚申朔丙子日重修建记”。提供了建殿时的确切年代。殿内中央有束腰仰覆莲须弥式佛台,高约0.90米,原奉塑像,惜已不存。殿内后壁及两山墙壁绘有壁画,亦已被毁。庙内现残存宋代经幢两块,元天历元年残碑一通,明碑碣两块,清碑四通,为研究庙的沿革及原状提供了宝贵资料。
阳泉关王庙是我国现存已知最早的祀典武圣关羽的庙宇,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现已是阳泉的一大旅游胜地。

长了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