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一见钟情的歌曲: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23:08
我在一篇关于中美贸易的文章看到了一个词"里昂惕夫之谜",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发现,美国作为资本密集型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与比较优势论相悖

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第一个试图“挽救”H-O模型的解释叫“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reversal)。由于H-O模型假设两国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要素密集度也是一样的。例如,衣服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美国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在中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美国也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然而,这种假设在某些产品中有可能不成立。最典型的就是农产品。通常来说,农产品在大部分国家都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可是在美国却不然。

美国的农业都是大农场、机械化生产,只投入很少的劳动力,农民开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器,就生产出足够供应整个美国所需的农产品还有余!后来美国又在农产品生产中大量引入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

事实上,美国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在农产品的世界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农产品通常被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于是在里昂惕夫的验证中,出口了很多农产品的美国就显得出口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只要仔细探究美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就会发现这里面占了大头的农产品,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应该归入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列。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在农产品上出现了“要素密集度逆转”,在其他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农产品,在美国“逆转”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导致里昂惕夫的验证出错。


第二个解释其实跟上述解释在逻辑上相关,那就是“要素同质性”(factorhomogeneity)。H-O模型里有一个隐含假设,那就是相同的要素在不同国家里的性质或质量是一样的。可是在现实之中,同类要素在不同国家里的性质或质量可以很不一样。

还是以农产品为例。其他国家投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往往是体力劳动者,是低技能的人。可是在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所谓“农民”,至少都是会操纵拖拉机等大型机器的、有一定技能的熟练技工,已经不是纯粹的体力劳动者。

至于后来以生物技术来发展农业,就更是投入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这些高技能的脑力劳动方面的人才。里昂惕夫自己也指出,美国最丰裕的要素并不是通常说的资本,而是有技能的农民、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劳动力。

他们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劳动力,而是资本——人力资本!因为要培养出这样的劳动力,需要进行大量的教育与培训,这些在本质上是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这样,如果把美国的高技术劳动力也算作资本(人力资本),则农产品更是无可置疑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了。


第三个解释是“自然资源”。前面两个解释都集中于美国出口品的性质,这个解释则关注美国进口品的性质。仔细地辨别,人们会发现美国进口了大量石油。如果只是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力与资本两种,显然石油只能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然而,美国之所以进口石油,当然不是因为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是因为它是自然资源。但是在里昂惕夫的不加辨别之下,进口了大量石油的美国就显得进口了大量资本密集型产品。


所以,所谓“里昂惕夫悖论”的出现,并没有推翻H-O模型。问题其实出在里昂惕夫身上。首先,他对H-O模型中的“两要素”假设没有真正理解:所谓“两要素”只要求有两种不同的要素,可没说一定是劳动力和资本。虽然H-O理论的创立者其实自己对这一点也是糊里糊涂的,但理论本身包含着这种性质在内。

而即使同是所谓的“劳动力”,纯粹的体力劳动与高技能的脑力劳动也完全可以看成两种不同的要素。其次,里昂惕夫对收集来的一大堆统计数据背后的经济含义丝毫不做辨析就生搬硬套到H-O模型上去,这样的所谓“验证”不出问题就怪了。

里昂惕夫之谜  百度百科

扩展资料

沃西里·里昂惕夫(1906~ )Wassily W Leontief,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06年生于俄国圣彼得堡(后改名列宁格勒)。

1921年进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1925年获列宁格勒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学德国,1928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拓展资料

人物简介

华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华西里·W里昂惕夫于1906年夏天生于彼得堡。1921年,考入了彼得堡大学,专修社会学,1925年取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这时,他年方19岁。毕业后被校方留任为助教。当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的时候,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里昂惕夫的父亲参加了编制1923~1924年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工作,社会与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时代的需要,使这位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年轻人,对经济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他一边担负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阅读有关经济学理论的书籍。他于1927年来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进入柏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班继续深造。1928年,取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里昂惕夫在青年时期的研究工作就开始涉及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内容。早在1925年,当他还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曾在德国出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1930年,他移居美国后,正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

太高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