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书怎么写:朱淑真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1:04:23
我的论文是写朱淑真的女性意识,哪位高人能帮帮我找出哪里可以免费看到以下论文啊!
陈经裕. 朱淑真试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04期

俞浣萍 朱淑真和她的《断肠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04期

王新勇.朱淑真——封建妇道的叛逆者——读《断肠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Z1期

张朴荣. 不是愁人也断肠——宋代诗人朱淑真和她的情诗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02期

缪钺. 论朱淑真生活年代及其《断肠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03期

邓红梅. 朱淑真事迹新考文学遗产 1994年02期

李伟民. 朱淑真研究六十年综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5年03期

吴爱月. 重重藩篱中的女性悲歌——评朱淑真作品的女性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04期

孔逸萍.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听——从朱淑真诗词创作探其爱情心理的独特性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6年04期
胡元翎. 男性诗论与女性诗人的“隔”——朱淑真研究中的一个问题求是学刊 1998年02期
胡元翎. 论朱淑真诗词的女性特色文学遗产 1998年02期

胡元翎. 朱淑真与“空白”效应学术交流 1998年01期

苏萍. 朱淑真爱情悲剧心理探微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04期

论朱淑真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王乾.柔肠一寸愁千缕——浅论朱淑真词语文学刊 1998年03期

陈元龙. 清丽婉转蕴思含情——朱淑真词浅议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04期

谢萍. 哭损双眸断尽肠——试论朱淑真诗词中的自我形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04期

毛妍君. 王炜. 浅论朱淑真的女性意识柳州师专学报 1999年03期

郑新莉. 谈谈女词人朱淑真昆明大学学报 2000年02期

宋致新.“断肠诗人”朱淑真天府新论 2000年06期

滕先森. 朱淑真的悲剧与个性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04期

谢雪清. “可人唯有一枝梅”——浅析朱淑真的情感转移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01期

陈武英. 朱淑真诗词的历史价值社会科学辑刊 2002年05期

张姝. 张富华. 论朱淑真《断肠词》的思想意义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02期

刘洁.断肠诗吟恩怨情——朱淑真诗词意蕴新探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1期

杨映红. 朱淑真诗词幽深凄苦的意境探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02期

李晓芳. 论朱淑真诗词的价值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04期

陈秀夫. 宋代诗人朱淑真和她的《断肠诗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梁梅. 凌冬不改青坚节 冒雪何伤色转苍——试论朱淑真叛逆性格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04期

黄亚清. 朱淑真诗词爱情心态浅探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3年01期

伍学雷.朱淑真“断肠情”产生原因浅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04期

姜秀艳. 近10年朱淑真研究述评长春大学学报 2003年06期

吕峰.小议朱淑真诗词的创作特色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01期

刘晓林. 独留幽怨向黄昏——朱淑真《断肠词》抒情主人公形象中国文学研究 2004年01期

青荣. 女子弄文诚无罪——朱淑真词简论昌吉学院学报 2004年02期

彭庭松. 言为心声与身世考索——以朱淑真“婚外恋”说为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03期
方芳. 朱淑真及其《断肠集》解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03期

花志红. 朱淑真诗词中的个性色彩台声.新视角 2005年06期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禁锢在狭小的天地。宋代理学盛行,对女性的压制越来越严重。程颐和程颢特别看重妇女贞节,极力反对女子在丈夫死后再婚,“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认为女人宁可死,也不能失节。他们的理论在朱熹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他提出“忠臣节妇”,“盖闻人之大伦,夫妇居一,三纲之首,礼不可废。”宋代刑法对男女判决也是不平等的。“夫有出妻之理,妻无弃夫之条。”所谓“七出”之条,而妻妾如任意离开丈夫则受到刑罚制裁。
  理学的盛行,宋代贞节观念极强,婚姻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若不听父母命,自由恋爱,会被看作是丑事。宋代有一位才女,因大胆追求自由自主的爱情,不为封建礼法所容,抑郁抱恨而死后,“不能葬骨于地下”。她,就是性格刚烈、大胆反抗封建势力的一代才女——朱淑真。
  朱淑真是宋代杰出的女作家。生卒年不详,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人。她生于仕宦家庭,自幼聪慧,喜欢读书,善绘画,通音律。她的婚姻极为不幸,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将对爱情的感受写进诗词,被迫害致死,死后诗稿被焚。今存《断肠集》,是明以前作品最多的女作家。
  朱淑真从小生活在富贵家庭中,有机会识字,受到良好教育。童年时代,她以一颗无忧、敏感的心感知着这个世界,花开花谢,春去春回,她的诗才大进。父亲教她读诗词、与她一道把酒研讨,没有受到过多的压制,在这样和睦、相对自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她无忧无虑,天真浪漫,也塑造了她那任性、倔强的性格。
  对于封建礼教所宣讲的“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朱淑真极为不满,在作品中表现了她的愤慨与对卫道士们的讽刺。如《自责》中所云,“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成何事,绣折金针却有功。”她不愿屈服,逆来顺受,她看透了这些宣传背后隐藏的真正意义,用诗文发出自己的“反抗”之音,“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
  作为封建社会的闺中女子,没有男子的仕宦之途与广泛社交的自由,她们被陷于封闭狭小的深闺之中,爱情成为她们生活的重心,颇具浪漫情怀的朱淑真心中也勾画着自己的爱情。但她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魔爪,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行的年代,年轻女子没有选择的权利。无奈之下,她服从父母命令,所嫁非偶。个人不幸的婚姻,一腔幽怨,唯有在诗词创作中得以排遣。“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
  她的诗作中,有许多是以春为题材的,春本是明亮、温暖的,充满生机与希望。但淑真却看到了春的短暂,春的易逝,如同青春年华。
  《蝶恋花 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春前飘柳絮,随风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这首诗构思巧妙,将自然景物与惜春、送春的感情交融,名为送春,实为惜春,留春,不忍她离去。将春拟人,在空洞寂寞的生活中,没有之音,亦无知己,春是生命中的一抹亮色,温柔抚人,朝夕陪伴在她左右。而如今面对离别,作者忽发奇想,那千万缕的垂柳似乎可以将春系住,但春只作短暂停留,又匆匆离去。她还是不愿放弃,又寄希望于柳絮,盼望着轻柔的柳絮可随风飘舞,跟随春的脚步,将她的音讯告诉作者,聊以自慰。下片用杜鹃的哀鸣寄托送春之情,结尾以酒送春,春不语,待到黄昏时刻,潇潇暮雨,仿佛是春在作答,亦或是作者寂寞的泪水。
  这首词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情感,淡淡的忧思,对美好事物不常在的感慨。全词自然与情感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质朴清新的语言,读之,深远缠绵,回味无穷。
  朱淑真是孤独的,是抑郁的,她拿起笔,抒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发出自己的声音,又如《减字木兰花》——
  独行独坐,独唱独愁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清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 剔进寒灯梦不成。
  开头5个独字,重复出现,将凄苦、幽怨如瀑布般一泄而出,绝望、孤寂包裹了她,久久的伫立,思索着过往人生,不禁心寒,再加轻寒触体,欲言难言,肠回心倒。下片写她憔悴泪容,愁病相仍。春的不常在,婚姻的不如意,爱情的不确定,时时侵扰着她,困惑着她,无法入睡。
  她对婚姻的不满,也写进了作品中。如《愁怀》:“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她对自身命运、自我生存境况有清晰省察,表现了企图实现自我潜力的生命意识,展现了深层的孤独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淑真对婚姻的不满,不是物质生活上的,而是,作为有才情、有思想的女性,渴望与自己的丈夫吟诗作词,与之“江上共诗裁”。可他与淑真是完全不同的人,热衷功名,她俩貌合神离,志趣迥异。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无法对话,于淑真而言是莫大的痛楚:“帆高风顺疾如飞,天阔波平远又低。山色水光随地改,共谁裁剪入新诗?”(《舟行即事》)
  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她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她任性、倔强刚毅的性格,在面对礼教的重压下,义无反顾。她肯定自我欲望,敢于宣扬一种女性主动的爱情哲学。她的词,深层里表达了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她对命运进行过抗争与挑战,在《清平乐 夏日游湖》中,勇敢描述与情人的欢会,冲破礼教的束缚,追求爱情,在古代妇女中是绝无仅有的。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宋代礼法极严,贞节观念浓厚,不允许女子自己谈情说爱,更不能在文章中表达。而淑真在这首词中却描绘得毫无顾忌,大胆书写爱情想望,直抒胸臆,率真、爽朗、坦荡地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与情人在西湖恣意享受爱情的欢乐,携手漫步,和衣倒怀,旁若无人。这对一个闺中少妇而言,是极为大胆的举动。这样的大胆吟咏,在情感上、行动上都是对封建礼教的公然挑战,反映了作者对情爱的追求、渴望与勇敢的反抗精神,不妥协的刚烈性格。这首词将女性面对爱情的细微心理也描写得淋漓尽致,与情人相守时,尽情享受,不矫揉造作。分手回到家中,仍想着刚才想聚时的点点滴滴,“懒傍妆台”,心绪万千,无心整妆与卸妆,沉浸在浓浓的爱意之中。她是一位大胆的叛逆者,她诉说出广大女性不敢言说的真实话语、真实心声,具有强烈鲜明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落花》也是一首对封建礼教控诉的诗歌。“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台。”表面惋惜落花,实则借催落花的无情风雨象征催残爱情的封建恶势力,表达了争取爱情、婚姻自由,反封建的愿望。
  在封建势力强大的社会,她大胆、赤裸的反抗行为必然遭受到众多人的诽谤。有人称她“失妇德”,《古今词统》卷四说她“太纵”!她的一首《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描写了主人公对爱情的追忆,对今昔非比的感慨,词艺水平很高,三四两句已成为名句。有人借此攻击她失节,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欧阳修所做。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人们认为是欧阳修所作,认为合情合理,毫无指摘,大加赞赏。而朱淑真作此词却是“失妇德”。封建社会中男子享受种种特权,可以三妻四妾,丝毫不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而女子则不容半点越轨行为,受到严酷的压榨。
  朱淑真不像李清照那样,有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很少与外界接触,生活在深闺之中,她的诗作多写自然风光、恋情相思,但她也并没有局限于自身的生活,一些作品关注农事,关心农民的疾苦,跳跃出自己生活的圈子。如《苦热闻田负语有感》:
  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
  早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
  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
  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
  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
  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
  寄予豪家轻薄儿,纶巾羽扇将何为!
  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
  酷夏来临,天气炎热,遭遇旱灾,地裂河枯,禾黍将死,农民奋力抢救,“饥渴喉咙焦”。同时,他们又抢插晚稻以救饥荒,但收成无望,农民们绝望得只能“向天哭”。朱淑真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农民生活的疾苦,感受到他们的苦难,与他们悲喜与共,并将之归咎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高声质问当朝者“安坐高堂知不知?”朱淑真的目光已不仅局限于“小我”,而开始关注广大的劳动人民,代表了他们的心声。
  在男女两性关系极为不平等的古代社会,在将 “女子无才便是德”信奉为道德标准,在绝大多数的女性被视为“牛马”“玩物”、封闭在家庭、闺阁之中,忍受婚姻的不幸、人生不得志的时候,朱淑真——如同一道闪电,闪亮在漫漫黑夜,释放出夺目异彩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