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木林风一键ghost:论述题 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56:45
阅读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一文,学习胡主席在青海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能不能字改少一点???
我抄不下 太多了。.砍3/4吧

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质

浅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一个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的理论纲领,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准确把握“三个代表”、“‘三个代表’要求”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关系,有助于理解“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三个代表”这一概念,并作了科学的解释,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就是对这三句话的概括。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三个代表”作了具体要求,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就是“‘三个代表’要求”的科学含义。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含义,党的十六大报告、胡锦涛同志2003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提纲》,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概括。综合起来说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深化了对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党的认识。对这两个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作了回答,邓小平理论作了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结合时代特点和新的实践,把这两个基本问题联系起来,作了进一步的回答,作了创造性的回答。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可见,“三个代表”、“‘三个代表’要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科学概念。应当说,“三个代表”及“‘三个代表’要求”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执政党为重点,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为目标,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更是对全国人民的要求,它是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了解“三个代表”的时代背景及实践基础,有助于把握“三个代表”的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变化;我们党执政多年,又面临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党的历史方位、党的队伍随之也有了新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实践的产物,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三条经验”、“三个启示”,这三条经验和启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三条经验和三个启示再提炼就是“三个代表”。也就是说,我们党80年取得的这样“九大成就”,是因为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怎样加强和改进呢?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条经验和三个启示与“三个代表”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条经验和启示中已经蕴含了“三个代表”思想。可见,“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80年的实践经验。党的80年的实践经验是什么?江泽民同志说,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
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的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真正领会和把握,需要弄清“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基础,它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这“一个要求、两个一致”,为我们全面深入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指明了方向。
“三个代表”思想所涵盖的内容,即生产力、文化、人民群众是构成社会的三大要素。马克思指出,构成社会的主要要素:一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任何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并由生产力推动向前发展的;二是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法律、政治、宗教、艺术或哲学等形式,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它们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有巨大的反作用;三是生活在一定生产关系之中、从事物质生产和意识形态活动的人,亦即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是全部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人和推动社会历史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强调指出,人类社会是个有机整体,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的诸多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可以说,生产力、文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关系,生产力、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需要发展生产力,满足物质需要;需要发展文化,满足精神需要。但是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通过发展生产力而发展文化,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文化,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那又如何发展生产力呢?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发展生产力要把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那又如何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呢?那就是发展文化,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既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必将极大的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文化奠定强大无比的群众基础,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这就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给我们全面展示的生产力、文化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和内在统一。江泽民同志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把三项内容明确地融汇为一个整体,强调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容,都不是从书本、概念和抽象原则出发的,而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而形成的,是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又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但是,“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讲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任务,即社会主义“做什么”;“三个代表”讲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方法,即共产党“怎么做”。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它揭示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的治国论;“三个代表”的主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它揭示的是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是共产党的治党论。治国必先治党。党强,则社会主义兴;党弱,则社会主义亡。党立,国才立。因此,要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要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努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实现党的建设的“三大目标”:即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大目标”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首要目标。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党的力量所在。但是,先进性是发展的,先进与落后是相对的。过去是先进的现在未必先进,现在是先进的将来未必先进。党只有紧跟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所以,“三个代表”包含三个层次,第一是能不能代表,第二是能不能代表先进,第三是能不能始终代表先进。“三个代表”关键在“代表”,核心在“先进”,重点在“始终”。只有深刻把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才能正确运用“三个代表”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服务于人民大众,真正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