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身如何减肥:与《月光曲》有关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34:45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有关资料

「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这首题赠给朱丽叶塔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写作於一八一○年。起初只题作「幻想曲风奏鸣曲」后因诗人雷斯达布在文字上的渲染,才出现「月光曲」的别称。虽然真实如此,但亦相传著一段唯美的月光曲的故事。
据说有一天,太阳西下的时候,贝多芬独自在维也纳郊外散步,无意间经过一幢简陋的木屋,那屋子传来一阵琴声。贝多芬驻足一听,那曲调正是他写的一首钢琴奏鸣曲。他非常惊讶,在这样贫苦的人家,竟有人弹这样艰深的乐曲。
忽然琴声停止了,有一位少女叹息地说:「唉,不行不行,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如果能听听贝多芬弹奏,该有多好啊!」「要不是这样穷,我一定设法买一张入场券,让你去欣赏他的演奏。」一个男人这样安慰著。
贝多芬在门外大为感动,立刻敲门进去;他在暗淡的烛光下,看到一个皮匠在角落做鞋,而一架旧钢琴前则坐著一个盲少女。贝多芬告诉皮匠说:「我是一个音乐家,想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听。」接著亲切地向少女问道:「你怎会弹刚才那首曲子?」少女回答:「那是听来的,以前邻居住著一位夫人,时常弹奏这首曲子。」
贝多芬随即坐在琴椅上,从头弹出少女刚才所弹的乐曲。这时从这架旧钢琴上,流泻出一连串美妙动听的琴声,这样精彩的演奏,使盲少女感动的热泪盈眶。当兄妹两人明白这位不速之客就是他们敬仰的贝多芬时,是多麼的欣喜若狂呀!当这首曲子奏完后,少女热切地恳求贝多芬再弹一曲,以偿她多年来渴望的心愿。
突然一阵风起,把蜡烛吹熄了,皎洁的月光从窗口射进一道银光,照射在钢琴上。这样如梦的时刻,贝多芬脑海中,一连串的曲调像泉水般涌现。他愉快的向少女说:「我就以这月光为题,即兴弹奏一曲。」
开始时,匆钢琴上荡漾出一段平和安祥的音乐,彷佛明月冉冉上升,将银光投射在睡梦中的森林和原野。第二段里,曲调变得轻快活跃起来,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下嬉戏漫舞。最后乐曲更加激烈狂热,有如怒涛飞溅的急流,向辽阔的海洋狂奔而去。
当琴声戛然停止,兄妹二人从醉梦中清醒过来,已不见贝多芬的踪影。原来他一弹完,很快地飞奔回去,把刚才弹过的乐曲记在五线谱上,这首举世闻名的「月光曲」就此诞生。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首钢琴曲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琪察尔迪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是伯爵的女儿,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首钢琴曲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琪察尔迪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是伯爵的女儿,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

月光曲
月光淡淡,阴柔优美。数代文人骚客面对她曾生发出对沧桑人生的无尽慨叹。

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曾牵动过多少游子的情怀!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亦曾令无数知识分子面对皎洁的月光对人生发出过深沉的思考。就连近代大文豪鲁迅这样的伟人,在那种风雨如磐的岁月里,对着淡淡的月光也不得不发出哀婉的悲鸣:“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从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在数百年的历史岁月中,之所以有那么多文人雅士对月吟唱、啼哭,是因为“月光本是有情物”,月光具有一种掠人心魄的美感。

追求美是人的一种天性。离开对美的追求,人性也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在诸多的追求美的文人骚客中,唐代大诗人李白历来被人们奉为上品。他所编织出的月光世界,犹如一曲曲优美的乐章,给数代人的灵魂以巨大的震颤。

李白是个酷爱山川,嗜酒如命的诗仙,在他看来,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窥日畏衔山,捉酒喜得月”;月亮好象也知道他的心事,时常不请自来,“皓身生海,来窥醉客”。明月当空时,他就不想睡眠,即使是喝醉了,醒来之后也要踏月散步。

《旧唐书·文苑列传》说:“崔宗之谪官金陵,与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官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微,旁若无人。”江南的月夜,使诗人感到万分兴奋:“沧江潮流归,白碧见秋月;秋月照白碧,皓如山阴雪。”诗人反复吟咏,一唱三叹,对着那优美的月光,流露出一腔欣喜之情。
他写的风景诗,常常蒙上一层轻纱似的月光,那样的轻盈柔和,那样的妩媚皎洁,给如墨的山水,添上一层浪漫的色彩。即使是梦绕神牵的山水,也笼罩一层妩媚的月色,洋溢着一种浓烈的诗情画意。“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首诗,猿啼虎啸,水转山迷,千奇百怪之状,惊心动魄之景,都是在一片月光的天地中徐徐展开,富有极强的美感。丰富的联想,生动的描绘,都以月光来作其背景。

明月出自东山,歌声涌自肺腑。月光最明的时候,也就是他诗情最烈的时候,饮酒自娱,放歌自遣,以至霜露湿衣都忘记了。

在诗仙的心目中,月是有性灵、有感情的东西。它和诗人是“朋友”,是“邻居”,脾气禀性相投,堪称心心相印。诗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常常与月共喜、与月同忧。对着明月,他可以吟、可以唱、可以玩、可以攀、可以揽……月亮随着他的心绪而流转,变动、跳跃、起伏。月亮好象是对诗人的歌吟唱啸而存在。诗人说过“明月长相知”的话,既然是相知,当然感觉自与人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概也就只有李白才能做到了。

诗人的想象力丰富。当明月在天,银光如雪的时候,他就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抒发自己浓郁的诗情,探求人生的哲理。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张若虚,写了一首有名的《春江花月夜》诗,江流、潮水、月色、山花,把自然界的美活脱脱地描画出来。他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探问。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深受《春江花月夜》的影响。他端起酒杯,对着明月发问:“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从人间想到天上,想得多么遥远。“今人不是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浓郁的诗情与深沉的哲理,很好地融会在一起了。《春江花月夜》的作者,从“人生代代无穷己”,得出一个空虚而又无可奈何的结论;而李白从“古人今人若流水”的叹息声中,归结为“月光长照金尊里”,同样是找不到出路。

《鹤林玉露》说:“李太白当王室多难,海宇横溃之日,作为歌诗,不过豪侠使气,狂醉于花月之间耳。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其视杜少陵之忧国忧民,岂可同年语哉!”这句话有些道理,但也不完全对。拿他的诗和杜甫比较,思想意义当然差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诗篇写得非常悲愤,而李白表现出来的就不那么强烈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他的歌诗是“狂醉于花月之间”。李白赞美月亮,歌唱月亮的诗篇,是他追求光明,寻找理想的反映,是他憎恨丑恶现实,厌弃庸俗人生的一种高洁感情的流露,是他遭遇不幸,经历挫折的真实写照。它既联系民生,又接触到现实。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在一片月光下,毫无欢乐,毫无生趣。多少怨妇在思夫,多少征人在念家。在这里有战争的阴云,也有渴望和平的呼喊,反映出边防多难,国家不安的时代现实,诗人在这里,显然不是在浅斟低唱,狂醉于花月之间,而忘却人民的痛苦。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这里,李白用神话传说和动人的故事表达出他关心国家,不忘朝政的情怀。诗人为政治腐败,权奸当国而怒火中烧,扼腕愤恨。在月蚀夜暗,阴晴沦惑的描写中,倾吐出他十万八千丈不平之气。

李白诗中的明月,常和思亲、思友、怀乡的感情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寄愁心与明月,送君直到夜郎西”,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他的被贬遭遇,反映出社会的黑暗,人世的不公。李白对他深表同情。但两地相隔,千里迢迢,只能将愁心寄给明月,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据《旧唐书》记载,晁衡是日本来华的使者,在中国居留多年,对于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有过一定贡献,在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令人难忘。但是相传他在归国途中“遇难”。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十分悲痛,故作诗以悼念,“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他把象征美好事物的明月来比作晁衡,表示对友人逝巨的惋惜,对中日人民友谊的珍重。这样的诗篇感情真挚,动人肺腑,意味深长。

李白一生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些五彩缤纷的诗篇中,数月光诗动人,数月光诗最美。这些写月的诗,编织成一曲动人的“月光曲”为后人留下取之不尽的情感之源,堪称中华民族古典美的光辉典范。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首钢琴曲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琪察尔迪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是伯爵的女儿,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

月光曲
月光淡淡,阴柔优美。数代文人骚客面对她曾生发出对沧桑人生的无尽慨叹。

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曾牵动过多少游子的情怀!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亦曾令无数知识分子面对皎洁的月光对人生发出过深沉的思考。就连近代大文豪鲁迅这样的伟人,在那种风雨如磐的岁月里,对着淡淡的月光也不得不发出哀婉的悲鸣:“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从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在数百年的历史岁月中,之所以有那么多文人雅士对月吟唱、啼哭,是因为“月光本是有情物”,月光具有一种掠人心魄的美感。

追求美是人的一种天性。离开对美的追求,人性也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在诸多的追求美的文人骚客中,唐代大诗人李白历来被人们奉为上品。他所编织出的月光世界,犹如一曲曲优美的乐章,给数代人的灵魂以巨大的震颤。

李白是个酷爱山川,嗜酒如命的诗仙,在他看来,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窥日畏衔山,捉酒喜得月”;月亮好象也知道他的心事,时常不请自来,“皓身生海,来窥醉客”。明月当空时,他就不想睡眠,即使是喝醉了,醒来之后也要踏月散步。

《旧唐书·文苑列传》说:“崔宗之谪官金陵,与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官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微,旁若无人。”江南的月夜,使诗人感到万分兴奋:“沧江潮流归,白碧见秋月;秋月照白碧,皓如山阴雪。”诗人反复吟咏,一唱三叹,对着那优美的月光,流露出一腔欣喜之情。
他写的风景诗,常常蒙上一层轻纱似的月光,那样的轻盈柔和,那样的妩媚皎洁,给如墨的山水,添上一层浪漫的色彩。即使是梦绕神牵的山水,也笼罩一层妩媚的月色,洋溢着一种浓烈的诗情画意。“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首诗,猿啼虎啸,水转山迷,千奇百怪之状,惊心动魄之景,都是在一片月光的天地中徐徐展开,富有极强的美感。丰富的联想,生动的描绘,都以月光来作其背景。

明月出自东山,歌声涌自肺腑。月光最明的时候,也就是他诗情最烈的时候,饮酒自娱,放歌自遣,以至霜露湿衣都忘记了。

在诗仙的心目中,月是有性灵、有感情的东西。它和诗人是“朋友”,是“邻居”,脾气禀性相投,堪称心心相印。诗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常常与月共喜、与月同忧。对着明月,他可以吟、可以唱、可以玩、可以攀、可以揽……月亮随着他的心绪而流转,变动、跳跃、起伏。月亮好象是对诗人的歌吟唱啸而存在。诗人说过“明月长相知”的话,既然是相知,当然感觉自与人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概也就只有李白才能做到了。

诗人的想象力丰富。当明月在天,银光如雪的时候,他就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抒发自己浓郁的诗情,探求人生的哲理。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张若虚,写了一首有名的《春江花月夜》诗,江流、潮水、月色、山花,把自然界的美活脱脱地描画出来。他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探问。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深受《春江花月夜》的影响。他端起酒杯,对着明月发问:“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从人间想到天上,想得多么遥远。“今人不是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浓郁的诗情与深沉的哲理,很好地融会在一起了。《春江花月夜》的作者,从“人生代代无穷己”,得出一个空虚而又无可奈何的结论;而李白从“古人今人若流水”的叹息声中,归结为“月光长照金尊里”,同样是找不到出路。

《鹤林玉露》说:“李太白当王室多难,海宇横溃之日,作为歌诗,不过豪侠使气,狂醉于花月之间耳。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其视杜少陵之忧国忧民,岂可同年语哉!”这句话有些道理,但也不完全对。拿他的诗和杜甫比较,思想意义当然差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诗篇写得非常悲愤,而李白表现出来的就不那么强烈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他的歌诗是“狂醉于花月之间”。李白赞美月亮,歌唱月亮的诗篇,是他追求光明,寻找理想的反映,是他憎恨丑恶现实,厌弃庸俗人生的一种高洁感情的流露,是他遭遇不幸,经历挫折的真实写照。它既联系民生,又接触到现实。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在一片月光下,毫无欢乐,毫无生趣。多少怨妇在思夫,多少征人在念家。在这里有战争的阴云,也有渴望和平的呼喊,反映出边防多难,国家不安的时代现实,诗人在这里,显然不是在浅斟低唱,狂醉于花月之间,而忘却人民的痛苦。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这里,李白用神话传说和动人的故事表达出他关心国家,不忘朝政的情怀。诗人为政治腐败,权奸当国而怒火中烧,扼腕愤恨。在月蚀夜暗,阴晴沦惑的描写中,倾吐出他十万八千丈不平之气。

李白诗中的明月,常和思亲、思友、怀乡的感情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寄愁心与明月,送君直到夜郎西”,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他的被贬遭遇,反映出社会的黑暗,人世的不公。李白对他深表同情。但两地相隔,千里迢迢,只能将愁心寄给明月,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据《旧唐书》记载,晁衡是日本来华的使者,在中国居留多年,对于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有过一定贡献,在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令人难忘。但是相传他在归国途中“遇难”。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十分悲痛,故作诗以悼念,“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他把象征美好事物的明月来比作晁衡,表示对友人逝巨的惋惜,对中日人民友谊的珍重。这样的诗篇感情真挚,动人肺腑,意味深长。

李白一生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些五彩缤纷的诗篇中,数月光诗动人,数月光诗最美。这些写月的诗,编织成一曲动人的“月光曲”为后人留下取之不尽的情感之源,堪称中华民族古典美的光辉典范。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首钢琴曲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琪察尔迪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是伯爵的女儿,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