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什么男人小仙女是谁:杜甫的月夜与归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47:09
是诗哦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
1、鄜州:现陕西省富县。
2、云鬟:妇女的鬓发。
3、清辉:指月光。
4、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
5、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韵译】: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
你在
【评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归雁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归雁二首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归雁二首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归雁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意:
今夜鄜州的月亮,您在闺中只能独自看望了。遥远在长安的我,也想起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太小了?还未懂得思念离家的父亲呢!

(我想像您在刻思念的泪痕呢!家裏,也是久久地望著月亮,想念看我吧。夜深了,露重了,)您的云鬓湿了,香气丝丝沁出,像芬芳的雾;月的清辉照在您的玉臂上,恐怕您也觉得寒凉了吧?甚麼时候我们才能够双双倚著薄薄的纱帷,一同再看看月亮,让月光照乾我们此

语 译

今夜在鄜州的妻子,大概正孤零零的望著月亮吧。我在离鄜州如此遥远的地方,忍不住心疼起我的孩子们,他们的年纪小得还不知道该思念长安的我呢。久久望著月,妻子的如云鬓鬟大概也被夜里的露水沾湿了吧,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手臂上白玉般的肌肤,或许也感到一丝寒意了。不知要到什麼时候,我们才能并肩倚在门帷旁,而我们今夜所流的泪,在那时的月光下应该都已经乾了吧。

赏 析

杜甫的诗一向以社会写实著称,但从此诗看来,他也是一个深情爱家的好男人呢。这首诗是杜甫被叛军俘虏时的作品,首联是杜甫心中对远方妻子的想像图,他抛弃了传统写作方式,不说自己的思念,反说妻子对他的牵挂,更能突显杜甫思乡心情之真之切。

颔联「遥怜小儿女」其实就是一种对孩子的心疼,稚龄儿女连父亲遭逢了什麼样的劫难都还不能理解,当然也无从思念了。杜甫想著孩子不知思念为何物的纯真,也对自己无法立即回家的困境感到心急如焚。

颈联的诗意再度转回妻子望月的想像图上,体贴的记挂著妻子是否被深夜露重所袭,担心她头发沾湿了会受凉,而她白皙的双臂会不会也感受了寒意?杜甫对於发妻的万般爱怜在此表露无遗。

结联则更巧妙地将原本相距迢遥的两人在想像世界中重逢,期盼著他日相会之际,两人在今夜所流的泪都已成过去,所有的劫难都能够结束。 这首<月夜>使用想像的手法,不仅成功的将长安与鄜州两地迅速的连接起来,更利用时空相隔的悲凉,为未来作一个光明的想望,堪称杜诗中的杰作。
h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chinese/poem/read/tong/dofu/moon.htm

2、归雁
杜 甫
春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高高向北飞。
杜甫诗鉴赏
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春暮 ,在成都草堂。诗中寄托了深切的乡思,并流露出对朝廷的系念和对国事的关心。
“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点明了时间和客居情况,表达急切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安史之乱以后,八年来 ,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背井离乡,从长安、洛阳、秦州辗转流离到四川成都。所以诗中“春来”二字亦作“ 东来”。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阆州飘泊时,就已经作好了准备,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峡,以便回河南老家。但由于老朋友严武第二次到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邀请杜甫到成都,于是打消了出峡的念头 ,举家重新迁回成都草堂居住。“万里客”三字,饱含着经年奔波的凄楚况味和浓烈的乡思之情 。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按说应当回家了。他在不久前写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浦起龙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就满怀激情地表示过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如今又来到成都,早就萦绕于怀的回乡之愿,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实现 ?一个问句,表现了诗人渴望回乡而不能的急迫心情。
正当诗人为乡情所苦、愁思百结的时候,一队队大雁正从滨临锦江的成都上空,高高地向北归飞。“高高”有自由自在、畅通无阻之意。大雁北飞之地就是中原地带,它既是作者故乡的所在地,也是唐王朝中央政权的所在地。诗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乡,而自己却多年滞留异地,不禁愁思缕缕。
这首诗短小精悍,含义隽永,余味无穷。这原因,一方面是诗人将自己的一片真情,融于字里行间,在平易朴实的语言里 ,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另一方面,写归雁的诗,往往都是先从大雁本身着笔,然后再抒发议论,然而这首诗却是先写思归的心情,一开始就直抒胸怀,先给读者一个思乡的强烈印象,然后再将描写的笔触对准空中的大雁,让生动的形象去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给人以具象化的感觉,先赋而后兴。这样,不仅使情景交融,也使思乡恋国之情表达得更为强烈,更为深长。另外,在绝句格式上,这一首采用了对起散结的方式。盛唐绝句重散行,四个散句起承转合,句与句之间不讲究对偶。而本诗一、二句用了对偶。后两句用散句,又纯任天然。这样,在形式上把精巧与自然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读来节奏优美,“神味高远”(浦起龙语)。杜甫“常常把绝句作为遣兴手段,即兴漫成,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形式上有意识进行多种尝试 。”(周啸天《唐绝句史》)从这首五言绝句中,也可以看出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
http://cache.baidu.com/c?word=%B6%C5%3B%B8%A6%3B%B5%C4%3B%B9%E9%3B%D1%E3%3B%BC%F8%C9%CD&url=http%3A//www%2Eteachercn%2Ecom/zxyw/teacher/scjx/107971121329028%2EHtml&b=0&a=72&user=baidu#3

归雁二首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归雁二首
唐 杜甫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
1、鄜州:现陕西省富县。
2、云鬟:妇女的鬓发。
3、清辉:指月光。
4、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
5、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韵译】: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
你在
【评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归雁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归雁二首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