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余光文: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政策”的新想法,通过什么渠道可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53:00
我在上一门选修课《信息经济学》时,和同学一起研究了目前我们国家的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发现目前现行的3种高考志愿填报方式,考前报、考后估分报和考后知分报都会因为考生之间信息不完全,带来志愿填报撞车,造成每年各省市很多学生高分低就,或者彻底死档而不得不重新复读。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采用“高考志愿实时填报信息系统”来解决信息不完全的问题,以保证优秀的学生尽可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系统参考目前现行的高考录取批次,分为多批次,根据各批次计划招生人数来划分数线。各批次在录取时也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即第一批次录取结束后,开始第二批次的录取,依次类推。在实际填报时和传统志愿填报不同的是,考生必须登录系统,一次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只有当该志愿没有被录取后,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改报志愿。下面我简单介绍下如何填报:
在高考过后,考生知道成绩后根据自己的分数在相应的批次开始招生时登录信息系统,填报志愿,在填报大学时,可以了解到欲填报高校甚至具体各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同时能实时了解到目前已经填报该高校的考生人数和各考生的分数以及自己所在的排名,从而可以选择填报还是不填报,排名会因为考生不断更改志愿而动态变化,但是在一定时间后会趋与稳定。这时,部分高校志愿填报人数超过或者等于计划录取人数的高校开始不允许考生填报,同时进行录取工作,填报了该部分高校的考生不能再更改志愿。当该部分高校录取结束后,填报了该部分高校但没有被录取的考生按照各高校设定的调档规则(扣除一定的分数,排名分数可能会小于实际分数)可以继续选择其他高校。在同一时刻,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
当某一批次录取结束后,开始下一批次的录取工作,上一批次没有被录取的考生以实际分数参与志愿填报。
也许,这个信息系统考虑得比较理想化,缺乏实践证明,而且要是采用该系统填报志愿,考生必须都能够上网,但是考虑到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趋势和目前互联网发展的情况,我们认为这在不远的将来都不是问题。
当时我们就这个问题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论文可以在网上搜到摘要,如果有人感兴趣,发邮件给我(E-mail:zybj2004@126.com)。我现在还想进一步研究,因为高考关系到很多人,所以我想能否就这个问题做个课题或者项目得到教育部相关部门或者北京市教育局的支持。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想请教各位,这个问题是否值得研究?如果研究怎么研究?
到网上跟有关部门发邮件,没有回复。

你最好就是跟教育部门去提意见啊.
我支持你哦,
很好,
还有就是中国政府的门户网去提意见啊.
www.gov.cn
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