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中国城 按摩:谭嗣同与袁世凯的交往是明智还是失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00:05

在百日维新的后期,新党感觉到后党对维新的威胁迫在眉睫,谭嗣同出于拢络军队实力派的目的,选中了与后党无甚瓜葛的袁世凯,由此光绪对其多次招见,破格提拔,袁此时是惶恐不安的在帝后之争中走钢丝。但这个却引起了后党重臣荣禄的疑心。在谭嗣同9月18日夜访法华寺,胁迫袁世凯诛荣禄、兵围颐和园之前,荣禄就已经得太后谕,调聂士诚部断袁军进京之路,掉董福详部开赴北京。而在谭袁会面的当晚,御史杨崇伊等人奏请太后即日训政诛康党的折子就已经递到了庆王府,并于第二日一早送到了颐和园。慈禧看后大以为然,立即通知荣禄做好一切准备。袁世凯次日赶赴天津受荣禄招见时,聂士诚部已入津,袁实际上已经被荣禄软禁。1898年9月21日太后宣布训政通缉康党,袁明白帝党已经玩完了,由此和盘托出了谭嗣同夜访法华寺的政变计划,于是有了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由上面这个资料看得出来,太后废帝训政,通缉康梁应该是早有谋划,与袁世凯的告密无关。而后来谭嗣同等人的被捕,则与袁世凯有直接关系。戊戌维新早就注定失败的苦果,四万万中国人留着猪尾辫搞得成君主立宪么?武昌起义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几分对民主共和的追求?又有何等的改朝换代的狂飙。多米若骨牌般倒塌的南方各省,有几人懂得三民主义?然而孙中山一句“驱逐鞑奴,恢复中华”却燃起了燎天之火。满清的君主立宪注定要失败,因为辛亥革命包容了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当我们庆幸没有拖着猪尾辫走到今天之时,对与孙中山联手结束满清统制的袁世凯又产生了几分好感。因为这种新旧人物联手的特色,将革命的暴力因素降到了最低点。

一个玩世不恭的世族浪子,一个投笔从戎的淮军小官,一个平定朝鲜的勇悍将领,一个屡挫日本的朝鲜总督。投机强学会,出卖六君子的变色龙;小站练新军,北洋军阀纵横中国数十年;联手孙中山,结束千年帝制创共和;复辟皇帝梦,被指为窃国大盗千夫所指暴病而终。

我觉得是失策的,因为袁世凯的告密,谭嗣同等被杀害。维新变法最后走向失败。

当时能对抗中央的武装力量就是袁世凯领导的天津新军,所以手中没有兵权,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维新派就只能依靠袁世凯了,这是很自然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这样,没有别的办法,虽然后来证明他们是失策的。其实当时维新派的路线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无论求助于哪个政治力量都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也谈不上是明智还是失策。

刚开始是明智的,因为袁世凯是新军的官,有军权,这样就有了依靠。而后来,他不了解袁世凯的为人,因为袁世凯也是有成府的人,这是他的失误,也就造成了最后袁世凯没有出兵去“造反”。

明智

问得过于简单,谭嗣同没有把握好度

是失策,因为离开广大群众的力量,什么都办不成的.力量来自人民群众的力量...共产党的成功不就是离不开人民群众.(袁世凯 个有野心的政治家,对于这种人怎么能过于信认.如果是个忠臣倒还可以利用.可是他却是个野心家.既使不告诉他,他也会从别的地方来加以镇压.不然后来他怎么会称帝.)
要革命就得要有自己的军队,没有军权是干不了大事的,就像要砍柴没有刀用手砍呀...去看看近代历史就可以知道这些观点..这不过是我把它和我个人的观点结合起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