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别乱来txt下载书本网:什么是“道德虚无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34:17
请解释得详细一些,最好有来源。谢谢!

敬老是怕自己老

老话往往一语中的,“养儿防老”就是一例。爱子是人的天性,准确地讲是动物的天性,这种天性说穿了也是一种利害关系,爱子是为了种族繁衍,种族繁衍是个体生命的变相延长,所以爱子的本质是求生,或者说是爱己。爱己是道德系统的一块基石,也正因为是基石,在计算时往往被忽略。对一个残杀生子的人,我们往往不用好坏来评价,我们会说他“没人性”,也就是把他非人化,把他从道德系统中排除出去。为什么要排除他?因为他不承认你的基石,你没有办法和他计算利害关系。好了,如果你承认这块基石,就可以开始计算了。所有的道德准则都是经验公式,“养儿防老”就是一个经验公式,经验公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果老子养儿子儿子不养老子,这就是负误差,如果老子不养儿子儿子却养老子,这就是正误差。人人都喜欢正误差,讨厌负误差,为了达到正误差,就发明了道德系统,把事物分为“好”和“坏”,进行道德规劝。在“养儿防老”一例中,“好”就是“孝”,“坏”就是“不孝”。其实说白了“好”就是正误差,“坏”就是负误差。

结论:道德系统包括三部分:最下面的一部分提供了一系列基石,把不承认基石的人非人化,以维护系统的一致性;中间的一部分在基石上提供了一系列经验公式及计算方法,以摆明利害关系;最上面的一部分根据经验公式和计算方法对事物划分好坏、进行规劝,以得到经验公式的正误差、避免负误差。

好人也会挨雷劈

如果道德这套利害关系系统运行良好,人们自然就会试图将其成功经验扩大化,期望更多的主体能够参与到计算过程中来。“天打雷劈”这句老话显然有意把老天爷也计算进来。不过用三层理论来分析的话,只能得到悲观的结论。从底层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老天和我们就道德的基石达成共识,天本来就是非人化的,正所谓“天地不仁,待万物如刍狗。”从顶层看,对天进行好坏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天不太可能听人的规劝。脚底不稳,头顶漏风,中间的计算误差想不离谱也难。

枪是用来杀人的

在道德的三层结构中,下面两层都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在那里没有办法进行体面而堂皇的说教。如果套用张爱玲的话,“道德是一件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那么道德结构的下两层就是一群虱子,顶层就是一件袍子,一件由“好”和“坏”作经纬精心编织而成的袍子。当人们陶醉于袍子质地的细密光滑时,他们就会忘却自己臣服的不过是自己的利害关系。“杀人的不是枪,是拿枪的人”、“枪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枪王》中的这些台词就是典型的道德说教,顶层的袍子。那只被盖住的虱子是:人发明枪就是用来杀人的。

路是用来迷路的

在猪的眼睛里,人类的道德系统肯定很混乱,经常有虱子爬进爬出,令猪迷惑。比方说,激进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往往同时是一种肉食动物;人类会把一些杀人的人进行道德谴责之后按照另一种程序杀掉,却又经常进行一些大规模的合法的集体杀人活动;人类热衷于制造各种各样功能强大的杀人武器,还以拥有并有节制地使用某些武器为美德,为了惩罚一些不符合这种美德而试图拥有这些武器的行为,不惜使用另外一些可怕的武器杀掉一些人。其实猪还不够聪明,它看不到道德结构的下面两层,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利害关系。一定存在过以杀人为美德的系统,只不过这样的系统很快就灭绝了,我们现在的道德系统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里不存在什么世风日下或者世风日上的问题。前面讲过爱子是人类的天性,爱子是为了种族繁衍,种族繁衍是个体生命的变相延长,这是最原始的一种利害关系。如果某个人不以这种利害关系为然,不认同这个计算公式,他就可能不会生子,或者生而不养,他就会遭到上两层的规劝,但是对他而言,这是最自然的选择。如果将来大部分人都不以这种利害关系为然,这块基石就会坍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上层建筑就会重建。在整个道德系统的演化和重建过程中,个人的观念难免会被扭曲,他就会感到迷惑,感到痛苦,象猪一样。如果把这个过程比作一条路的话,只有不在路上的人才不会迷路。不在道德这条路上的只有彻头彻尾的混蛋和不折不扣的宗教徒,他们分别站在道德的起点和终点,只有他们才是最自然的。

“道德虚无主义”即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本质上是道德或不道德的,其主张认为道德来自于构建。
道德虚无主义是小于道德虚无主义者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因为自己在生命过程中间受到某些创伤而产生一个启发性的信仰——世界是没有什么拯救的,然后进而将被造的相对的绝对性绝对化这个信念后就产生一个道德虚无主义的理论系统。这种系统常常找不到道德的真正支持性力量,但因为信念与系统的独特,所以常常自己在很可怜的状况中间也常常很骄傲。

我直接抄的wiki:
"道德虚无主义"(英文:“moral nihilism”或“ethical nihilism”)观认为没有什么本质上是道德或不道德的。
道德虚无主义者认为道德来自于构建,是一套人造的复杂规则和建议。道德信奉者可能在心理,社会或经济上占据优势,但道德本身不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它甚至不具有相对的真实性。
道德虚无主义既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也不同于道德普遍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允许主观判定道德陈述为真实或虚假,但它不向道德陈述指定任何静态真值,道德普遍主义则认为道德陈述具有客观意义上的真假。
道德上的非认知主义认为,道德陈述缺乏真值。
总之,道德虚无主义是一个观点:一切形如“x这个行为是正确的”的语句实际上都不是陈述句,没有真假。

反社会人格是跟道德虚无主义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虚无主义不同于道德至上主义(
Moral Absolutism),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它彻底否认事物
有对错、善恶之分,既不肯定道德规范,也不予以否定。总而言之,道德虚无主义者生
活在一个与道德无关的世界,他们通过消解社会规范来为达到为自己行为辩护的目的。

反社会人格是跟道德虚无主义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虚无主义不同于道德至上主义(
Moral Absolutism),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它彻底否认事物
有对错、善恶之分,既不肯定道德规范,也不予以否定。总而言之,道德虚无主义者生
活在一个与道德无关的世界,他们通过消解社会规范来为达到为自己行为辩护的目的。

道德虚无主义最强烈的倾向就是,它有一个终极目的,这个目的或者是政治的,或者是
经济的,或者是个人的,或者是群体的,但无论如何,其实现不受任何道德的约束。最
明显的表征就是国际恐怖主义。亨廷顿和他的追随者将其归结为不同文明的冲突,传统
的西方伦理学则试图证明,道德虚无主义是无神论的终极后果。本文则认为,至少就国
内的知识分子所表现出来的反社会人格来看,道德虚无主义有其发生学上的复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