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蒋梦婕:毛竹盆栽养殖用什么土最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7:57
有知道的朋友希望告诉我养殖毛竹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知识!
非常感谢!
问题补充:希望有朋友能告诉我在家中盆栽毛竹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方法,就是在家怎样养毛竹,多谢!

酸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或红壤最好.

  毛竹栽培技术
  毛竹是安徽省主要的经济栽培竹种之一,按照培育目的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材用林、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等3种,其营造技术主要是把握好以下4个环节。

  一、造林地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造林地是培育优质、高产毛竹林的基础之一。①交通便利,便于竹林地的水肥投入、笋期看管和产品运销。②地形适宜,立地良好。宜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谷台地,坡度在25°以下的山麓缓坡和丘陵岗地,背风向阳为好。最好选土层深厚(在50厘米以上)、质地疏松、肥沃湿润(富含有机质和丰富的矿质营养)的酸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或红壤(如乌沙、香灰土),并有良好的水肥保持和通透性能。干旱贫瘠和风口地带不宜作造林地。

  二、造林季节
  不同造林方式适宜的造林季节有差异。对于移竹造林来说,一年中除大寒大冻和高温干燥季节外,其他季节均可进行造林。从立春到雨水这段时间为最佳造林季节,此时毛竹正处于休眠状态,且竹株中积累的营养最多,移栽易活,发笋力强。移鞭造林则在竹笋出土前15~30天为宜,即2月下旬到3月中下旬,此时竹鞭中积累了一定的养分,且笋芽已有一定程度的膨大,栽后经一段时间环境适应即可发笋生长。

  三、造林整地
  整地工作完成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造林成活率和成林满园的快慢,而且对今后的竹笋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整地应在造林前1个月完成。

  丘岗地要求全垦整地,15°~25°坡地可水平带状整地,25°以上坡地采取块状整地。砍灌后清理林地,再垦地挖宕。垦挖深度在30厘米以上,去除树根、柴蔸和大石块,结合平整地面,每公顷普施10~14吨猪牛栏粪或塘泥等。然后,按造林设计的栽植密度布点控栽植穴,各种造林方式的栽植穴大小不同,一般移竹造林穴长1.2米左右,宽0.5~0.6米,深0.4~0.5米;实生苗造林穴长0.8~1.0米,宽0.4~0.5米,深0.4米;移鞭造林也可开水平沟栽植。

  四、造林方法
  毛竹主要用移竹方式造林,也可采用实生苗或移鞭方式造林。

  1.移竹造林
  ①母竹的选择。毛竹以1~3年生竹发鞭能力最强,因此应当选择分枝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3年生竹株作母竹。为方便运输和栽植,母竹的粗度通常为3~6厘米胸径,但如果就近挖取母竹,最好选胸径8~10厘米的母竹,以利造林后发壮笋成大竹,提早成林满园。②母竹的挖掘与运输。首先判断母竹竹鞭走向,通常母竹第一级枝或竹梢的指出多为去鞭方向,若两者指向一致则必为去鞭方向,然后沿竹鞭走向,在距母竹40~60厘米处起挖,留来鞭20厘米左右,去鞭40~50匣米,挖掘时注意保护笋芽和“螺丝钉”,截去竹梢,留枝5~7盘(干旱天气远距离运输可留枝3~5盘)。母竹尽量多带宿土(10~20千克)。母竹运输的关键在于保护笋芽与“螺丝钉”不受操作以及母竹不失水。应尽量选择阴雨天或夜间运输,并缩短母竹起挖与栽植间隔时间,最好用草绳或麻布包扎母竹竹蔸和宿土。③栽植和栽后管理。毛竹笋用林移竹造林的栽植密度一般为600株/公顷左右(4×4米),若就近取母且母竹来源充足,可加大栽植密度至900株/公顷(3×3.5米),以促进早日成林满园。如果资金或母竹来源不足,也可栽500株/公顷左右(4×5米)。栽前将腐熟猪牛栏粪或饼肥加适量复合肥拌土填入栽植穴内,再回表土踩实,放入母竹,使母竹宿土团略低于地面为宜。注意保持竹鞭入土平展,深度均匀,来鞭靠壁,去鞭先端留有余地,以利鞭芽发展。竹杆可顺其自然,不必直立。“栽松不松,栽竹不实”,壅实土壤,不可在鞭上方踩踏,防止损伤笋芽。母竹宿土上方覆土5~10厘米厚即可,使竹基周围略高出地面浇透定根水,竹基盖草。粗大或歪斜母竹要扎架支撑,防风刮摇动,伤害“螺丝钉”。栽后久旱不雨要定期浇水。栽值2~3年内,每年松土除草2次(5~6月,9~10月)或间种农作物(以豆类为好),实行以耕代抚,护笋养竹,禁止挖笋和猪、牛等牲畜进入林地,适当施肥(在新竹周围沟施或穴施)。

  2.实生苗造林 由于毛竹种子难得,生产中很少采用这种造林方法。通常取2~3年实生苗上山造林,在起苗时,剪去一半顶梢和枝叶以减少竹苗蒸腾,要求竹苗带一定长度竹鞭和适当宿土。毛竹实生苗常采用丛状栽植,4~6株苗/丛,栽植密度为600丛/公顷(4×4米~3×3.5米)。栽植方法同移竹造林。

  3.移鞭造林
  此法常在母竹不足或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采用。在生长正常的毛竹林中,挖取2~4年生,生长健壮,鞭芽饱满(最好带有冬笋)的黄色竹鞭,截成0.8~1.0米长鞭段,起鞭时注意不要撕裂和损伤鞭芽,保留3~5个健壮饱满芽。运输中注意保持竹鞭潮湿。栽植密度900~1050穴/公顷(3×3.5米~3×3米),栽植时每穴或沟内施入腐熟农家肥和复合肥,并与土拌匀,置放竹鞭,保持鞭身平卧和笋芽芽尖朝上,覆土壅实,鞭上盖土厚保持在10厘米左右,适量浇水,覆盖稻草,穴周围和沟两侧开排水沟,防止雨季积水烂鞭。栽后注意定期适量浇水。当年春夏发笋出土后,选择保留粗壮竹笋1~3支/穴,其余竹笋及时去除,以保证新竹质量。当新竹展叶时,剪去梢头,留5~7盘枝叶,并适当追肥。

酸性土壤。

毛竹栽培技术

一、经济价值
毛竹又称楠竹。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经营好的竹林,除竹笋等竹副产品外,每亩可年产竹材1500-2000公斤。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殷商时代就有用竹编制竹器等的习惯和经验,用竹子造房在我国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毛竹被广泛用来架设工棚和脚的架;毛竹还是造纸和人造丝的优良原料;竹材劈成的薄蔑可编制成很多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竹杆、竹片可制成竹床、竹椅及通风保健席等;近年来,竹胶合板的开拓制品更具市场引力。此外,竹枝、竹鞭、竹箨、竹根、竹蔸等都可加工成很具经济价值的竹工艺品。毛竹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我国的传统佳肴,且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制成的各种笋干、笋罐头已畅销国内外。故毛竹具有很大的国际、国力市场潜力。毛竹鞭根发达,纵横交错,栽植在江堤、湖岸有固土防治作用。竹林四季常青,挺拨秀丽,是绿化祖国的优良树种。
二、生物学特性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但其生长发育不同于一般乔木树种,它是由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秆、枝、叶组成的有机体。毛竹不仅具有根的向地性生长和秆的反向地性长征,而且具有鞭的横向地性起伏生长。竹秆奉命短,开花周期长,没有次生生长,竹鞭具有强大的分生繁殖能力。竹鞭一般分布在土壤上层15-40厘米的范围,每节有一个侧芽,可以发育成笋或发育成新的竹鞭。壮龄竹鞭上的部分肥壮侧芽在每年夏末秋初开始萌动分化为笋芽,到初冬笋体肥大,笋壳呈黄色,被有绒毛,称冬笋。冬季低温时期,竹笋在土内处于休眠状态,到了第二年春季温度回升时,又继续生长出土,称为春笋。春笋的笋壳为紫褐色,有黑色斑点,满生粗毛。春笋中一些生长健壮的,经过竹笋——幼竹40--50天的生长过后,竹杆上部开始抽支展叶而成为新竹。新竹第二年春全株换叶一次,以后二年换叶一次,每换叶一次称为一“度”。新竹经过2-5年生理代谢,抽鞭发笋能力强、竹秆材质处于增进期的幼——壮龄竹阶段;再经过6-8年的笔秆材质生长达到国学强度稳定的中龄笔阶段;9年以上竹将出现生活力衰退的下降趋势,进入老龄竹阶段。故在毛竹林培育上,应留养幼——壮龄竹,砍伐中、老龄竹。
毛竹也会开花结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成熟衰老的象征。毛竹开化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开花一般持续3-5年。毛竹开花是竹林生产上的巨大威协,应设法防止。
三、适生环境要求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根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因此,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的中、厚层肥沃 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生长良好。在土质粘重而干燥的网纹红壤及林地积水、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则生长不良。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择背风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方。
四、栽培技术要点
一移竹造林技术
⒈造林整地
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包括清理林地、开垦和挖掘栽植穴等三个工序。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垦整地,坡度较大(15-20度)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整地,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全垦整地是将造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面深翻25-30厘米,将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点挖栽植穴。在坡地上挖穴时,应注意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带宽带距视坡度缓陡及栽植密度而定,一般为3米左右。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后沿带开垦,翻土深度40厘米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块状整地是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植点,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按栽植点挖穴。无论那整地方式,都须在挖栽植穴前确定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