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谁能给我提供白烨先生的《80后的现状与未来》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1:24

“80后”自前些年涌现出来之后,就一直成为近年文坛持续不衰的一个热点。这个现象的陡然发生就很出人意料,而它的持续火暴就更加让人意外。但这个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预示了什么,又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还没有人好好关注和研究。我接触到这个现象之后,深感我们既不能对它视而不见,更不能对它无动于衷,它其实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文学映像和文化投影,它的发生和发展,连缀着我们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分四个小题,谈谈我所了解的“80后”,及其对他们的现状与未来的初步思考。

一、“80后”的悄然崛起

我们这里所说的“80后”,指的是1980年-1989年间出生的学生写手,有时候它与其他一些概念相互交叉或相互替代使用,如“青春写作”、“新概念写作”。“80后”这个概念现在看并不十分准确,包括“80后”的作者自己也很不满意,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概念来替换,因为“80后”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还不能说是一种具备了文学思潮或文学流派特点的文学倾向,只能先用这样一种年龄和年代的概念来概括。

我对“80后”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开始并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其实我和“80后”作者接触还是比较早的,在1998年的时候,我被春风文艺出版社聘为“布老虎丛书”北京编辑部主任,两年间做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文学图书,包括铁凝的《大浴女》、皮皮的《比如女人》、王朔的《无知者无畏》等。其间曾经做过一本《我爱阳光》,是上海一个女中学生许佳写的,她就属于“80后”。那个时候,也注意过韩寒,但是当时都没有什么概念。“80后”作为一种概念被认识,还是在2003年的时候,当时我的儿子白亮大学毕业后在“新浪·读书频道“做编辑,他的一个同学写了一本书,想通过他找我看看,他的同学叫孙睿,书名叫《草样年华》。当时我一方面比较繁忙,一方面也有些不屑,拖了半年没看。白亮对我提意见了,说我观念上有问题,瞧不起“80后”,骨子里其实是怕新人成长起来取代我们,这些话让我心里很有些触动,于是抽空看了看他同学的书,看完以后觉得还不错,虽然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没有太多的文学性,但表现出来的一些东西还是很有意思,比如对大学生现在的那种无聊、冗懒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中的激情无处释放的矛盾困惑等等,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生活真实和情感真实。因为当时对“80后”没有什么印象和期待,所以感觉也就是这些。

而随后不久,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找到我,说要借着2003年的图书订货会开一个“青春写作”的研讨会,与会的大都是出版社的编辑,希望我能参加,我答应了下来。然后我就找来了郭敬明、张悦然、韩寒他们的书,包括《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葵花走失在1890》、《三重门》等等都看了。因为读了他们的作品,心里就有了底。在开会的时候,我发言说:我能理解为什么中学生、大学生都喜欢郭敬明的小说,确实感觉灵动,语言漂亮。他的语言有些王朔的味道,常常用很宏大的话语来描述一个很细小的事物,开始让人觉得大而无当,但仔细想来非常妙到。我印象里他的作品中写一位很漂亮的女同学,许多男生喜欢,但她谁都不理,写到这里时,郭敬明笔下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子“一个战士倒下来,千万个战士冲上去”。就是用这种方式既写出了这位女生的矜持程度,又写出了众多男生的追求热度,这种铺张又夸张的用语,有他独特的感觉在里头。张悦然给我印象也不错,我看了她的《葵花走失在1890》,还有其他几个短篇,也是感觉很微妙,语言很到位,有着淡中见浓的文学品味。韩寒的作品,在《三重门》之后,越来越和文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他的作品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一些叛逆性观念,比如对现行教育和现在的学校的体制性问题的系列批判等。

在这个座谈会上发言以后,许多人知道我在关注“80后”的写作,于是开始有人找我。在2004年初,以“80后”为主体的苹果树网站编选“80后”的作品集《我们,我们——80后的盛宴》,请我写序。打印稿有100多万字,收了76个作者的作品,我看了两个多月才大致看完。这些作者本身水平不一,编选者也未必把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选了出来。但可以说,这个选本把“80后”比较突出的作者差不多都一网打尽了。书出来以后,我们和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频道一起做了一期节目,请来各地共二三十多位“80后”作者,在北京聚会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和他们有了更多的接触之后,我越发觉得这个现象很值得关注。但主流文坛、传统文坛并没有真正而切实地关注过他们。但在实际的书业市场上,他们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北京的一个图书研究所在2003——2004年间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大概的情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占文学类书市场的10%,而“80后”作者作品加上引进的少量日韩的类似青春写作的作品也占到文学类书市场的10%。当时我看到这个统计就非常吃惊,至少作为市场现象或文化现象来看,“80后”是不能不加以关注和研究的。然后我在一些场合开始提“80后”,包括接受《文汇报》采访,我说“80后”“走上了市场,但没有走上文坛”,许多人认为判断比较客观和准确。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作者,都是直接通过出版者出版了自己的作品,没有经过按部就班的文学演练,因而文坛对他们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一些媒体也包括一些评论家只是通过媒体上传播的一些信息就对“80后”作品和作者品头论足,这是“80后”作者最为不满的。所以,我主张通过阅读走近他们,了解和理解“80后”。去年11月份,我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联合组织了一次“走近‘80后’研讨会”,会上请来一些学者和作者,包括曹文轩、梁晓声等,会上也请来12个“80后”作者,以相互对话的方式来与他们交流。会前我们要求与会者必须认真阅读一些“80后”作品,有所准备;而一些人看了他们的作品之后,都觉得其实“80后”并非想象中的“小儿科”,而是有他们的比较严肃的追求和鲜明的特点的。

“80后”写作者走向社会应该是在1998年前后,陆续每年都有新人涌现。1999年,和《我爱阳光》的作者许佳一起聊天,她对我们那代人过去的那种超常的政治热情十分反感,认过于虚妄。我跟她说:在我们那个时侯,没有别的前途,只有这样一条出路。在你看来很可笑的政治热情其实表现了我们那代人自己的真诚。但显而易见,彼此的价值观已经很不一样了。事实上,从创作上来看,几个不同年代的差异也很明显。60年代出生的作家与50年代出生的作家就有不同,个人化写作倾向就更为凸显,社会、历史的东西在淡化,个体、个性的东西在上升。70年代人出来后,比60年代人走得还远,包括卫慧、绵绵在内的这样一批作者,青春期基本上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度过的,他们必然要把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因而给文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比较而言,“50人”和“60人”之间,“60人”和“70人”之间,虽有差异但差距还不是非常大,但到了“80人”这一代,差异就特别的大,简直就是一条鸿沟了。

我有一个预感,就是“80后”这批作者如果真正走上了文坛,带来的变化可能是超出我们预想的。去年在西单图书大厦,几个“80后”作家签名售书,一位记者向他们提问:文学和市场总是存在很难克服的矛盾,你们在写作中是如何看待和克服这个矛盾的?几乎所有这些作者把头抬起来反问道:有矛盾吗?我们觉得没什么矛盾。然后有个记者就问我对此有何看法,我说他们的回答也出乎我的意料,做出这种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文学大师,大师名气大、水平高,已经超越了文学和市场的矛盾;第二种是还在外部游弋,尚未深入接触到这种矛盾,第三种就是接触到了一定的矛盾,但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应该不是第一种情况,我希望他们是第二种而不是第三种,但看来很可能他们是第三种情况。比如郭敬明,他现在我看来已很难出市场的包围了。几乎所有的出版社和出版商都盯着他,想从他那里得到稿子,有的甚至不惜重金。对于还是一个大学生的作者来说,要走出这样的诱惑是很难的。但如果他就这样总被市场的魔圈套住的话,他文学的才情将很难得到真正的发挥。除去郭敬明外,“80后”作者也都普遍具有市场头脑,与他们的前辈比,他们差不多都有半个书商的素质。这样的一个整体的情形,是以前所没有的。

80后作为一种整体的现象为世人所关注,应该是在2003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十数位,最耀眼的就是郭敬明。这一年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幻城》都以印数逾百万取得了这一年文学畅销书排行榜的一、二名,排在后面的书印数与这两本差距很大。这一年张悦然、李傻傻等作者也开始受人关注。方式上也都是先由图书打市场,然后不断扩大影响。

80后的现状与未来

SofiNa 2006-03-16 15:55
白 烨

“80后”自前些年涌现出来之后,就一直成为近年文坛持续不衰的一个热点。这个现象的陡然发生就很出人意料,而它的持续火暴就更加让人意外。但这个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预示了什么,又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还没有人好好关注和研究。我接触到这个现象之后,深感我们既不能对它视而不见,更不能对它无动于衷,它其实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文学映像和文化投影,它的发生和发展,连缀着我们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分四个小题,谈谈我所了解的“80后”,及其对他们的现状与未来的初步思考。

一、“80后”的悄然崛起

我们这里所说的“80后”,指的是1980年-1989年间出生的学生写手,有时候它与其他一些概念相互交叉或相互替代使用,如“青春写作”、“新概念写作”。“80后”这个概念现在看并不十分准确,包括“80后”的作者自己也很不满意,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概念来替换,因为“80后”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还不能说是一种具备了文学思潮或文学流派特点的文学倾向,只能先用这样一种年龄和年代的概念来概括。

我对“80后”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开始并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其实我和“80后”作者接触还是比较早的,在1998年的时候,我被春风文艺出版社聘为“布老虎丛书”北京编辑部主任,两年间做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文学图书,包括铁凝的《大浴女》、皮皮的《比如女人》、王朔的《无知者无畏》等。其间曾经做过一本《我爱阳光》,是上海一个女中学生许佳写的,她就属于“80后”。那个时候,也注意过韩寒,但是当时都没有什么概念。“80后”作为一种概念被认识,还是在2003年的时候,当时我的儿子白亮大学毕业后在“新浪·读书频道“做编辑,他的一个同学写了一本书,想通过他找我看看,他的同学叫孙睿,书名叫《草样年华》。当时我一方面比较繁忙,一方面也有些不屑,拖了半年没看。白亮对我提意见了,说我观念上有问题,瞧不起“80后”,骨子里其实是怕新人成长起来取代我们,这些话让我心里很有些触动,于是抽空看了看他同学的书,看完以后觉得还不错,虽然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没有太多的文学性,但表现出来的一些东西还是很有意思,比如对大学生现在的那种无聊、冗懒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中的激情无处释放的矛盾困惑等等,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生活真实和情感真实。因为当时对“80后”没有什么印象和期待,所以感觉也就是这些。

而随后不久,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找到我,说要借着2003年的图书订货会开一个“青春写作”的研讨会,与会的大都是出版社的编辑,希望我能参加,我答应了下来。然后我就找来了郭敬明、张悦然、韩寒他们的书,包括《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葵花走失在1890》、《三重门》等等都看了。因为读了他们的作品,心里就有了底。在开会的时候,我发言说:我能理解为什么中学生、大学生都喜欢郭敬明的小说,确实感觉灵动,语言漂亮。他的语言有些王朔的味道,常常用很宏大的话语来描述一个很细小的事物,开始让人觉得大而无当,但仔细想来非常妙到。我印象里他的作品中写一位很漂亮的女同学,许多男生喜欢,但她谁都不理,写到这里时,郭敬明笔下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子“一个战士倒下来,千万个战士冲上去”。就是用这种方式既写出了这位女生的矜持程度,又写出了众多男生的追求热度,这种铺张又夸张的用语,有他独特的感觉在里头。张悦然给我印象也不错,我看了她的《葵花走失在1890》,还有其他几个短篇,也是感觉很微妙,语言很到位,有着淡中见浓的文学品味。韩寒的作品,在《三重门》之后,越来越和文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他的作品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一些叛逆性观念,比如对现行教育和现在的学校的体制性问题的系列批判等。

在这个座谈会上发言以后,许多人知道我在关注“80后”的写作,于是开始有人找我。在2004年初,以“80后”为主体的苹果树网站编选“80后”的作品集《我们,我们——80后的盛宴》,请我写序。打印稿有100多万字,收了76个作者的作品,我看了两个多月才大致看完。这些作者本身水平不一,编选者也未必把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选了出来。但可以说,这个选本把“80后”比较突出的作者差不多都一网打尽了。书出来以后,我们和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频道一起做了一期节目,请来各地共二三十多位“80后”作者,在北京聚会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和他们有了更多的接触之后,我越发觉得这个现象很值得关注。但主流文坛、传统文坛并没有真正而切实地关注过他们。但在实际的书业市场上,他们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北京的一个图书研究所在2003——2004年间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大概的情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占文学类书市场的10%,而“80后”作者作品加上引进的少量日韩的类似青春写作的作品也占到文学类书市场的10%。当时我看到这个统计就非常吃惊,至少作为市场现象或文化现象来看,“80后”是不能不加以关注和研究的。然后我在一些场合开始提“80后”,包括接受《文汇报》采访,我说“80后”“走上了市场,但没有走上文坛”,许多人认为判断比较客观和准确。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作者,都是直接通过出版者出版了自己的作品,没有经过按部就班的文学演练,因而文坛对他们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一些媒体也包括一些评论家只是通过媒体上传播的一些信息就对“80后”作品和作者品头论足,这是“80后”作者最为不满的。所以,我主张通过阅读走近他们,了解和理解“80后”。去年11月份,我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联合组织了一次“走近‘80后’研讨会”,会上请来一些学者和作者,包括曹文轩、梁晓声等,会上也请来12个“80后”作者,以相互对话的方式来与他们交流。会前我们要求与会者必须认真阅读一些“80后”作品,有所准备;而一些人看了他们的作品之后,都觉得其实“80后”并非想象中的“小儿科”,而是有他们的比较严肃的追求和鲜明的特点的。

“80后”写作者走向社会应该是在1998年前后,陆续每年都有新人涌现。1999年,和《我爱阳光》的作者许佳一起聊天,她对我们那代人过去的那种超常的政治热情十分反感,认过于虚妄。我跟她说:在我们那个时侯,没有别的前途,只有这样一条出路。在你看来很可笑的政治热情其实表现了我们那代人自己的真诚。但显而易见,彼此的价值观已经很不一样了。事实上,从创作上来看,几个不同年代的差异也很明显。60年代出生的作家与50年代出生的作家就有不同,个人化写作倾向就更为凸显,社会、历史的东西在淡化,个体、个性的东西在上升。70年代人出来后,比60年代人走得还远,包括卫慧、绵绵在内的这样一批作者,青春期基本上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度过的,他们必然要把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因而给文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比较而言,“50人”和“60人”之间,“60人”和“70人”之间,虽有差异但差距还不是非常大,但到了“80人”这一代,差异就特别的大,简直就是一条鸿沟了。

我有一个预感,就是“80后”这批作者如果真正走上了文坛,带来的变化可能是超出我们预想的。去年在西单图书大厦,几个“80后”作家签名售书,一位记者向他们提问:文学和市场总是存在很难克服的矛盾,你们在写作中是如何看待和克服这个矛盾的?几乎所有这些作者把头抬起来反问道:有矛盾吗?我们觉得没什么矛盾。然后有个记者就问我对此有何看法,我说他们的回答也出乎我的意料,做出这种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文学大师,大师名气大、水平高,已经超越了文学和市场的矛盾;第二种是还在外部游弋,尚未深入接触到这种矛盾,第三种就是接触到了一定的矛盾,但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应该不是第一种情况,我希望他们是第二种而不是第三种,但看来很可能他们是第三种情况。比如郭敬明,他现在我看来已很难出市场的包围了。几乎所有的出版社和出版商都盯着他,想从他那里得到稿子,有的甚至不惜重金。对于还是一个大学生的作者来说,要走出这样的诱惑是很难的。但如果他就这样总被市场的魔圈套住的话,他文学的才情将很难得到真正的发挥。除去郭敬明外,“80后”作者也都普遍具有市场头脑,与他们的前辈比,他们差不多都有半个书商的素质。这样的一个整体的情形,是以前所没有的。

80后作为一种整体的现象为世人所关注,应该是在2003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十数位,最耀眼的就是郭敬明。这一年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幻城》都以印数逾百万取得了这一年文学畅销书排行榜的一、二名,排在后面的书印数与这两本差距很大。这一年张悦然、李傻傻等作者也开始受人关注。方式上也都是先由图书打市场,然后不断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