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搜搜小说手机版:朱自清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什么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3:04:50
他是怎样的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早年用过“知白”、“白晖”、“白水”的笔名。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生平简介 朱自清6岁时,全家迁往扬州定居。所以,他常常自称“我是扬州人”。和当时一般士大夫子弟一样,朱自清幼年受的是传统的古典教育。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大学毕业,开始在江苏浙江各中学教书。在大学时代即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产生了很大影响。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向散文创作,同时开始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家。1931年,留学英国,并在欧洲各国游历。1932年,回国后仍回清华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35年,编选《新文学大系·诗集》。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大学南迁,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文学批评等课程。1946年,返回北平清华园,支持北平学生“反饥饿,反内战”的运动。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因病逝世于北平。
  朱自清一生著述颇丰,出版有诗集、散文集和文论集20余种,约200万字。建国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4卷(上海开明书店,1953年),《朱自清全集》1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散文艺术 代表朱自清文学上最高成就的是他的散文。朱自清生前出版有散文集5种:《踪迹》(第二辑,1924年),《背影》(1928年),《欧游杂记》(1934年),《你我》(1936年),《伦敦杂记》(1943年),《标准与尺度》(1948年)。早在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的散文就被当时誉为“白话美术文的典范”,他用自己白话美文的创作实绩,“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是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创作散文的先行者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散文仍然是公认的现代散文和现代汉语的楷模。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以抒情散文的成就为最高。朱自清擅长写一种漂亮精致的抒情散文,其构思缜密,笔触细腻,语言优美,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1935年,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到:“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把朱自清的散文艺术归结为“诗意”和“美”,这几乎成了后来评价朱自清散文艺术的定论。
  朱自清的散文构思巧妙,尤其善用文眼。在《冬天》一文中,作者娓娓记叙了三个发生在冬夜的故事后,这样结尾道:“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温暖”就是联结全文的一个“文眼”,父子之情,朋友之谊,夫妻之爱,最后都归结到“温暖”二字上来,凝成一个整体。而“温暖”的基调又与对亡妇的无限追念揉合在一起,使主题进一步得以深化。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从各个方面竭力渲染荷塘的“静”,正是为了烘托作者“心里颇不宁静”。《背影》中,则是让父亲的“背影”四次出现,以此为“文眼”,倾泄出对父亲的深情和对时世的哀怨。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大都安设有这种“文眼”,使他的作品结构缜密,意蕴涵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散文的感人之处,还在于它们的情真意切。朱自清曾在《钟明〈呕心苦唇录〉序》中说到:“……惟其‘悉出至诚’,才能亲切有味。宣传与写作都不能缺少这种至诚的态度。”用“至诚”的态度,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是朱自清对散文创作的认识和经验总结,也是他的散文成功的关键。通过朱自清的散文,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他的灵魂,感受他的至情至性。在《给亡妇》中,他是一个热爱家庭,但脾气并不好的丈夫;在《儿女》中,他是个喜欢孩子,但又不知如何教育孩子的父亲;在《背影》中,他是个既爱父亲又觉得父亲有些“迂”的儿子;而在《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中,又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的一面。朱自清散文中所表现出的感情是非常丰富的,而他的抒情方式又是蕴藉的,平淡的,在不经意间侵袭着读者的心。即使是情感非常强烈的时候,他仍然节制地用叙述加以表现,而不是直接的宣泄。如《执政府大屠杀记》一文,就内容和情感上,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一致的。但鲁迅的强烈憎恨之情,主要是结合议论来表现的,而朱自清则主要通过记叙来表现:“司令的是用警笛;警笛一鸣,便是一排枪,警笛一声接着一声,枪声就跟着密了,那警笛声甚凄厉,但有几乎一定的节拍,足见司令者的从容!……又有目睹者说,那时执政府楼上还有人手舞足蹈的大乐呢!”在略显压抑的叙述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作者强烈的不满和愤怒。朱自清的散文,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略带节制的抒情和叙事,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从而具有了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和许多现代白话散文大师一样,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五四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作家写的所谓“白话文”,是一种不尴不尬的语言,或无法摆脱文言的影响,或陷入欧化的泥沼。但朱自清一开始写散文就是用一种很规范的白话文,并纯熟的在文中运用口语。读他的散文,就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切地谈话,别有一种感人的风采。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 里象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如平常说话般,活泼而明快,读来如春风扑面。在运用口语的同时,朱自清也是一个讲究锤炼字句的作家。他在《欧游杂记·自序》中有过这样一段感慨:“记述时可也费了一些心在文字上:觉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难。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样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朱自清善于将生活中的口语提炼、加工,融入文中,显得随意而精到,不露斧凿之痕。王瑶认为“他注意于文字的表达方式,但与一些在文字上专门玩弄技巧的作家不同。他用的……是提炼了的活的口语”。同时,朱自清为了使他所用的口语更能表达出情韵风致,并不全然排斥欧化和文言句法。他曾多次指出,过度欧化是不对的,但适度的欧化是自然的趋势,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在知识分子的口语中就有着欧化的因素。欧化句式的灵活运用,增加了语言的新鲜感;而文言词句的融入,则使语言典雅而隽永。
  朱自清的散文,早期明丽、典雅,后期则洗练、清新,在现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现代白话散文的经典作品。直到今天,朱自清的散文仍然被认为是白话散文在语言和文体方面的典范之作。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
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
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