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演员张国民:为什么建筑都有女儿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2:46:51
是防止雨水冲刷墙的吗
那玻璃顶的,比如国家大剧院,卢浮宫金字塔之类的不怕对玻璃的接缝处有腐蚀作用吗?

不是防止雨水冲刷墙的。

这个是屋顶的有组织排水方案之一。

当由于建筑造型所需不希望出现挑檐时,通常将外墙升起封住屋面,高出屋面的这部分外墙称为女儿墙。

简单点说就是把屋面的雨水包起来汇集到一处再排到屋外。
如果没有女儿墙,又没有天沟或者檐沟,那雨水就会向四周沿着墙体流下,外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浸蚀,降低了外墙的坚固耐久性;从檐口滴落的雨水可能影响人行道,等等。当建筑物较高,降雨量又较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

而你说的比如国家大剧院,卢浮宫金字塔之类,它的排水系统都是很有组织的,作用也同女儿墙差不多,只是做法不同而已。

建女儿墙是为了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

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国家建筑规范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2m。不上人屋面女儿墙一般高度为0.6m。
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如今女儿墙已成为建筑的专用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儿墙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了,只是国家建筑规范中的90厘米高的砖混结构式的一堵矮墙而已。它回归了建筑的本原,在建筑物上起着它应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单元楼的屋顶上,成为建筑施工工序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并且具有封闭性的一部分。

女儿墙一词之来历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清朝时也有一则扈
巧云“替父修墙”的传说。这“墙”,就是沈阳城德胜门
的“女儿墙”。
想当年,老罕王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后,立即下
诏扩建新城。改建新都时,是采用“周易八卦”之说进行
的。城门由原来的四个增加到八个,而且要在每座城门上
都建一座城楼,城周垛口修六百五十一个。后来,努尔哈
赤没有等到竣工之日便撒手西归了,这座城池便由其子清
太宗皇大极继续修建完工。
令人奇怪的是,六百五十一个垛口唯独德胜门(大南
门)城楼上的六十个垛口比其它七个城门上的垛口少一层
青砖.足足矮了二寸还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努尔
哈赤嫌城墙修得太慢,便下令四处抓丁增夫,结果盛京城
方圆百里的男子都被抓来修城。城南六十里外有一对父女
俩,父亲六十多岁,年老体弱,长年卧病在床。女儿扈巧
云早年丧母,只与父亲相依为命。她每天恃候着父亲的饮
食起居,端屎端尿.从无半句怨言,是个百里挑一的孝顺
姑娘。这天,征丁的通知突然传到扈家.须有一男子前去
修城。父女二人惊得目瞪口呆。扈老汉长年卧病,性命尚
且有忧,又谈何修城?家中只有巧云一女,再无半个男丁,
这可如何是好?看着父亲唉声叹气的样子,巧云暗暗打
定了主意:代父亲前去修城。她郑重地将父亲暂时托付
给位热心的邻居,自己乔装打扮成一名男子,假称是扈
家的儿子,毅然加入到修城的行列中,被分配到德胜门城
楼上的垛口专管抹灰。起初.大家对这个眉情目秀的“小
伙子”并没有丝毫怀疑,只是奇怪他竟长了一副“娘娘
腔”,且行动有些古怪,晚上从不脱衣睡觉。过了几天,
巧云边抹灰边想起病床上的父亲,心中有些放心不下,不
知不觉地流下泪来。这情景偏巧被一直站在她身边的监工
头目发现了。监工头目早对她观察了许久.看着她的身形
打扮、举止作派,越来越觉得形迹可疑。当发现她抬头擦
汗,喉间并没喉j结时,越发心中恍然。巧云见被识破真
相.只得如实交代了自己女扮男装的经过。监工头目连忙
报告了总监。总监不敢怠慢,又火速奏明了皇上。皇太极
一听,十分惊奇,当即对她的孝行大加赞扬。但同时,皇
太极又认为女人修城不吉利,就对总监说道:“把德胜门
的六十个垛口顶上都去掉一层砖,矮一层,就叫女儿墙
吧。”从此,“女儿墙”的名宁就流传开来了。人们还编了
一句歇后语;“大南门城上的垛口——矮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