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印君麻吕下架:关于说话的成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7:21
我有用

对答如流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1,络绎不绝,人来人往,万人空巷,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摩肩接踵 门庭若市 川流不息 趋之若鹜
2,无悠无虑 面不改色 胸有成竹 临危不惧 镇定自若
大义凛然
忠于职守
视死如归
先人后己
舍己为人
兢兢业业
3,对答如流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能说会道
头头是道
侃侃而谈
能说会道
头头是道
有条不紊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声情并茂 抑扬顿挫 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绘声绘色 字正腔圆 吞吞吐吐 支支吾吾 闪烁其词 窃窃私语 拐弯抹角
侃侃而谈 念念有词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娓娓动听 大言不惭 对答如流
唠唠叨叨 含糊其词 振振有词 胡编乱造

对答如流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1,络绎不绝,人来人往,万人空巷,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摩肩接踵 门庭若市 川流不息 趋之若鹜
2,无悠无虑 面不改色 胸有成竹 临危不惧 镇定自若
大义凛然
忠于职守
视死如归
先人后己
舍己为人
兢兢业业
3,对答如流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能说会道
头头是道
侃侃而谈
能说会道
头头是道
有条不紊

在稍稍涉猎心理科学之后,深感人在幼儿时期就能学会说话,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试想说话要记住那么多词语,它们含有什么意思、表示什么关系、指称什么事物,都要牢牢记住,这是多么艰巨的记忆工程?更令人惊异的是,每一个音如何发出,唇、齿、舌、腭、喉如何摆正位置,构成准确的发音器,既要牢牢记住,还须在发音时实现“自动化”,即不假思索,随心发出。倘若每发一音都要先想想唇舌等等如何活动,那就根本说不成话了。正因为情况如此复杂,所以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神经生理研究和心理学研究,对人类会说话的全部机制和奥秘仍未能完全揭示出来。

说话的确是人的一种神奇本领。但因为得来似乎极为容易,任何正常的幼儿都能在人类生活环境中自然学会,所以人们大抵并不看重此项本领;更几乎无人想到这种本领也需要通过培训学习来加以提高。

有人可能说:从小学到高中,语文始终是重点课,难道这不是对说话的培训?我认为语文课有助于书面语和口语的学习,但并不直接教人如何说话。大家都知道,学了书面语并不就擅于写文章,所以中小学语文课中安排了分量较重的作文练习,这是完全必要的;但人们却忽略了另一件事,即学了口语并不就擅于说话,而语文课中却毫不安排说话的训练,岂非欠缺?中小学生学了十年作文,终于还有不少人不会写文章;至于说话则从未受过培训,这就难怪许多人不善于说话了。

中小学生仍处于学说话的时期,积极性很高。但既然得不到积极有效的培训,他们便在市井之间、娱乐场所以及某些小说影视之作中学习粗言俗语、痞子话、脏话乃至黑话,而且一学就会。当他们圆熟运用此类言语时,会有某些“油”、“帅”、“霸”、“酷”的自我感觉,获得仿佛“成熟”、“老练”的虚假满足。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严重的问题产生了。要知道语言不仅是社会交际工具,还是个体的思维载体,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因此,当一个人用语言来思维的时候,如果惯于掺杂种种语言垃圾,或者经常用粗言俗语来想事,那么他的思维活动质量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说话很能表现人的整体素质,对人生遭际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却历来贬抑能说会道,教人尽可能少说话。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谚语则称“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言多必失”,“多言多败”,“沉默是金”,“智者不开口,仙人难下手”;更令人触目惊心的则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些话都因为有众多人士的人生经验为证,故而使人深信不疑。历史上虽有苏秦、张仪、范睢、蔡泽等人以言谈而致卿相并传为佳话,但那不过是个别人的成功之道,究不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之富有警示性与穿透力,使人永志不忘。

但若仔细想来,则可发现疾病固然往往从口而入,可是人体所需的营养却也主要从口而入;总不能为了防病而不进食物。说话也一样,多言虽然易于招祸,但由说话所得之福却总是更多。这“福”固然包括功名富贵之类,但还不止于此,举凡待人、处事、交友、择配、敦亲、睦邻等等,哪一样离得开说话?说话得当有利于人际沟通,关系理顺,问题解决,事情办成,个体才能心境平静,生活安定。平安是福,此之谓也。即以“祸从口出”而言,究竟是会说话的人容易惹祸,还是不会说话的容易惹祸呢?我想大概还是不会说话的容易惹祸;尤其是不会说话而自以为会说话,最容易惹祸。

我对孔子说的两句话倒是深信不疑,因为在对现实人世的观察中多有验证。但孔子虽然看重“刚毅木讷”,毕竟“刚毅木讷”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处理各种事情;就近取例,现在我们常常在电视中看到的节目主持人,其职务就不是“刚毅木讷”所能胜任。所以孔门育才设有“言语”一科,这个专科并不研究语言学,却是教人说话的。至于如何教法,现在固然难以考证,但我相信孔子决不会教人“巧言令色”;“巧言令色”也绝不意味着善于说话。

我读小学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那时初小一、二年级每周有一节“说话”课。这课的教学情况现在几已完全忘却,留在记忆中的只有十个字,即成语“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二句及“明净”一词。我想,大概因为老师反复强调学生们将来不可成为“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人,以及说话必须力求明白纯净,故而留下的印象较深。学了两年“说话”课只记得十个字,可见收获不大。但这十个字如果真的学明白了并努力实行,那倒也受益非浅。从孔门设置“言语”科到小学设置“说话”课,说明前代贤哲未尝不想到说话需要培训。但这培训如何进行实在很难设计。也许比较可行的是使中小学生从小记住一些要领(如废话少说,不要噜苏之类),然后在毕生的社会实践中随时结合特定的情景摸索说话的艺术,不断有所提高。这虽然还不算培训,但总比让人的说话能力一辈子处于自然状态、毫无有意识的追求要强得多。我搜集的只有这些了

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 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