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相对湿度的歌曲:画家中元四家都有哪四个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18:31

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主要有二说:一是指赵孟頫 、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见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见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第二说流行较广。 也有将赵孟頫 、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画风虽各有特点,但主要都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并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中国绘画史上,经常把一个时期或某一地区最突出的几个画家相提并论,作为代表,并冠上数目。"元四家",是指元代四个突出的山水画家:黄公望、倪瓒、吴镇和王蒙。他们的山水画代表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隋 展子虔《游画图卷》(局部)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画科。起初,山林、树木只是作为人物画的陪衬,画得比人物还小。在隋朝展子虔所画的《游春图》中,山水已经成为表现的主体。唐代山水画达到成熟,出现了李思训家族的青绿山水,和韦偃、张躁等人的泼墨山水。

唐 李思训《江帆楼阁》

到了宋代,山水画达到鼎盛,山水画家灿若群星,以雄劲挺拔为特色的"北方派"有李成、范宽、郭忠恕等,以淡墨轻岚为特色的"南方派"有董源、巨然为代表,人们比喻当时山水画坛的繁荣是"千岩竟秀,万壑争流"。宋代山水画的共同特点也像当时的花鸟、人物画一样,强调师法造化,比较写实。元代画家在这样的基础上,把山水画又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倪瓒 《水竹居图》

黄公望(1269-1354),常熟人,年青时作过小官,因别人的事牵连入狱。出狱后改名"一峰",并当了道士,开始画画。50岁后隐居杭州,专心于山水画创作。黄公望得到舅舅赵孟 的传授,融合宋代各大家之所长,到了晚年,又"卧青心,望白云",深入到大自然中观察体悟,形成自己"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的艺术风格。他的代表性作品《富春山居图》,花了七年时间完成,高33厘米,横长396.6厘米。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萃收聚于笔下。画家中锋、侧锋兼施,尖笔、秃笔并用,长短干笔皴擦,湿笔披麻,浑成一体。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倪瓒(1301-1374)是无锡人,家境富足。朱元璋起义后,他弃家出走。"扁舟蓑笠,往来湖泖之间"达二十年之久。他的画主要表现太湖一带风光,取平远法构图,简略旷远。他善用侧锋淡墨,干笔皴擦,作品笔墨精粹,意境幽远。代表作品有《渔庄秋霁图》、《紫芝山房图》、《江岸望山图》。倪瓒主张绘画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多为文人画家所称道。

倪瓒《渔庄秋霁图》

吴镇(1280-1354),浙江嘉兴人,博学多识,性情孤傲,隐居乡里,在杭州以卖卜为生。他的画师承巨然,善用湿墨,充分发挥水墨画的特性。他的画风沉郁苍莽。传世作品有《嘉禾八景图》、《水村图》等。

倪瓒《紫芝山房图》

王蒙(1308-1385),湖州人,生活于元末明初,明初曾任泰安知州,后被牵连入狱而死。他从小向外祖父赵孟 学画,长大后与黄公望、倪瓒多有交往。他作画喜用焦墨渴笔,点细碎苔点,画面繁密充实。他善画江南林木丰茂的景色,湿润华滋,意境幽远。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春山读书图》等。

王蒙 《青卞隐居图》

"元四家"的作品更注重笔墨技巧,更讲究意境神韵,使山水画的美学价值更加提高。但由于对末落王朝的怀恋意识和情结,也由于文人艺术思潮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偏于淡远、萧疏、幽深,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较脱离现实。"元四家"的作品对相继的明清山水画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赵孟頫 、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