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肌肉萎缩早期症状:心绞痛和胃下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40:00
怎么用食疗的方法治?
方法多一点!

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病情较稳定,心绞痛发作的频度、诱因,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的时间(3—5分钟/次)都基本一样,在1—3个月内无改变。治疗用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口含或内服有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分以下五种: (1)初发型心绞痛:指病人过去从未发生过心绞痛,近一月内突然出现频繁的劳累后心绞痛,病人精神紧张,可恶化发展成心肌梗塞。
  (2)进行性心绞痛(亦称恶化型心绞痛):病人原有心绞痛病史,近来突然发作频繁,疼痛加重,痛的时间在15分钟以上。患者活动后加重发作,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显。
  (3)卧位型心绞痛(即休息时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卧位和休息睡眠中,疼痛剧烈常被迫端坐或站立。
  (4)中间型心绞痛:胸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介于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亦称梗塞前综合征,发作时面色苍白、恐惧、焦虑、恶心。心绞痛持续30—60分钟,可发展为心肌梗塞。
  (5)梗塞后心绞痛,在急性心肌梗塞一个月后又反复发作心绞痛,病人的冠状动脉可能有多系分枝病变,提示有可能再次发生心肌梗塞。
  变异性心绞痛心绞痛在一日特定的时间发作,如在午夜或凌晨,病人在休息时心绞痛发作,常会发展成心肌梗塞。无痛性心肌缺血(或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硬化,但病人无症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段、T波改变。易发生猝死及急性心肌梗塞。应与心绞痛同样对待,急诊治疗。
  对于上述各种类型的心绞痛,治疗原则上开始都是用硝酸酯类药物,常用如硝酸甘油片O.3毫克(片)舌下含服,1—3分钟可缓解心绞痛,无效时可再用O.3毫克;还可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喷于口腔内颊粘膜,起效快,每次1—2喷。亦可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口服,每次5—lO毫克,15至30分钟内起作用,能维持4—5小时,对经常心绞痛病人每4—6小时服一次。单硝基异山梨酯,每次口服20毫克,每日2—3次,可减轻服药所致的头痛、头胀等症状。青光眼患者忌用。
  如果病人用上述药物效果不显,或有出现心肌梗塞的心前区剧痛,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硝酸甘油注射剂2毫克,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内静脉慢滴,注意观察血压。
  对于心绞痛同时心率较快者(100次/分以上);心绞痛同时伴有高血压病时,心绞痛同时有心动过缓(慢于50次/分以下)时;心绞痛同时有心律失常时(如室早、房早等);可在用硝酸甘油的同时,及早到医院请医生选择用药,观察效果及反应。
  预防心绞痛的发作经常有心绞痛发作的病人可在赶路、登山、上高楼、做中度劳动、演讲前,寒冷顶风行走时,饱食后,情绪激动后,便秘者在大便前,性交前5分钟即预防性舌下含硝酸甘油片或复方硝酸甘油片1片,亦可服硝酸戊四醇酯片(长效硝酸甘油,一日3—4次每次10—30毫克,服药后40分钟起作用,可维持4—6小时,以预防心绞痛发作。作为长期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可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如肠溶阿司匹林片50毫克/片,1次/日内服。潘生丁25—50毫克/次,3次/日。中成药冠心苏合丸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亦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心绞痛。在用药方法上可采取硝酸甘油与消心痛等交替使用,还可根据心绞痛发作规律用药,如卧位型心绞痛每天半夜发作,可于上半夜睡前用硝酸甘油或复方丹参滴丸。作用相同的药,不应同时应用,如心得安与心痛定均可以降低血压,不要同时用来治疗心绞痛。

  什么是心绞痛,典型心绞痛有什么特点?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这一述语已不限于仅代表由心肌缺血所引起的疼痛表现,而是包括了由心肌缺血所引起的诸多其它不适症状,如极度疲乏,胸闷不适和呼吸困难等被视为心绞痛的等同症状。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部位:心绞痛的典型部位是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疼痛范围常不是很局限的,而是约有拳头和手掌大小,可波及心前区,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向上放射至颈、咽、下颌骨、牙齿、面颊,偶见于头部;向下放射至上腹部,少数也可放射至双腿及脚趾;向后放射至左肩胛骨和向右放射至右肩、右臂,甚至右手指内侧,但相对少见。一般而言,每次发作的疼痛部位是相对固定的。
  (2)性质:典型症状表现为压榨样或紧缩样疼痛,约占心绞痛患者的60%左右,常伴有焦虑或濒死的恐惧感。不典型的症状是将疼痛描述为烧灼样或钝痛等,但很少形容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发作时诉胸憋、胸闷的也不少见。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3)诱因:心绞痛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如焦急、愤怒、过度兴奋等)。此外,饱餐、便秘、寒冷、吸烟、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过高或过低、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在一天或一阵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提示与晨间痛阈较低有关。而有些心绞痛常发生于夜间睡眠、午休或白天平卧状态时,此即卧位型心绞痛。
  (4)持续时间:心绞痛呈阵发性发作,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很少超过15分钟,如超过15分钟应考虑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5)缓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也能在3分钟之内缓解。在熟睡中发生的卧位型心绞痛,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才可逐渐缓解。

  心绞痛在临床上分哪些类型?
  近年来对确诊的心绞痛病人主张进行仔细的分型诊断,已提出不下10种的分型命名。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的意见,可作如下归类:
  (1)劳累性心绞痛:1786年Heberden首先引入心绞痛这一术语,并对劳累性心绞痛作了详尽的描述。这种心绞痛最初被称为经典心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其他足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①初发型心绞痛: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或有过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已数月未发,现再次发生时间未到一个月,也可列入本型。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此型心绞痛患者年龄相对较轻,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心绞痛可在较重体力、较轻体力和休息时发作。并且同一患者,其心绞痛可在不同劳力强度下发作,反映了心绞痛阈值幅度较大,提示动力性阻塞在其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头一个月内有8%~14%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其后多数转变为稳定劳累性心绞痛,部分患者心绞痛可消失。
  ②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指劳累性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部位和性质无改变,疼痛持续时间相仿(3~5分钟),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疗效。
  ③恶化型心绞痛: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时间、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增加。发作时常出现ST段明显压低,发作缓解后有时可见T波倒置,但无血清酶的升高。经内科积极治疗约90%的患者病情可逐步稳定,其中一部分患者病情稳定后的活动耐量大致可恢复到原劳力水平,部分患者病情稳定后的活动耐量较前下降。约8%~10%的患者于不稳定期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2)自发性心绞痛:其特点为疼痛发生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疼痛程度较重,时限较长,不易为含用硝酸甘油所缓解,包括以下4种类型:
  ①卧位型心绞痛:是指安静平卧位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可缓解。或发生于夜间熟睡时,亦可发生在午休或白天平卧时。可能与夜梦、夜间血压降低、或发生未被觉察的左心室衰竭,以致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心肌灌注不足,或平卧时静脉回流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有关。可发展为心肌梗塞或猝死。
  ②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无关,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暂时性痉挛和收缩造成一过性心肌缺血所致。发作时ECG示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与之相应的导联则ST段可压低。病人迟早会发生心肌梗塞。
  ③中间综合症:亦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历时较长,可达30分钟或1小时以上,但无心肌梗塞的客观证据,常为心肌梗塞的前奏。
  ④梗塞后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一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由于供血的冠状动脉阻塞,发生心肌梗塞,但心肌尚未完全坏死,一部分未坏死的心肌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又发生疼痛,随时有再发生梗塞的可能。
  (3)混合性心绞痛:其特点是病人既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发生心绞痛,亦在心肌需氧量无明显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时发生心绞痛。1985年Maseri首先提出混合性心绞痛这一名称,认为在确具有一定劳力阈值的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如在静息时或应能很好地耐受的劳力水平下也发生心绞痛时,建议用混合性心绞痛这一词来诊断。它是由不同程度的固定性和动力性狭窄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外,有人将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广义地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也有人将恶化型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统称为“梗塞前心绞痛”。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ybjb/xunhuan/xjt.htm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缘垂坠于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约在肚脐水平线上)以下。
  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都不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诊断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无张力型胃:胃体呈垂直状,蠕动无力,胃内滞留液较多,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超声波检查可见胃的下缘下移入盆腔(小腹部位),胃电图描记检查可见胃电波幅值无论在餐前还是在餐后都低予正常。
  胃下垂的治疗,要以功能锻炼和饮食调节为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着重对腹肌进行锻炼,没有体育器械者,可采取仰卧起坐的简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做累为止。饮食要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餐后应卧床休息45分钟至1小时,以减轻胃的负担;减少站立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腹胀、恶心明显者,可服用吗丁啉、维生素B6以促进胃蠕动、增加胃的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多酶片、酵母片助消化。
  胃下垂在中医属于虚证,脾气虚衰是根本的原因。治疗以扶脾健胃为主,辅以体育锻炼和饮食调养。中医治疗如下:
  a. 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引起脾气虚衰,中气下陷,治疗以补中益气丸健脾升提。
  b. 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导致气机不畅,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后舒适,属脾虚气滞型,以健脾丸加香砂养胃丸健脾理气和胃。
  c. 脾气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湿聚为饮,水饮停留胃脘,可见胃脘痞胀、感觉胃中有水液晃荡、肠鸣作响,治以苓桂术甘汤健脾化饮。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ybjb/xiaohua/wx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