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 配布:濂溪先生指的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2:55:21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他解除印绶,以便在濂溪书堂定居讲学。. 人们就称他濂溪先生。. 他讲学之所,名为濂溪书院。 ... 次年,请朱熹作了《濂溪先生祠堂记》和《濂溪先生画像记》。

濂溪书院和濂溪先生

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宋代封为汝南伯,明代被封为道国公,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生于公元1017年。周敦颐少年丧父,靠母亲郑氏和舅父抚养成人。长大成才以后,长期担任地方官吏。
? 周敦颐博学力行,遇事刚果。他为政精密严恕,务尽其理。在担任洪州分宁县主簿时,县监狱拘押了很多犯人,案件长久拖延不决。先生上任之 立即讯问审理,依法处置,对于那些无辜被关押的百姓,一一释放回家,受到百姓交口称赞。后调任南安军司理,狱中有1犯人,法不当死,但转运使王逵却想重办,官吏们没有一人敢提出不同意见,周敦颐却挺身而出与上级争辩。王逵不肯接受他的意见,周敦颐愤而拿出朝廷的委任状,交给王逵说:“这样的官能当吗?靠杀人来讨好上级,这种事我决不干!”说完,转身挂印欲去。王逵受到很大震动,终于醒悟过来,接受了他的意见。由于他为政清廉,刚正不阿,声名远播,每到一处
都受到百姓衷心的爱戴和颂扬。
? 周敦颐在南昌担任地方官吏时,有一次路过浔阳,爱上了庐山莲花洞的山水,遂萌发了退休后要到这里来安度晚年的念头。不久,他到广东任地方官,由于身体不适,便要求知南康军,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赴江西星子县上任,第二年便退休来到莲花洞。
? 周敦颐来到莲花洞以后,创办了濂溪书院,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筑一爱莲堂,堂前凿有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和线当炎夏之时,莲花盛开,清香四溢,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一天夜晚,月明星朗,凉风可人,先生披银纱伫立在池边良久,见莲出污泥而高洁自爱,花濯清涟而无妖冶之姿,感慨丛生,文思泉涌,乃转身回房,奋笔疾书,草就《爱莲说》一篇,其佳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烩炙人口。熙宁大年9公元1073年)六月七日,先生因病逝世,终年57岁,遗体葬于九江城南的栗树岭下,与其先前迁葬于此的母郑氏墓靠在一起。
? 周敦颐去世以后,他所开创的宋明理学,经过他的学生程颢、程颐继承和完善,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后来又经过朱熹的继天和发扬,终于成为封建时代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濂溪先生的人品也为后世所称道。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说:“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朱熹更称赞他说:“不卑小官,职思其忧。”“短于取名,而乐于求志;薄于邀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尚友千古;闻茂叔之风犹足律贪。”先生为人可见一斑。他为人的光风霁月,为官的刚正清廉,还不值得我们今人,特别是为官者学习和借鉴
么?
? 周敦颐去世以后,近千年来濂溪书院累经兴废,院址几度迁移。现莲花洞旧址处尚存有厢房数间。当地群众为纪念这位先贤,至今仍将旧址后面的青山称为书院山,旧址前面的溪水称为濂溪港,港上有石桥一座,“濂溪桥”三字依稀可见。濂溪先生的墓地,则在文浩劫中被夷为平地,现正在恢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