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提取照片中的文字:西湖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11:54
告诉我啦

杭州西湖的发展史
  杭州,位于东海之滨,历史悠久,是我国六大方都之一。景色秀丽的西子湖座落在她的西面,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翠湖碧峰之间;气势雄浑的钱塘江奔流在她的东面,恰似一尾巨龙,喷洒出雪浪排空的怒涛。唐宋以来,游人不绝,佳话频传;文人墨客写下的诗词,斗量车载,不胜枚举。如今,她又成为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美丽的城市,竟是一个与浩藏大海相连的浅海湾发展而成的。
  -、老和山麓的原始聚落
  远方时候,今天的杭州城区和西湖,是一波涛汹涌的浅海湾,西湖南北的峰峻群山,那时唯有峰顶露出水面,大部埋在海底,成为一个个小岛。北面的北高峰、老和山和甫面的凤凰山、吴山等向东突出,成为大海中的两个海岬;湾底靠飞来、南北诸峰;整个海湾呈马蹄形。"北宋大文学家苏轶在杭州任地方官时说:"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住在杭州癸凌丰菏的南宋名词人周密,当年到城南吴山育衣泉游玩,看到山腰石壁上有水波细纹的遗迹,曾说:"今之城市,当在深水底数十丈矣。"解放后,地质工作者在城北拱肩桥一带勘探时,也从钻孔资料获知,距离地面30至50米以下的松散沉积物中有海滨生物。这些都雄辩地证明:今天的杭州城区,在远方时的确是一个海潮涨落的浅滩。多少世纪过去了,大约到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今杭州城的西北一带已有原始人类活动。从考古发掘得知,从今西湖北首的老和山麓,经过去荡、勾庄、水田贩;向西北延伸到余杭之良诸,瓶窑、安溪等处,都发现有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与遗物,考古学上通称"良淆文化"。良诸文化遗址,是1935年在良诸镇附近发现的。这一带,岗峦起伏,湖沼密布,土壤疏松,是人类栖息蓄衍的好地。据出土文物考证,那时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栽培釉稻与糯稻,同时兼营渔猎。畜牧,来集野生植物。手工业以黑陶和玉器最为著名。陶质匀净、细 腻,造型美观,品种繁多。器壁表里还涂了一层黑色陶衣,呈现光泽。老和山遗址,是离开杭州城最近的一个原始聚落,距西湖仅1500米。1953年营建浙江大学新校舍时,在山麓发掘出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物。有石器、玉器、陶器等残片二千余斤,其中有石斧、石镑、石刀、石凿、石箭头、石网坠、石纱轮、石针以及玉器等。老和山高约200米,是天目山的余脉。附近山乐婉蜒,溪沟纵横,依仙冶水,成为杭州旧城区最早的原始聚落。水田贩遗址,位于今半山火车站的甫面,附近土质松软,河渠密布,适宜耕稼。这里的出土文物丰富多彩。有犁、镑、斧和刀等石质农具和大量水稻,芝麻等农作物的种子,这是已经过渡到农业经济相当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证据。在遗址的水沟里还发现了四个木桨,其中有宽翼木桨一件和狭翼木桨三件、长约2米,说明这里业已广泛使用独木舟作为水上的交通工具。另外发现有石网坠与穿有三孔的鱼网板浮标,可见渔猎也成为生活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不少木榔头、木盆、竹编物等日常生活用具。从遗址推断,当时,人们已开始构建房屋,这些房屋面积虽然狭小,但和中原地区的半穴居住房不同,适应于地势低洼的南方。从水田贩文化层的上、下两层分析,它的形成时间较长。下半部分有较多的黑陶、夹砂陶,属良淆文化时期;从上半部的麻布纹、米格纹陶器来看,测已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春秋战国时期。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全国分为九州,杭州属于玄扬州。方扬州与今扬州不同,是泛指长江以甫江水波扬的广大水乡。从大禹治水的夏代到春秋时期,杭州是越国的故地。战国为楚国所灭,杭州又纳人楚国的版图。
  二、魏晋以前的钱唐故旧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郡o在吴、越故地设置了会稽郡,其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微省的水阳江、率水及新安江流域。会稽郡六个县,地处武林山麓的钱唐县就是其中的是杭州的前身。
  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巩固统一的封潍权,秦始皇命令开辟了一条从咸阳通住会稽的驰道,专供皇帝通行。据《史记。秦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0年)十一月,他巡视东南,途经丹阳(含江苏省江宁县南部丹阳镇)至钱唐。由于无江渡过那风涛险恶的钱塘(当时称浙江),只好向西再走里,从余杭渡江,并登上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立下了著名的"会稽刻石"这是钱唐"之名第一次见于史书的记载。唐代陆羽在《湘山记》中说:在宝石山麓还有块缆过秦始皇航海的巨石,被后人称为"缆船石"。
  到了西汉,钱唐仍属会稽郡,但它的地位逐渐重要起来。汉梆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前117年)还把会稽郡的西部都尉(即负责郡级治安的军事机关)的治在钱唐的武林山。1958年,在旧武林山麓的方绔孝现了一座西汉中期方墓,据推则,墓主朱乐昌是个武官可能是西部都尉治所的首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改制时,又把钱唐改为"泉亭"。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又恢复钱唐旧名。
  东汉顺帝时,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与钱塘江航运的兴起,开始以江为界,把会稽郡一分为二,在江北增设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亡市),江南仍属会稽。钱唐县从此划归吴郡。下 秦汉时期的钱唐县址在什么地方呢?古代史书众说纷芸,莫衷一是。《水经生》说:"浙江东迢灵隐山,下有钱唐故县,王莽改泉亭"。清人倪播在《神州方史考》中又考证说,钱唐故县的范围大致是:南至五云山麓的江边徐村、范村(即梵村),西北至栗山石人岭和西溪,东逞到宝石山麓的大佛附近。这一带环绕着灵隐、天竺等南北诸峰(汉时通称为武林山),数千户人家散屠其间,是个山中小县。"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北方连年战争,劳动人民颠沛流离,大量南迁,给长江以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钱塘江流域的开发与航运的发展。地处江左的钱唐县发展得更快,成为钱塘江下游的重要县城。据《三国志》说,东吴的奠基人孙坚,一次和父亲坐船从富春(今浙江富阳)到钱唐,发现一群强盗正在江边抢劫过路客商,血气方刚的孙坚立即上岸,拔刀相助,击退强盗。不久,就被提升责一县治安的县尉。
  由于航运事业的发展,钱江沿岸码头迅速增加,著名的有同浦、柳浦、黄山浦、渔潭浦和林杭等五、六处。许多屠民也开始在码头附近定居。可是钱江怒潮却时常吞噬两岸盾民的生命财产,成为钱唐县最大的祸患。所以,不管哪-位地方官,如果不把防潮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乌纱帽就很难保住。南朝时有位钱唐县令刘追真写了。
  一篇专记县内山川及其沿革的《钱唐记),其中,记有一件饶有风趣的塘故事:汉末一位郡议曹(郡守的属官)名叫华信,召募县民,往江边运土,如能挑土一斜,即给铜钱一千。旬日之间,来者云集。塘订堆成时,狡猾的议曹却变了卦,说不给钱了,于是,远追挑土的县民个个面带温色,把土倒于此地便悻悻而去,海塘就这样堆积而成了,故名"‘钱塘"。这条海塘的兴建,对防御潮患、保护县城,曾起了积极的作用。
  永明三年(485桑),甫齐爆发了唐寓之领导的农民起义。次年,起义军攻克钱唐,打败了官兵,县令刘彪弃城而走。唐寓之在钱唐立太子,置百官,建立民主政权,国?兴平",钱唐一度曾成为农民起义军的政治中心。不久,南朝萧(503-557年)时又将钱唐县升为临江郡,到陈代(558-589年),又改临江郡为钱唐郡。从此,钱唐县就成为郡治所在地。县的范围也沿钱塘江扩展至凤凰山麓的江干一带。
  三、隋唐时期城市的勃起
  隋开皇九年(589年),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东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中国再度统一。隋朝废除钱唐郡,设置杭州,钱唐成了杭州的属县。杭州之名从此出现于史书。不久,州治从余杭迁至钱唐,又把原来的新城(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海盐也并人钱唐,扩大了县境。隋朝统治时间虽短,但对杭州正式成为一个城市,却起了奠基作用。这表现在两件事情上:一是开皇十一年(591年),大臣杨素调发民工依凤凰山筑起州城,周围三十里九十步。城垣的兴建,有利于都市的安全与经济的发展。第二件是隋场帝大业六年(6l0年),以杭州为南端终点的京杭大运河竣工通航。运河全长四千多里,北起啄郡(今北京),甫迄余杭(今杭州),构通了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我国南北航运的畅通有重大的贡献。远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已经开凿了连结长江与淮河的邓沟。晦烦帝发动民工对柑沟进行疏浚与加宽,加外又从京口(今江苏镇江)江苏州,嘉兴至杭州,开凿了一条江南运河。运河长八里里,河宽十多丈,可通依舟,沿岸还设置驿馆,专供皇帝巡幸时葱息之用。其中自嘉兴经淄院、崇德、塘栖,到达杭州;另一条运河北追,由平望往西,经乌镇、新市、塘栖,到达杭州。宋元以后,正追河身逐渐浅狭,船只大多从北遣行驶。大运河的通航,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杭州的发展与都市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唐他杭州始属江甫东道,后隶浙江西道。肃宗时,又在杭州设立了浙东防御使,昭宗时升为大都督府。
  杭州跻入全国著名城市的行列,应该说始于唐朝。唐朝三百年间,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建设,都市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如唐代少府监(主管手工业的中央机构)把全国的绢布按质量好坏分为九等,杭州所产的综(芒麻织成的粗布)列为第四。杭州所产的缤,还受到大诗人白居易的称赞,他在《杭州穿望》一诗中,有"红袖织绞将柿蒂"之句,就是称誉杭州女工织造的有柿蒂花纹的经。此外,杭州造船业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民间已能自造三丈长的大船,船体现模和工艺水平,均和当时著名造船业中心的苏州、扬州不相上下。店肆达三万余家,每年商税收入达五千万缮,约占全国商税收入的百分之四。
  当时杭州的兴盛,还表现在城区的扩大上。唐朝时城区从原来的城南江干一带向北延伸到武林门。城南江干成为海外贸易的码头,城北武林门一带,则因大运河的通航而成为附近州县货物的集散地。城区人口也迅速增加,据《乾道临安志)载,隋时,杭州一郡仅一万五千户,即使一家按五口计算,整个杭州地区也只有八万余人。到了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增至三万五干户;至开元年间(713-741年),更增加一部有奇,达到八万六千余户。据唐代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载,杭州于晚唐之时,已成为‘‘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东南名郡了。
  唐代杭州的繁荣,当然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含辛茹苦的建设成果,但也不能抹煞当年几任著名刺史的功绩,他们至今受到人们的崇敬。
  袁仁敬,是开元十三年(725年)由唐玄宗亲自选任的杭州刺史。在他任职的三年中,为杭州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即在从洪春桥至灵隐、天竺的一条九里长的大道两旁,各栽三行松树,每行相隔八、九尺。松树长成后,这一带苍松夹追,绿树成荫。既美化了环境,又能遮风避雨,后人美称为"九里松"。有人作诗赞曰:"西入洪春翠霉中,长松夹道势凌空;湿凝云气山山雨,晴卷涛声树树风。直到元朝,"九里松"仍是钱塘十景之一,至今还浴呼其名。
  李泌,在唐代宗时,曾任杭州刺史。由于杭州城池靠近江海,经常受到钱塘江潮的冲击与侵蚀,地下水咸苦难饮居民吃水成了严重问题,特别以城西北为甚。李泌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又发现西湖水清淡可口,又有泉眼数十道潜流地下,于是就发动居民在杭城西北一带开凿了相国井、西井(俗称化成井)、方井(俗称四眼井)、白龟池、小言进(俗称六眼井)和金牛池等六口大井,引西湖水入井。这种井与今天的井不同,它采用"开阴窦"的办法,即先在地下挖渠道,再按上水管,把湖水引人方池。这种井类似地下小蓄水池,面积较大,水量较多,解决了城西北居民的饮水问题,促进了城区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繁荣。正苏东坡自唐李泌把西湖水弓入六井,然?民足于水,井邑日富"至今,在杭州热闹的解放路井亭桥口,还有李泌相国井故址,并立有石碑,以供后人凭吊。
  唐代伟大诗人白屠易,于长庆二年(822年)任杭州刺史。到任后,他深入民间察访了解至杭城东北至海盐一带经常闹旱灾,数干顷良田的收成没有保障。于是他冲破地方官员与豪绅中保守势力的阻力,发动民工兴筑了一道从钱塘门夕卜的石函桥至武林门的湖堤,扩大钱塘湖(即西湖)的蓄水量,以便干旱时灌溉农田,那时,钱塘湖比现在的西湖大一倍多,湖堤把钱塘湖一分为二,堤西为上湖(即今西湖),堤东为下湖(念已湮为市区)。尽量将水蓄于上湖,并设立水闸,调节水位,努力W1IE钱塘、盐官诸县的农田灌溉。堤戍之后,白居易特地立了一块名为(钱塘湖石函记)的石碑,详细记述了堤的功能,规定了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岸的办法。农民放水灌田,要经过市史批准,但是为简化手续,不适农时,呈文不必层层批转。这条湖堤的兴筑,不仅对人民的生活与农田灌溉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于美化西湖有重要影响。为了纪念白居易筑堤的功绩,人们把这条堤取名为"白堤"成为西湖胜景之一。
  白居易在杭期间,公余之暇,经常流连于炯娜多姿的西湖之畔,"行吟于气势磅臃的钱塘江滨。诗人对景拧怀,留下了许多清新隽永的诗词,使湖山脯,倍增光辉。他写的(寿堤湖上》一诗云:
  湖上春来如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绒头抽早稻,育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此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给人以心旷神恰的隽永回味。
  白居易三年任期届满,恋恋不舍地离开杭州。数年后,他在几千里之外,还深情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诸。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杭州人民自然不会忘记这位有功于地方的大诗人。当他离任时,人们扶老携幼,夹追送行,壶浆答食,说不尽的惜别之情。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当年白居易所筑的"白堤",如何今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真正的白堤是再也无处觅踪了。为了纪念白屠易,人们又把今天从断桥至西冷桥的这条"白沙堤',改名为"白公堤"简称白堤,并在孤山之麓建筑了白公词。解放后,白堤经过整修,成为著名的西湖风景点之一。今天的白堤,夹堤桃柳,绿荫成行,马路平直,花草如茵,一年四季,游人不绝。
  四、吴越国的西府
  909年,农民起义军的叛徒朱温废黜唐朝末代皇帝,改国号为"梁',,统治黄河流域,史称"后梁"。此后,北方军阀长期混战,在短短的五十年间,先后又出现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几个短暂的小王朝。而在南方以及山西等地,军阀乘机崛起,相继建立了十个割据政权。钱铬凄立的吴越国,便是十国之一。
  钱艇852一932年),杭州临安县人,盐贩出身,曾投靠地方上的旦团--"杭州八都",在石鉴镇将董昌手上当偏将,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升为都指挥使,在以后的军阀纷争中,池闪吞了其它地方割掘势力,于龙德三年(923年)正式接受后梁的册封,当上雄据两浙的吴越国王。
  吴越国地分十三州一军,定都杭州,加名西府,或称西都。这是杭州作为封建帝国之都的开始,在杭州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在吴越国统治时期,正如北来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所说:"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凤可谓盛矣。"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杭州已是经济繁荣、文化荟萃的"东南形胜第一州"了
  以前,钱塘江两岸大部分属两个行政区:如东汉六朝时期,西北岸吴吴郡,东南岩属会会稽郡。西北岸的中心在吴(今江苏苏州)。在这佯的区划体制下,杭州处浙西边隅,南面又在越州之下,地理位置了极是不利,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限制。成为钱建立的吴越国的都城以后,一跃而成为地占两浙十三州一军的吴越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这就使得杭州的发展条件发生重大的变化。
  吴越国正式建立有,钱为巩固统治地盘计,已对杭州旧城进行过两次扩建。第一次是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九月,"筑新卒硒,环包家山,了自秦望山而迎,凡五十里。皆穿林架险而版筑焉"。知寸处顺甫群山)瞧,林木茂密,阂无居民。所以,筑城墙还鳅穿砷险。经民工们三个月的辛勤劳动,于年底峻工。第二次是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钱率十三都兵土与民夫二十余万人,扩建罗城(即外廓)。
  (894-897年),盘踞在扬州的吴王杨行密曾企图井吞吴越国。事先,杨行密与一个名叫祖肩的和尚一起侦察了杭城的地形与守备。祖肩说:"杭州城甫北展,东西缩,形似腰鼓,十分难攻。"他们眼见城内军容严整,耳闻操练之声,便感叹他说:"钱氏防备甚严,末可图也。"结果,杨行密吞并吴越的企图只好作罢。
  吴越地处浙江与太湖流域,都城杭州更在钱塘江之滨,闻名世界的浙江潮虽使下游涌潮壮观,然而也给当地层民带来了灾难。早在秦汉时期,关于潮患的记载已见于史书,以后,潮水对两岸居民的危害一直得不到治理,从城南秦望山到今海宁约有十八堡的数十万亩田地,常常?悉成江面,民不堪命"。唐代杭州刺史崔彦曾,在城东南修筑过约五里长的沙河塘,由于规模较小,不能阻挡潮水的冲击。越建都杭州,潮患就成了直接威胁洽江屠民的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影响吴越国的财政收入和政局稳定的重大课题。公元910年,吴越国王钱蹑动民工在候潮门、通江门外一带兴建海塘堤。先在离江岸二丈九尺的范围内,取罗山之木,打桩六层,每层中间又实以装有石头的竹笼和泥土,.交错密排,堆成泥塘。泥塘之内,再加石堤,十分坚固。这条从六和塔到良山门的堤塘,由于民工的努力,只化了三个
  月就完工了。后人称这条海塘为"钱氏捍海塘',或"钱氏石塘"随后庐臣沙渐积,堤岸益固。所以《十国春秋》记载说,"钱塘富庶,由是盛于东南"。
  在兴筑海塘的国时,又凿平了钱塘江中的石滩(罗刹石),使江运畅通,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兴盛。"舟揖辐揍,望不见其首尾"。吴越国与日本、高丽等国均建立了贸易关系。候潮门外的樱木桥所用的樱木就是从日本运来的。吴越钱氏大力倡导佛教。在钱氏当权的八十年间,西湖西周兴建了灵峰寺。云栖寺、六通寺。昭庆寺等三百多个大小寺院。据《淳佑临安动载,东面塔庙之始于唐代,盛于钱氏,"日增月益,不可暖数"宝椒塔、六和塔,白塔以及雷峰塔等一百多座,也都建于这一时期。雄伟壮丽的六和塔,高寓耸立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它是吴越国高僧王延寿与通慧大师赞宁,受吴越王钱椒之命,于宋开宝三年(970年)兴建的。塔高九级五十余丈,撑空入云。塔顶装有明灯,对夜航在钱塘江上的船只具有导航作用。一千多年来,屡毁屡建。现存的七级六和塔,其塔身是甫来时期重修的原物。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缮时又加了八角形木廓外檐十三届,宽度向上递减,檐上明亮,檐下阻暗,游者仰观,更觉高大。每级塔心都有小室。小室外面是走廊,铺有螺旋形阶梯二百多级,可盘旋而上,抵达塔顶。登塔远眺,一派磕桅风光尽由眼底。1961年国务院确定六和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缮加固,使这座右塔焕然一新。秀丽挺拔的保椒塔,高高耸立在宝谷山上,它始建于五代。千年以来,保做塔屡毁屡建。现在的钢筋水泥塔身是1933年由民间集次重建的,中间实心,不能登临。塔高45.3米,玲拢修长,亭亭玉立,宛如一位静淑的美女,仁立在宝石山顶,俯瞰着秀丽的西子湖景色,成为西湖风景的一个突出标志。与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白蛇传》相联系的雷峰塔,也是吴越王钱椒时修建的。此塔于1924年倒坍。鲁迅先生当年写的《雷峰塔的倒掉》一文,即事立论,鞭挞了法海的横暴,表达了对女娘子的同情,表达了对;日社会黑暗统治必然灭亡的强烈信念。姻姻丑秀丽的白塔,座落在钱塘江边的闸口。它全用白石仿造木塔结构雕凿而成,是吴越国时别具风格的一座右塔。塔身九届,呈八角形;每层每面转角处,都凿有棱形的倚柱;中间有壶门。门环、钉眼,平座上有回栏禅头。整个塔形和谐美观。每层腰檐都有斗拱,塔壁四周都有精致的佛像雕刻,线条纤柔,形象逼真,为五代时期长江下游佛塔的代表。但因年久失修,不为世人注目,现在已有倒塌的危险。如能修缮加固,将为杭州景色增辉不少。 佛像,那时也很兴盛。保存至今的将台山和慈云岭上的摩崖龛像,造型完整,雕工优美,具有晚唐风格。石屋洞外的五百罗汉像,千姿百态,维妙维肖。烟霞洞正壁的三世佛、胁侍像、十六尊罗汉,千官塔乙雀明王等也都是吴越国的艺术珍品。
  五、北宋东南第一州
  北宋嘉拓二年(1057年),梅挚出任杭州知府,来仁宗赠诗示宠,称赞杭州是"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可见北来时期的杭州,已经成为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了。
  在北宋前期,杭州人口增加了。柳永(987-1053年)在《望海潮》词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主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据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九域志》载,彼时杭州人口已达二十万二千八百多户,超过了江宁(十二万七百十六户一、平江(十五万二十八百二十一户),成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城市经济也迅速发展。中唐以来,杭州逐渐成为江南丝织业的中心。至道元年(995年)北宁在杭州设置‘‘织务",专门管理与收购本州及附近州县的丝织品,每年收购绢达二十五万匹,占浙西七州三分之一强。《咸淳临安志》载,熙宁十年(1077年)杭州的夏税是:纳绢九万五千八百三十一匹,绸四干四百八十六匹,续五千二百三十四匹,绵五万四干两。崇宁年间l1021106年),宁徽宗曾命童贯置局于苏、杭,仅织绣工匠郎达干人,可知官营织丝作坊的规模之大。雕板印刷也屠全国首位。据王国维《两浙方刊本考》统计,"监本(即由子监官刻本)刊于杭者,殆盾太半,,。哲宗时,泉州商人徐戮在杭州刻印《夹注华严经》筹佛经,运往高丽等地销售,获利甚厚,后被地方官苏轶禁止。此外,酿酒、造船、制扇等手工业部很发达。苏轶《奏开西湖状》称,"‘天下酒官之盛,未有如杭都也,岁课二十余万络。"城市商业十分繁荣,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杭州的商税高达十七万三干八百余贯,超过江宁府(五万七千二百八十三贯)和广州南海郡(六万人千六百九十五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江河运输的发展与海外贸易的兴起。来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设立市舶司,杭州成为全国三大对外贸易港之一。"遣通四方,海外语国,物资丛居,行商往来,俗用不一"。在杭城近郊,江河码头,还形成了南场)匕关、安溪、西溪。范浦。江涨桥、汤村、临平等八个卫星市镇,成为杭州城市经济发展和物资交流不可缺少的补充。总之,五代至北宋前期,杭州已成为"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的大都会了。在这一时期,杭州人才辈出。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生活或唐住在杭州。生活在五代末季与北来初期的喻皓,是当时著名的建塔专家。他出生在一个木匠的家庭,从小酷爱木工手艺。至二十岁时,他不仅能造厅堂馆阁,享台楼搬,而且成为杭州技术出众的造塔巧匠。当时杭州还是吴越国都城,钱王曾命令官廷匠师在凤凰山麓的梵天寺内建造一座木塔。传说当塔建到二三层时,钱王登临察观,发现塔身摇晃,便责问匠顺。匠师们说:因为还没有布瓦,上面太轻了,所以容易援。,'不断,布好瓦后仍然晃动。匠师们冥思苦志找不到原因,只好暗中请教喻皓。喻皓对他们说:t‘只要每一层都辅上木板,用钉钉牢,使上下四方都结为一个整体。这样,人踏上去,压力就会均匀地分布到四周,塔身也就稳定了。"他们照着去做,塔身果然不摇了。从此,喻暗的才能,便名驰遗还。北来初,宋太宗把全国各地匠师召集到沪京(河南开封市),按天宫的形状,建造了一座高360尺的十三层木塔。喻暗也奉命进京,参加设计建造。池接受任务后,先去现场察看地形,发现京气候与江南不同,秋末冬初,常有猛烈的西北风,会影响木塔的寿命。因此,他大胆设计了一座向西北倾斜的木塔图。在施工中,他废寝志食地工作,常常亲自摸摸敲敲,一丝不苟地检查质量。经过他与工匠们的共同努力,一座t·巨丽精巧、近代所无,'的高层木塔终于在端拱二年(989年)建成,耸立在泞京的西北。喻皓这种因地制宜的科学态度与独运匠心的创造精神,受到人们的赞扬,当时就有人誉称他为"塔鲁班"。我国活字的发明者毕具,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一1048年)住在雕板印刷业十分发达的杭州。他深感刻板印刷有用料费、价格高、工时长的缺点,多次进行改革的尝试。据说有一天,他看见一群小孩用粘土做成骰子,放在火上烤干后拿出来玩,从中得到启发。认为核板上的字,也可以做成极子那,一个一个地用来排印。经过多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这种先进的活字印刷术。它的方法是:首先用胶泥做成小块,凉干后刻上汉字,用火烤硬,便制成活字。把书稿所需活字捡出占夕在一块洒有松香、蜡等铁板上,排成一板,围上铁框,然后加热压平,冷却后即成一板。涂上墨汁,即可一张一张地印刷。印完后,再放在火上烘烤,使粘合剂溶化,就可以拆下活字,下次再用。这种活字印刷的原理与今天的排字印刷差不多。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朝鲜。日本、欧洲、美洲等地,对世界的科学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北宋初期的伟大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出身在杭州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从小就踉父亲到过泉州、开封。金陵(今江苏南京)地,见多识广。二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他守丧三年,以后被任命为沐

西湖之水皎洁晶莹,宛若明镜明珠。四周吴山、宝石山南北环抱,若龙凤戏珠。民间传说,有一条玉龙、一只金凤从王母娘娘手中夺回明珠化为西湖,由自己朝夕守护。传说毕竟是人们神奇虚幻的想像,饱含着真善美的愿望。

古时由于文化知识的局限,千百年来很少有人去认真探寻西湖形成的秘密。直到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界有识之士才开始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西湖的形成。最早用地质学观点解释西湖成因者是日本地质学家石井八万次郎。1909年,他在东京《地质学杂志》中撰文称,西湖与日本的中禅寺湖相似,南山为古生代岩层的山坡,溪水北流,为西湖北山的火山岩堵塞而成。

1920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考察西湖,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湖,是钱塘江口一小湾,后来由于钱塘江夹带的砂土堵塞其湾口而成的假说。

西湖究竟怎样形成?经过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勘测研究,“泻湖”说流传最广。这一假说认为,至少距今两千多年前,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除个别山岭外全部淹没在海水之中。随着海水的冲刷,海湾四周的岩石逐渐变成泥沙沉积,使海湾变浅,钱塘江也带来泥沙,在入海口沉积。泥沙越积越多,最终将海水截断,内侧的海水就形成了一个湖。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泻湖”。起初,泻湖还随着潮水出没。后来,经过劳动人民多次筑海塘阻拦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像,秀美的西湖曾是惊涛拍岸的海湾,千百年前的“沧海变桑田”毕竟在千百年前,假说也尚未完全证实。近年来,有地质学家提出:确切地说,西湖不是一个典型的泻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关于西湖形成的详细机制、形成的确凿年代等,至今仍然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