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我国各地春节的风俗[与地理有关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39:59
注意,是[与地理有关的]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满族分“红、黄、蓝、白”等八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僳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赫哲族——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基诺族——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蒙古族——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它做“大年”。蒙古族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

民间节日风俗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地的节日风俗虽然差别不大,但是各个地方还是有着一定的特色和小异之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各地春节的风俗习惯,以供学习、探讨。

海南年俗:

在海南的乡下,春节来临的前几天是大卫生、大清洁的日子。俗称“采屋”(海南话),就是用传统特定的清扫工具来清扫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蛛网等脏物。“采屋”也不是便随“采”的,要挑选吉日才能“采”。而且按照规定,一把扫帚不可同时扫两间屋,也就是你家有几间屋便做几把大扫帚,一把扫帚也不可重复用两次,扫过就得扔,不可留着用,这很讲究。

“采屋”完后做年糕。其实,年糕一点都不好吃,特别是小孩子更不喜欢吃,只是这是约定成俗的习惯,过年一定要做的,年三十祭祖的时候也不可缺年糕,因此,即使不想吃也必须做,这是规定。

海南人在年三十的晚上都会吃围炉,围炉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盛宴,也是开始过年的标志。围炉的餐桌上,除了通常必备的白斩鸡、回锅肉之外,最具海南特色的一是氽汤,二是包饭。氽汤,一只泥炉中燃着荔枝炭,锅里的汤滚开之后,用筷子夹着切好的鱼肉、疏菜等生料往汤里氽,滚熟即食,沾上佐料,热腾腾香喷喷,斟酒配菜,边吃边加,甚是惬意。

大年初一多数海南人要吃斋菜。斋菜的特征是不食用以动物性原材料制成的食品,即使植物性原材料也要严格选择的。基本的品种有:腐竹、粉丝、黄花菜干、木耳、黄豆腐干、甜菜、水芹、芥菜、花生米、香菇、发菜等。

海口人大多信奉关帝(关羽,海口人指其为财神),随处可见关帝神位,甚至进入一些商场、酒店......首先撞入眼帘的也是关帝神位。海口人对所谓的关帝爷生日正月十二是非常重视的。在“香头”(祭奠活动的组织者)的组织下,抬着关帝神像在街上游行。舞狮的前面开路,中间是关帝神像,后面是一些提着彩绳的孩子。走到每一住户或工厂、店铺的门前便会停下来舞狮,然后请主人在两只对立的狮子下走过以保佑平安,再送给主人数条彩绳挂在门前,主人自然会奉送一些香火钱。

正月十五晚上是海口传统的换花节,换花节对海南人的作用就好像情人节对于西方国家,但是换花节比情人更为重要,很多海口人在换花节上找到满意的人生伴侣。海口人过换花节一般集中在万绿园、金牛岭公园和传统换花地点——府城。届时,万绿园和金牛岭公园内站满手捧鲜花的各色人等--如果你云府城,你会发现公共汽车比走路还慢,因为街道早已变成了花的海洋。

相关链接:

北京年俗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饭后会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过年时,街上所有店铺都停业休息,只有卖鞭炮的商店开着门。

上海年俗

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广州年俗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江苏年俗

江苏春节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江苏的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江苏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初一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山东年俗

大年初一零点开始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初一早上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胶东许多地方的女主人初一早上一起床,就要手持红烛,掀起炕席来照,然后再照屋里的每个角落,意为把邪气照散;孩子一起床就按长辈的吩咐,攀上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能长得快;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一年不会干旱。郓城等地的儿童初一起床后要一声不响,先去院子里抱住椿树,同时唱道:“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材料,我长长了穿衣裳。”邹城等地捣老鼠洞更有趣,初一早上,人们就用擀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瞎它。”鲁南地区初一这天,要给牲畜饺子吃,也有的用五谷杂粮喂牲口,喂饱后用扫帚在牲口身上扫,扫出什么粮来,就意味着什么粮丰收。

四川年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广西年俗

广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更有趣的是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陕西年俗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陕西人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福建年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湖北年俗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山西年俗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山西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湖南年俗

湖南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云南年俗

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大门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满族分“红、黄、蓝、白”等八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僳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赫哲族——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基诺族——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蒙古族——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它做“大年”。蒙古族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
在海南的乡下,春节来临的前几天是大卫生、大清洁的日子。俗称“采屋”(海南话),就是用传统特定的清扫工具来清扫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蛛网等脏物。“采屋”也不是便随“采”的,要挑选吉日才能“采”。而且按照规定,一把扫帚不可同时扫两间屋,也就是你家有几间屋便做几把大扫帚,一把扫帚也不可重复用两次,扫过就得扔,不可留着用,这很讲究。

“采屋”完后做年糕。其实,年糕一点都不好吃,特别是小孩子更不喜欢吃,只是这是约定成俗的习惯,过年一定要做的,年三十祭祖的时候也不可缺年糕,因此,即使不想吃也必须做,这是规定。

海南人在年三十的晚上都会吃围炉,围炉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盛宴,也是开始过年的标志。围炉的餐桌上,除了通常必备的白斩鸡、回锅肉之外,最具海南特色的一是氽汤,二是包饭。氽汤,一只泥炉中燃着荔枝炭,锅里的汤滚开之后,用筷子夹着切好的鱼肉、疏菜等生料往汤里氽,滚熟即食,沾上佐料,热腾腾香喷喷,斟酒配菜,边吃边加,甚是惬意。

大年初一多数海南人要吃斋菜。斋菜的特征是不食用以动物性原材料制成的食品,即使植物性原材料也要严格选择的。基本的品种有:腐竹、粉丝、黄花菜干、木耳、黄豆腐干、甜菜、水芹、芥菜、花生米、香菇、发菜等。

海口人大多信奉关帝(关羽,海口人指其为财神),随处可见关帝神位,甚至进入一些商场、酒店......首先撞入眼帘的也是关帝神位。海口人对所谓的关帝爷生日正月十二是非常重视的。在“香头”(祭奠活动的组织者)的组织下,抬着关帝神像在街上游行。舞狮的前面开路,中间是关帝神像,后面是一些提着彩绳的孩子。走到每一住户或工厂、店铺的门前便会停下来舞狮,然后请主人在两只对立的狮子下走过以保佑平安,再送给主人数条彩绳挂在门前,主人自然会奉送一些香火钱。

正月十五晚上是海口传统的换花节,换花节对海南人的作用就好像情人节对于西方国家,但是换花节比情人更为重要,很多海口人在换花节上找到满意的人生伴侣。海口人过换花节一般集中在万绿园、金牛岭公园和传统换花地点——府城。届时,万绿园和金牛岭公园内站满手捧鲜花的各色人等--如果你云府城,你会发现公共汽车比走路还慢,因为街道早已变成了花的海洋。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饭后会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过年时,街上所有店铺都停业休息,只有卖鞭炮的商店开着门。

上海年俗

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广州年俗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江苏年俗

江苏春节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江苏的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江苏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初一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山东年俗

大年初一零点开始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初一早上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胶东许多地方的女主人初一早上一起床,就要手持红烛,掀起炕席来照,然后再照屋里的每个角落,意为把邪气照散;孩子一起床就按长辈的吩咐,攀上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能长得快;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一年不会干旱。郓城等地的儿童初一起床后要一声不响,先去院子里抱住椿树,同时唱道:“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材料,我长长了穿衣裳。”邹城等地捣老鼠洞更有趣,初一早上,人们就用擀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瞎它。”鲁南地区初一这天,要给牲畜饺子吃,也有的用五谷杂粮喂牲口,喂饱后用扫帚在牲口身上扫,扫出什么粮来,就意味着什么粮丰收。

四川年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广西年俗

广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更有趣的是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陕西年俗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陕西人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

在海南的乡下,春节来临的前几天是大卫生、大清洁的日子。俗称“采屋”(海南话),就是用传统特定的清扫工具来清扫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蛛网等脏物。“采屋”也不是便随“采”的,要挑选吉日才能“采”。而且按照规定,一把扫帚不可同时扫两间屋,也就是你家有几间屋便做几把大扫帚,一把扫帚也不可重复用两次,扫过就得扔,不可留着用,这很讲究。

“采屋”完后做年糕。其实,年糕一点都不好吃,特别是小孩子更不喜欢吃,只是这是约定成俗的习惯,过年一定要做的,年三十祭祖的时候也不可缺年糕,因此,即使不想吃也必须做,这是规定。

海南人在年三十的晚上都会吃围炉,围炉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盛宴,也是开始过年的标志。围炉的餐桌上,除了通常必备的白斩鸡、回锅肉之外,最具海南特色的一是氽汤,二是包饭。氽汤,一只泥炉中燃着荔枝炭,锅里的汤滚开之后,用筷子夹着切好的鱼肉、疏菜等生料往汤里氽,滚熟即食,沾上佐料,热腾腾香喷喷,斟酒配菜,边吃边加,甚是惬意。

大年初一多数海南人要吃斋菜。斋菜的特征是不食用以动物性原材料制成的食品,即使植物性原材料也要严格选择的。基本的品种有:腐竹、粉丝、黄花菜干、木耳、黄豆腐干、甜菜、水芹、芥菜、花生米、香菇、发菜等。

海口人大多信奉关帝(关羽,海口人指其为财神),随处可见关帝神位,甚至进入一些商场、酒店......首先撞入眼帘的也是关帝神位。海口人对所谓的关帝爷生日正月十二是非常重视的。在“香头”(祭奠活动的组织者)的组织下,抬着关帝神像在街上游行。舞狮的前面开路,中间是关帝神像,后面是一些提着彩绳的孩子。走到每一住户或工厂、店铺的门前便会停下来舞狮,然后请主人在两只对立的狮子下走过以保佑平安,再送给主人数条彩绳挂在门前,主人自然会奉送一些香火钱。

正月十五晚上是海口传统的换花节,换花节对海南人的作用就好像情人节对于西方国家,但是换花节比情人更为重要,很多海口人在换花节上找到满意的人生伴侣。海口人过换花节一般集中在万绿园、金牛岭公园和传统换花地点——府城。届时,万绿园和金牛岭公园内站满手捧鲜花的各色人等--如果你云府城,你会发现公共汽车比走路还慢,因为街道早已变成了花的海洋。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饭后会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过年时,街上所有店铺都停业休息,只有卖鞭炮的商店开着门。

上海年俗

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广州年俗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江苏年俗

江苏春节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江苏的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江苏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初一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山东年俗

大年初一零点开始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初一早上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胶东许多地方的女主人初一早上一起床,就要手持红烛,掀起炕席来照,然后再照屋里的每个角落,意为把邪气照散;孩子一起床就按长辈的吩咐,攀上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能长得快;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一年不会干旱。郓城等地的儿童初一起床后要一声不响,先去院子里抱住椿树,同时唱道:“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材料,我长长了穿衣裳。”邹城等地捣老鼠洞更有趣,初一早上,人们就用擀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瞎它。”鲁南地区初一这天,要给牲畜饺子吃,也有的用五谷杂粮喂牲口,喂饱后用扫帚在牲口身上扫,扫出什么粮来,就意味着什么粮丰收。

四川年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广西年俗

广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更有趣的是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陕西年俗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陕西人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福建年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湖北年俗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山西年俗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山西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湖南年俗

湖南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云南年俗

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大门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陈海燕综合整理)

民间节日风俗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地的节日风俗虽然差别不大,但是各个地方还是有着一定的特色和小异之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各地春节的风俗习惯,以供学习、探讨。

海南年俗:

在海南的乡下,春节来临的前几天是大卫生、大清洁的日子。俗称“采屋”(海南话),就是用传统特定的清扫工具来清扫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蛛网等脏物。“采屋”也不是便随“采”的,要挑选吉日才能“采”。而且按照规定,一把扫帚不可同时扫两间屋,也就是你家有几间屋便做几把大扫帚,一把扫帚也不可重复用两次,扫过就得扔,不可留着用,这很讲究。

“采屋”完后做年糕。其实,年糕一点都不好吃,特别是小孩子更不喜欢吃,只是这是约定成俗的习惯,过年一定要做的,年三十祭祖的时候也不可缺年糕,因此,即使不想吃也必须做,这是规定。

海南人在年三十的晚上都会吃围炉,围炉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盛宴,也是开始过年的标志。围炉的餐桌上,除了通常必备的白斩鸡、回锅肉之外,最具海南特色的一是氽汤,二是包饭。氽汤,一只泥炉中燃着荔枝炭,锅里的汤滚开之后,用筷子夹着切好的鱼肉、疏菜等生料往汤里氽,滚熟即食,沾上佐料,热腾腾香喷喷,斟酒配菜,边吃边加,甚是惬意。

大年初一多数海南人要吃斋菜。斋菜的特征是不食用以动物性原材料制成的食品,即使植物性原材料也要严格选择的。基本的品种有:腐竹、粉丝、黄花菜干、木耳、黄豆腐干、甜菜、水芹、芥菜、花生米、香菇、发菜等。

海口人大多信奉关帝(关羽,海口人指其为财神),随处可见关帝神位,甚至进入一些商场、酒店......首先撞入眼帘的也是关帝神位。海口人对所谓的关帝爷生日正月十二是非常重视的。在“香头”(祭奠活动的组织者)的组织下,抬着关帝神像在街上游行。舞狮的前面开路,中间是关帝神像,后面是一些提着彩绳的孩子。走到每一住户或工厂、店铺的门前便会停下来舞狮,然后请主人在两只对立的狮子下走过以保佑平安,再送给主人数条彩绳挂在门前,主人自然会奉送一些香火钱。

正月十五晚上是海口传统的换花节,换花节对海南人的作用就好像情人节对于西方国家,但是换花节比情人更为重要,很多海口人在换花节上找到满意的人生伴侣。海口人过换花节一般集中在万绿园、金牛岭公园和传统换花地点——府城。届时,万绿园和金牛岭公园内站满手捧鲜花的各色人等--如果你云府城,你会发现公共汽车比走路还慢,因为街道早已变成了花的海洋。

相关链接:

北京年俗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饭后会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过年时,街上所有店铺都停业休息,只有卖鞭炮的商店开着门。

上海年俗

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广州年俗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江苏年俗

江苏春节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江苏的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江苏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初一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山东年俗

大年初一零点开始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初一早上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胶东许多地方的女主人初一早上一起床,就要手持红烛,掀起炕席来照,然后再照屋里的每个角落,意为把邪气照散;孩子一起床就按长辈的吩咐,攀上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能长得快;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一年不会干旱。郓城等地的儿童初一起床后要一声不响,先去院子里抱住椿树,同时唱道:“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材料,我长长了穿衣裳。”邹城等地捣老鼠洞更有趣,初一早上,人们就用擀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瞎它。”鲁南地区初一这天,要给牲畜饺子吃,也有的用五谷杂粮喂牲口,喂饱后用扫帚在牲口身上扫,扫出什么粮来,就意味着什么粮丰收。

四川年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广西年俗

广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更有趣的是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陕西年俗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陕西人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福建年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湖北年俗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山西年俗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山西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湖南年俗

湖南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云南年俗

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大门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陈海燕综合整理)

http://www.hkwb.net/html/2006/02/02/1106.html
很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