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和蕾妮斯梅:整形在东北的发展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4:13:58

一、几点成效:

1.工业生产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近些年来,东北工业在面对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和全国的差距并不很大。2002年和1995年相比,东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现价总产值增长了1.685倍,年均增长7.7。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现价总产值增长了1.909倍,年均增长9.7%,二者差距并不很大。

2.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些年来,东北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有工业的顺利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数量大幅度减少的同时,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反而有所上升。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1995年,东北三省共有国有工业企业9788家,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42.9亿元,占当时东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8%;到2002年,东北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只剩下4187家,比1995年减少了5601家,减少了57.2%,但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723.2亿元,相当于1995年的1.75倍,占东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0.4%,比1995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

从国有工业的内部结构来看,在4187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已有611家企业改造成为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有226家企业通过引进外资或港澳台资,形成了合资企业;有179家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成为了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有3088家。这部分企业,虽然企业数量较大,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73.8%,但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并不高,仅占32.2%。

3.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较快。近些年来,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快于其他行业。2002年,高技术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783.8亿元,相当于1995年的2.7倍,在东北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由1995年的5.1%提高到了8.2%,提高了3.1个百分点。

4.吸引境外投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到2002年末,东北三省共有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1647家,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690亿元,分别占东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4.8%和17.7%,和1995年相比,企业数增加了574家,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7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全国工业经济的状况相比,目前,在东北工业经济的发展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和明显:

1.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对缓慢。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大部分都是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起来的,多年来,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索取多,投入少,有一段时间,国有企业的折旧费都上缴国家。因此,相当一部分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和发展能力。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东北地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程度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率为63.4%,东北地区为61.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

分企业来看,目前,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更新水平较低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2002年,固定资产净值率低于60%的企业有3710家,约占东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3。其中,有1396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率低于40%,有942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率在40%—50%之间,有1372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率在50%—60%之间,分别占东北固定资产净值率低于60%的企业的37.6%、25.4%和37%。

2.债务包袱比较沉重。目前,在东北的工业企业中,有不少企业的债务包袱比较沉重,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在“拨改贷”以后,通过银行贷款进行了更新改造,从此背上了比较沉重的债务负担;也有一些企业是以银行贷款为主新建的,这类企业从建厂之日起,就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袱。

从总体上看,东北工业企业的债务负担比全国水平略高。2002年,东北工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9.4%,比全国工业58.7%的水平高0.7个百分点。

分企业看,2002年,东北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工业企业共有3463家,占东北工业企业的3l%,其中,有1260家企业已经资不抵债,占东北工业企业的11.3%;资产负债率在70%—80%之间的工业企业共有1238家,占东北工业企业的11.1%。

3.近4成的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问题比较突出。由于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目前,东北的很大一部分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单位资产产出率大大低于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从2002年的情况来看,单位“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1/2的企业共有4148家(其中,有3161家企业低于1/3)。在东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这部分企业的数量占37.1%,资产占31.6%,从业人员占27%,工业总产值仅占14.7%。

4.效益较好的企业比重不高。目前,东北工业的效益状况不容乐观。2002年,东北三省共有3346家企业发生亏损,占29.9%;有1228家企业的盈利为零,占11%有1580家企业的盈利在10万元以内,属微利企业,占14.1%;有1755家企业的盈利在10万—50万元之间,占15.7%;有823家企业的盈利在50万—100万元之间,占7.4%;盈利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只有2435家,占21.8%,其中,盈利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仅487家,占4.4%。

三、几点建议

近些年来,东北的工业发展虽然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但东北毕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不仅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同时,也具备以下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首先,部分行业的集中度较高,有利于发展相应的专业生产基地。目前,在部分行业中,东北工业在全国工业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有近1/10的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20%以上的份额,相对集中的行业分布,为把东北建成部分行业和产品的专业生产基地提供了基础条件。第二,自然资源丰富。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和农、林产品资源的产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东北发展特色工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人才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目前,东北地区拥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为东北工业的振兴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近些年来东北在国有企业改制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了大批的富余劳动力。庞大的待岗队伍的存在,使东北的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更加明显。第四,东北的地理位置优越。东北临海,拥有便利的出海口;同时,和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工业较发达的国家相邻,开展边贸和吸引外资的条件优越。在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出现一体化趋势的大环境下,这些条件对发展东北的工业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东北工业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要统筹规划和考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问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就东北工业论东北工业,一定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长远规划。

具体讲,一是要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规划放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当前,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如何把东北工业的发展,积极地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框架内,找准定位,充分发挥东北工业的优势,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二是要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北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东北的工业,国有经济比重很大,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今后,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就要求东北地区要加大国有企业改制的力度,要逐步加大市场的力量在东北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使东北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比较合理的工业经济结构。三是要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东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近些年来,进口装备和设备对工业的冲击很大,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给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一定的市场机会,比如,西部大开发中所需的大型成套设备,凡是国内能够生产且质量有保证的,就应该用经济的手段鼓励优先使用,甚至可以采用行政的手段适当控制进口产品的使用数量。

为了能够统筹规划,并落实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要加强对振兴东北工业的领导工作,可考虑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进行组织和协调。

(二)要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切实解决目前东北工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东北的工业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并长期在中央集权的模式下运转,在经济管理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国家政策的断层,已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东北工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立足于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国家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东北逐步重整雄风:一是国家要适当承担中央企业分离社会职能的改革成本。目前,东北的中直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企业社会职能的分离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二是国家要加大对东北国有企业破产的支持力度。近年来,东北的一些本应破产的国有企业,由于受银行债务、职工安置等问题的困扰,一直难以破产,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三是要支持东北逐步解决国有工业企业因政策性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逐步予以核销或核拨。四是要帮助东北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要扶持资源性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