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师父重重责罚的视频:洋酒和葡萄酒放置时间越长越好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15:03
应该怎样保存最合适?
存放在酒窖怎样?存放在家中怎么样?

葡萄酒并非存桶时间越长越好
民营经济报

高端酒大调查系列报道之五专家细说“陈年酿制酒问题”,称不排除有企业炒作概念

本报独家披露王朝“8年酿制酒”内幕的报道(详见2004年12月25日本报11版,标题为:《葡萄酒真能存放橡木桶8年吗?》)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记者在广州终端市场上采访采购年货的消费者时,一位张姓男青年说:“没想到葡萄酒三大巨头之一的王朝也造假。中国老百姓对葡萄酒了解不多,企业不能因此而欺骗我们啊。”葡萄酒放在橡木桶时间越长越好吗?这些带有专业性的葡萄酿酒问题,一般消费者是不会清楚的,但是,就有企业借机炒作,纷纷推出“××年酿制酒”,店员在促销时就说,我们的酒是放在橡木桶里七八年了,酒质好,所以要卖那么贵。

葡萄酒存桶多少年为宜?葡萄酒能否存桶8年而不变质?国内、外葡萄酒一般存桶多少年?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各路专家,请听他们细说。

李华:进橡木桶的酒不一定是好酒西北农大葡萄与葡萄酒学院院长、中国著名葡萄酿酒专家李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有的葡萄酒适合进(橡木)桶,有的不适合,这是没有一定的。有的好酒不一定进桶,有的不怎么样的酒进桶后经过发酵,酒会变得好一些。但是否进桶及存桶多少年,要根据酒质本身来定。总之,不能说我的酒放在(橡木)桶里时间越长越好。

韩志平:国产酒存桶不应过3年韩志平,甘肃苏武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家葡萄酒评委。韩志平在电话中解答记者的疑问时说,葡萄酒放在橡木桶里至少半年时间,长的达2-4年不等,如果酒质不行,放在桶里超过三四年就很难喝了。

至于在保证酒不会变质的情况下,到底存桶多少年为宜?韩志平认为,一是要看葡萄原料本身的品质,二是看葡萄品种,三是看酿酒师的风格。一般来说,原料越好,存桶时间就可以长些,反之则要短一些。好的葡萄单柠特别强,特别涩,这就要放进桶里充分发酵。另外,红葡萄酒存桶时间较白葡萄酒要长一些。同时,酿酒师的风格不同,存桶的时间也不尽相同。酿酒师不时地抽酒品尝,要根据自己的口感,来决定酒的出桶时间。

但韩志平肯定地对记者说,根据目前中国葡萄原料的品质来看,还不至于有一种葡萄酒非得存桶8年才可以出桶。如果想陈年时间长一些,还不如出桶后装进酒瓶进行瓶储,这样会成熟得更好,酒质也会更好。另外,任何企业都要考虑效益,橡木桶是很贵的,有限的,企业要不时用桶进行中转,为何要占用那么多的桶呢?

晁无疾:存桶一般不少于半年北京农学院教授、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秘书长晁无疾说,葡萄酒存桶时间没有一定,关键在于葡萄酒的酒质,酒质好的可以存桶时间长一些,酒质不好的,则存桶时间短一些。超长时间存桶会影响它的风味和口感。有的葡萄品种如赤霞珠,存桶时间可以长一些,有的品种则存桶时间要短一些。我国葡萄酒一般存桶2-3年以内,一般不少于半年。

梁白吉:法国葡萄酒存桶2-3年山西怡园酒庄一直高薪聘请法国知名酿酒师热拉尔·高林担纲酿酒师重任。记者致电怡园酒庄,高林刚好回了一趟法国。担任高林助理4年之久的梁白吉先生电话里接受了记者采访。

梁先生说,法国葡萄酒一般存桶时间也不过3年,有的2年就够了。放在桶里7、8年时间,听说是有,但是极少,一般是上等的庄园酒。从酿酒学的角度看,除非是单柠特别重的(葡萄酒)才需要在橡木桶里放置7、8年之久。国内葡萄树龄不长,一般一年多就够了。国外的相对时间要长一些,因为他们的葡萄树龄长一些。葡萄树龄长,根系就特别发达,深入土壤深处,可以吸收更多的矿物质,葡萄所含的单柠相对就丰富一些,从口感上就感觉涩一些,因此需要放进橡木桶进行较长时间的发酵,冲淡这种涩味。

孙腾飞:存桶时间太长酒质不会提升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科技研究中心经理,沙城长城葡萄酒庄的“庄主”孙腾飞对记者介绍说,国产葡萄酒一般存桶2年就够了,大部分都是存桶1年。存桶4、5年的很少听说。沙城长城葡萄酒庄的葡萄树龄达到了24年,可以算是中国最老的葡萄树了。我们的酒一般也只放在桶里2年。

孙腾飞特别强调说,企业经营是要讲成本的,再有钱的企业,也没必要占那么多的桶去存酒而不装瓶。因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放酒桶里时间长了,酒质并不会提升。原料是第一的,外来因素越少,酒质越好。

韩志平:有企业炒作概念韩志平还针对王朝的“8年酿制酒”说:“我去过王朝酒厂,王朝现在橡木桶的容量不过500多吨,每年生产各类酒2万多吨,不可能让大量的酒存桶超过8年。用陈年酒勾兑后,再进桶存储,反复进出,累计超过8年还差不多。或者,用少量甚至一滴的8年酿制酒与新酒进行勾兑,号称8年酿制酒也有可能。”韩志平称,目前中国酒法不健全,企业可以将酒的年份乱标而不犯法。因为目前中国还没有仪器可以检测出来。于是企业就炒作出许多概念来欺骗消费者。国外对这一块控得很严,由专家组对企业的酒进行品尝把关,企业不可钻什么空子。中国目前虽有酒标上年份酒在每瓶中含量不低于30%的规定,但没有人去检测,也没有人去监管。新国标出台后,这种现象可能会少一点。

同样,洋酒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