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星宿刷新地点:我想问问,从匈奴的出现,到匈奴西迁,又到匈奴彻底消失,总共有多长时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4:06:32
匈奴和汉朝的对峙很早就开始了,换句话说,其实匈奴先出现,汉朝随后在出现.在这个方面都很麻烦!希望有个确切的答案!谢谢!

匈奴

  - 释名:又称“胡”
  - 源流:中原以北游牧古代民族
  - 荤粥 [黄帝时期]
  - 鬼方、猃狁等 [商周时期]
  - ……
  - 人种:欧罗巴种或蒙古利亚种
  - 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或蒙古语族,或印欧语系
  - 大事记:
  - 战国中后期,形成统一政权,首领称单于
  - 前209年,冒顿射杀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匈奴进入全盛时期
  - 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从此漠南无王庭”
  - 前60年,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降汉为藩臣,郅支单于率众西迁中亚,漠北空虚,一种观点认为欧洲的匈人(Huns)即为这支西迁的匈奴后裔
  - 48年,右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单于,仍以呼韩邪为号,率部南移归汉,东汉封其为南单于,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 89年,汉与南匈奴合击北匈奴,91年北单于率部分部众西迁,北匈奴政权瓦解。漠北被鲜卑占据,东部匈奴十余万众不久自号鲜卑,成为鲜卑族一部分
  - 202年及以后,曹操逼降南匈奴末代单于呼厨泉,对南匈奴采取分而治之和限定居住政策,南匈奴作为整体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 后期的几只部落:
  - 屠各(休屠各),汉代匈奴休屠王后裔。刘渊建立汉-前赵政权(304-329)
  - 卢水胡,或认为不属匈奴而自成一族。沮渠蒙逊建北凉政权(397-439,灭于北魏),沮渠无讳重建(442-460,灭于柔然)
  - 铁弗匈奴,“胡(匈奴)父鲜卑母”。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夏政权(407-431,灭于吐谷浑)

自古以来在蒙古高原,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北方各游牧民族的大舞台。据考古发现,远在旧新石器时代,那里就有居民活动的痕迹。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黄帝北逐荤粥”的记载,“荤粥”又名“山戎”、“俨狁”等,春秋末期,分布在蒙古高原的各个游牧部落开始以“俨狁”位中心,逐渐聚集,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自战国起始称匈奴。关于匈奴的起源也有古人们认为他们也是炎黄子孙,是自唐舜至殷商就被驱赶的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后裔。此外匈奴的起源还有突厥说,蒙古等说法。

公元前300年左右,匈奴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匈奴氏族和部落的游牧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于保卫自身财产和掠夺他人财产的原因,战争成了匈奴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从小开始接受军事训练,在大大小小的部落间战斗中积累着日后丰富的战争经验。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大约在公元前200至300年间,匈奴部落出于战争的考虑已经结成了部落联盟,其首领头曼成为匈奴历史上第一个单于。之后头曼之子冒顿射杀其父,并“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自立为单于。冒顿是一个杰出的有才能的首领,匈奴在他的领导下,不但更加扩张了领土及财富,他还在匈奴中建立一套从什长到左右贤王的完整的统治体系。

匈奴与中原的大规模战争接触发生在秦朝,秦始皇为了抗击匈奴,于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次年,又夺取了匈奴控制的高厥、阴山、北假等地。当时的匈奴单于还是头曼,头曼迫于秦朝大军的压力,不得不放弃河套及头曼城,北退700余里。

楚汉亡秦时,中原大乱,匈奴趁机又越过长城,占据阴山地区,当时的汉王朝无力反击,刘邦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就是用又嫁女儿又岁贡的方式换取了汉匈关系的短暂缓和。但在汉文帝手里,匈奴14万骑兵还是打到了长安附近,引起朝野一片震惊。

汉帝国经过文景之治后,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备战,终于在汉武帝的手里开始征讨匈奴。从公元前129年开始,汉朝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的统领下开始反击匈奴,在数次的汉匈大战中,双方均有较大程度的伤亡,在这些战争之后,匈奴丢失了阴山等地,退居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

汉朝在这些战争中损失也很大,加之财政吃紧,汉朝在此之后的匈奴问题上采取的多是防御措施,如屯兵驻防,修筑长城等。公元前103年,汉匈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这次匈奴歼灭汉将赵破虏军2万人,公元前100年,匈奴扣押汉朝使者苏武,汉匈关系再度恶化。

之后汉武帝曾派大将李广(1)征讨匈奴,双方互有胜负,损失都很惨重。随后匈奴单于致书汉朝求和,汉武帝也诏示天下休兵养民,从而结束了数十年的汉匈战争。其时与后世的文人们曾对这一时期的战争以及苏武牧羊的事迹做过很多文学上的描写,给中华文化留下了灿烂的一篇。

公元前57年,匈奴部落发生了五单于争立的分裂,内部大乱,匈奴部落中的呼韩邪单于稽候珊获得了胜利。但随后其兄又发生叛乱,并将其逐出单于庭。稽候珊为了重新夺回统治权决定归附汉朝,武帝接受了他的归顺,并帮助其重新坐上了匈奴单于的位置。其后,稽候珊迎娶汉朝女子王昭君,汉匈关系似乎已见破冰之势。

东汉初期,匈奴势力再度强盛,他们一面和新近崛起的鲜卑族进犯中原,一面支持中原地方割据势力以分裂东汉王朝。但公元46年,匈奴内部因为争夺单于继承权发生内,稽候珊之孙日逐王比向汉朝求援,以期得到支持,在得到汉朝的支持后,日逐王比于公元48年称呼韩邪单于,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两部。南匈奴归附于汉,移居塞内,北匈

奴则继续留在漠北。

公元89年,东汉军队与南匈奴联手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西北部),单于遁逃,降众20余万。91年,东汉军队再次大破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损失惨重,北单于率余众逃往乌孙,开始了其漫长的民族迁徙。

由于匈奴的分裂,南北两支分道扬镳,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历史道路。我们先说南匈奴,公元50年,汉王朝帮助日逐王比在五原(今包头市)设立单于庭,之后迁至云中郡(今内蒙托克托县),再迁至美稷县(今准格尔旗一带)。因为南匈奴的不断搬迁,又经常与汉人杂居和交往密切,所以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后三国时期,曹操对南匈奴采取分散内迁的政策,将其分为五部,居于现山西各地。后世又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融合,南匈奴最终彻底被汉族同化了。

北匈奴的历史无疑要戏剧化与浓重的多了,它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北匈奴为东汉所破后,留在漠北的10余万人加入了鲜卑族,最后也在民族同化的潮流中被汉族同化掉了。但北单于的余部却开始了历时200余年的漫长西迁,这200多年里,他们途径西域诸国以及中亚地区,但一直没有找到落脚的家园。

公元3世纪中叶,匈奴人开始出现在西方世界的视野中。而伴随着他们一起出场的便是一场征服与掠夺的战争。公元350年左右,匈奴灭突厥强国阿兰,阿兰国余众全部臣服于匈奴。

公元374年,匈奴侵犯东哥特,并大败东哥特人于其国土,东哥特国王赫曼瑞克自杀,民众部分投降匈奴,余众逃往西哥特。

在灭掉东哥特之后,匈奴大军继续西进,与西哥特军队在德涅斯特河展开大战,大败西哥特军队。将西哥特数十万大军逼往罗马帝国境内。非常戏剧化的是,匈奴人的这一战果,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终结。正是这些战败的西哥特军队,在公元378年大败罗马帝国,动摇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根基。随后又在公元410年攻陷罗马城,将罗马洗劫一空。

公元435年,匈奴首领阿提拉杀死共同掌权的兄弟而独揽大权。在对南俄罗斯和波斯帝国发动一系列的袭击后,匈奴人开始入侵东西罗马。公元441年,匈奴向拜占庭宣战;447年,匈奴大军大破罗马守,血洗色雷斯城,并于次年杀至君士坦丁堡城下。东罗马皇帝被迫缴纳大量战争赔款和割让多瑙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之后才让匈奴人得意的离去。

公元450年,匈奴人又转战西罗马帝国,并洗劫了现法国北部的大片村庄,在与西罗马军队在查隆丕尼的大决战中,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终于被打败,阿提拉带领战败的军队转而入侵意大利,在意大利的战斗中,尽管罗马人遭受了极大损失,同时匈奴人也显得疲惫不堪。在不断增加的战争减员以及疲劳和疾病的情况下,阿提拉与罗马教皇圣里奥一世议和,撤出意大利。

公元453年,阿提拉病逝。匈奴内乱开始,同时异族奴隶纷纷起义,不同派系的贵族之间也为了争权夺利而激战不休,匈奴帝国终于因为汪达尔部落的入侵而灭亡,从历史的长河里永远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