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磨砂玻璃:“他人即地狱”是什么意思?高人指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18:45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非常麻烦啊。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源于海德格尔,但萨特特别强调了“自由”的因素。

海德格尔提出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不是什么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是“人在世存在”,就是说,人首先是世界上的一个存在者。那么,人是怎样一种存在者呢?海德格尔说,人都是孤独存在的;海德格尔特地用“畏死”来说明:我们在畏惧死亡的时候就会深切的体会到,我们的存在都是自己的事,谁也替代不了。在这个意义上,人人都是“自由”的。

从这里,萨特接着说,人如何存在就应该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即人首先存在于世界之上,然后人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就决定了人的本质,所以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

这样说来,人的本质就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或者说就应该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但萨特认为,我们在现实中常常身不由己,这个阻碍就是“他人”的目光。“他人”的目光是可怕的,它肆无忌惮的干预我的选择,使我在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甚至被迫做出我本不希望的选择(我想你联系一下生活经验应该深有同感的吧)。萨特的戏剧《间隔》里的男主人公就处于这样的境域中,因此在全剧结尾处发出感慨:“他人就是地狱!”

最后补充一点,海德格尔和萨特所说的“自由”,其感情色彩都不是那么乐观。我们自由,不是因为我们希望自由,而是我们生来就不得不自由的存在(比如人人都要死,根本没有另一个人能管得了),所以萨特说:“人被迫自由。”海德格尔说得更彻底:人不自由的时候感到不满,人自由的时候感到恐慌。所以海德格尔指出,我们常常以“别人都这么做”这样的想法逃避自由。但海德格尔和萨特都强调,自由的存在才是本真的存在,与其非本真、不自由的、浑浑噩噩的存在,不如本真、自由、明明白白的存在,所以萨特一生都在呼吁“自由”,反抗阻碍“自由”的“地狱”。

这是萨特一篇短篇小说里的一句话。

小说名字是《间隔》,说的是罪恶的人死后会下入地狱,刚来的人都很害怕,猜想会有什么样可怕惩罚迎接他们,没想到所谓的地狱生活只是住在指定的屋子里罢了,只不过,要和与自己最合不来的人住在一起。故事就在这样三个鬼魂间展开了,他们被分配在同一间斗室,闹得十分不愉快。可是房门打不开,不能拂袖而去;他们又想寻死,死掉一个就少了一重矛盾,可自己本身就是鬼魂,不能再死;鬼魂不用排泄不用送饭,于是永远不会有第四个人进入他们的生活,只有他们三个,面面相觑……

于是三个灵魂恍然大悟:“他人即地狱!”这样无休止的生活是比上刀山下油锅更可怕的惩罚,是真正的地狱的生活。

  首先,“他人即地狱”这句话不是来自宗教意义上的,而是一个著名的哲学论断。来自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一部戏剧中,名叫《禁闭》(也译做《间隔》)。
  不过至今关于这个论断,至今没有标准解释,即便是萨特生前多次说很多个解释,其实都是误解了他的愿意。
  在萨特的《禁闭》中,讲三个罪恶的鬼魂,被狱卒放到一个禁闭的屋子中。屋子没有镜子,没有任何可以看清自己的物品,每个想要看清自己的人只能依靠另外两位。然而,三个人彼此各有心事和各自的罪恶,有懦弱的、同性恋的、色情狂的,想要从别人身上看到真实的自己,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想表现的自己,都是不可得的, 他们相互扯皮、对抗,争闹,无休无止,因为谁也无法离开,谁也无法死去,谁也无法获得更多的……彼此折磨不休。
  由此可见,对这三个魂灵来说,别人就是自己的地狱。

  如果从宗教角度来说,这个好像是佛教说的“八苦”中的一苦。所谓八苦,是佛教将人类所有的苦分成八类: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生老病死,四种苦是我们常见已知道的;爱别离,是相爱人分离;求不得,是你所希望的却无法获得,所以痛苦;五取蕴苦是所有苦痛纠缠一起的苦。而“他人即是地狱”这个剧所表现的,则是“怨憎会苦”——相互讨厌的人被强迫低聚集一起,无法各自解脱。
  现实中,工作的同事、活动的团体甚至婚姻家庭中,常常会体验到这种苦,怨恨的人却要结成团体去做事,那种心理,绝对会产生“他人即地狱”的即视感。

照萨特后来的解释说,有两层意思。
一·与他人关系恶化时,他人即地狱
二·一个人的判断太依赖别人时,他人即地狱(即一个人丧失自我主观意识,处于被环境的支配下,这个人即沦为“他人”)
出自《间隔》

就是说
人际关系是一个很难处理的事情。如果
处理不好的话,那么对于你来说就已是人间地狱一般的折磨了,这是一个很难懂的句子。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