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拆民房是什么罪:抽动证怎麽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7:21:55

抽动症,也称抽动障碍。是一组主要发病于6-12岁的儿童期,表现为运动肌肉和发声肌肉抽动的疾病,一般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以及抽动-秽语综合征三种类型。学龄儿童约有5%-16%患有此症。
本症的发病与遗传有关;神经生化学研究提示与多巴胺过度释放或多巴胺D2受体超敏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亢进有关;与家庭气氛压抑、刻板、严厉、挑剔、要求过高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与产伤、早产、感染头部受伤也有关。
本症主要类型有:1、短暂性抽动障碍,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症状,症状大多首发于头面部,如眨眼、挤眉、皱鼻、耸肩、歪嘴、咬唇、张口、转肩或斜肩。也可见多部位复杂运动抽动症状,如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少数表现为简单的发声抽动症状,如清嗓、吼叫等。此类预后较好,大多可自行缓解或消失。较轻者仅采用心理治疗,一般不用药物治疗。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抽动;少数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发声抽动,但一般不会同时存在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与短暂性抽动障碍不同的是,抽动部位除头面、颈肩部肌群外,还常发生于肢体或躯干肌群,症状形式一般持久不变,症状可持续存在,也可间歇发作。运动或发声抽动可交替出现,如首发于一侧面部的歪扭和踢腿,症状消退后继之以清嗓声或轻微吸吮声等。这种类型病程迁延,往往超过1年以上,但对生活、学习、社会功能影响不大。3、抽动-秽语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随病程进展,抽动部位逐渐增多,可累及肩部、颈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约有三分之一出现秽语症或亵渎行为。运动抽动症状呈逐渐加重趋势,可出现多种复杂的、奇特的复合性运动抽动,表现为冲动性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踢脚、下蹲、弯膝、走路旋转或舞蹈样等动作。发声抽动除了可存在吼叫、嗤鼻、喘气、犬吠声等症状之外,还存在重复语言、模仿语言、骂脏话等症状。这种类型病程迁延,对生活、学习、社会功能影响很大。本症患者常伴有情绪障碍、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社会适应困难等。
抽动症状是不随意的、突发的、快速的、重复和非节律性的。在短时间内可以控制,却不能较长时间控制症状的发生。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过分关注或躯体疾病影响时发作频繁,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本症可合并存在情绪不稳、破坏攻击行为、睡眠障碍、幻觉、被动体验等症状。亦可同时存在强迫性格和强迫症状,50%-60%的患者合并有多动症。
本症心理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调整家庭系统,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特点,消除人际环境中可能对症状的产生或发展的不良因素,减轻继发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此外,还可以应用药物(如氟哌啶醇、泰必利、利培酮、舍曲林等)治疗。切记不要对此类孩子进行打骂训斥,否则会加重本病。请带您的孩子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早期干预,以防发生其他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