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大麻球做法:老年人晚上睡前喝水能预防什么疾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0:32

老人别忘睡前喝杯水

  很多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尿频的老人,害怕夜尿太多,都养成了睡前少喝水甚至不喝水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对健康是很不利的。睡前不喝水,可能会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以致产生血凝现象。医学专家在分析心脏病及脑部疾病等老年人的重要死亡原因时发现,一天当中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段,心肌梗塞通常是在起床后的两三个小时之内,脑梗塞则是在天亮快起床前或刚刚起床后的时间。而这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均为血液浓度太高,引起血栓,将血管堵塞所致。

  老人在睡前适量饮水有下列好处:

  1、防治冠心病:冠心病病人由于出汗、夜尿增多、进水量过少等原因可使血液粘稠度高、血液循环阻力变大,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绞痛。早晨由于生理性血压升高、动脉内的斑块易松动脱落、血小板活性增高等原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若能在每晚睡前及晨间各饮一杯(250ml)温开水,可使血黏度大大降低,流速加快,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2、防治缺血性中风:缺血性脑梗塞所致的中风占急性脑血管病的半数以上,尤以老年人为多,且常发生于夜间。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减慢,血液变稠,极易发生缺血性脑梗塞。不常饮水及夜尿增多的老人若能在睡前及半夜各饮一杯开水,可降低血黏度,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或减少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老年人每日足量饮水有利于健康,但必须以心、肝、肾正常及泌尿系统无排尿障碍为前提。若上述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则应按医嘱合理饮水。睡前饮水应注意饮用易被人体吸收的清水,很多老年人习惯喝茶,其实茶有利尿作用,反而会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反效果,不适合在睡前饮用。此外,老人最好是在床头放一杯水,每次上完厕所后就补充水分。不仅是睡觉前,在沐浴前最好也喝一杯水,因沐浴容易流失水分,以免体内因长时间沐浴缺乏水分造成意外。
  =========================================
  睡前喝水防治心绞痛

  老李每天到公园晨练后再上班。几个月前他到门诊找我说:在公园活动时,常感胸闷憋气。我给他做了24小时心电监测,显示心肌缺血,用了抗心绞痛药无帮助。我了解到,老李因怕夜尿多,晚饭后不敢喝水,他因夜间缺水,血液浓缩,致循环阻力增大,引起心肌缺血。我建议他后半夜小便后饮白开水200毫升。

  一个月后,他来院复诊,说后半夜饮水后,晨练时没有心绞痛了。但如果一夜睡到天亮,晨练时仍会发病。我又建议他晚上临睡前喝1杯牛奶或水。以后,他晨练时心绞痛基本上没有发生。

  老年人由于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排尿带出的水分增多,或是夏天出汗过多等,都可能导致体内缺水。缺水与冠心病发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多在睡眠中或早晨发生,除了夜晚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使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外,还由于经过一夜的呼吸、出汗、排尿,丧失了大量的水分,使血液浓缩,血流减少,冠状动脉管腔相对狭窄,或血液经过浓缩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出现急性供血不足或局部心肌坏死。

  老年人的感受器官功能下降,体内缺水而自己不知。因此,老年人要定时定量地饮水,尤其睡前适量喝水,可减少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
  ======================================
  睡前喝水防血液粘稠

  一般来说,清晨是老年人发生中风最危险的时段。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呼吸、出汗和排尿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有450毫升。如果吃过晚饭后到翌日起床,其间都不喝水,血液中的水分不足使血液浓缩,很容易会产生血液凝集的现象,血液浓度太高、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将血管堵住,发生脑梗塞。特别平日尿频的老人,养成了睡前尽量不喝水的习惯,更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会增加引起脑梗塞的危险性,更要小心。

  为了预防脑梗塞,老年人睡前必须补充水分,饮用较易被人体吸收的饮料或清水。要注意茶水不适合在睡前饮用,因为茶有利尿作用,喝后反而会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相反效果。

  睡前少喝是正确饮水的原则,因为睡前喝太多的水,半夜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老年人喝水别一次喝得太多,因为老年人的脏器已逐渐衰老,多喝水会加重脏器负担,反而有害健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等疾病的老年人最好在床头放一杯水,每次上完厕所后及时适量补充水分来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的正常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