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治安下降:深刻分析中国落后的农村面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00:48
中国固然有许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那里的人过着富足的生活。然而在中国的好多农村,农民依然过着艰辛的生活,他们甚至会被饿死,冻死,这难道不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吗?

--------------------------------------------------------------------------------

  中国农村社会各群体分析

  --------------------------------------------------------------------------------

  占总人口70%、绝对数达9亿之众的中国农民,尽管在时下仍然统称为“农民”,但是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激荡,如今早已不是人民公社时的铁板一块,而是逐渐分化成若干个形态各异的群体。如果以他们所从事的产业特点为基础,以各自所占有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分类标准,则可以把当代中国农民大体上分为知识拥有者、农村管理者、非农产业者、现代农业者、传统农业者、生活贫困者等六个群体。下面试对各群体作以粗略的分析。
  一、知识拥有者群体
  从整体上讲,农民相对其他阶层而言,并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生产者,他们历来主要是靠体力而非脑力获取生活来源,特别是那些传统型的农民尤其如此。而且,由于整个农民阶层受教育的程度不是很高,我国现有的文盲或半文盲主要在农村,农民中也基本上没有高级知识分子,因而对于农民来说,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是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
  但是,整体上文化的欠缺,并不等于农民中就绝对没有知识的拥有者,也不等于农民中就绝对没有思想者。实际上,仔细审视一下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就会发现其中仍然隐藏着一些真正有知识、有思想的人,只是由于人数的稀少而被群体所遮蔽。从中国历史上看,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家都出自于农村,说明农民中确实藏龙卧虎,农村仍然具有产生思想者深厚的土壤。到了近代和现代,由于城市大规模地崛起,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智力投入,农民中有知识的人渐渐聚集到城市,农村却由于知识的日益稀薄而相对衰落了。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农家子弟,可以说是农民中知识分子的代表,虽然他们大多数人大学毕业后,并不回农村当农民,但是由于文化渊源和家庭背景等原因,这些人即使生活在城市,也仍然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精神上仍然和农民息息相通。而且,这些漂移到城市的农村知识青年,往往以自己拥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有意无意地参与或干预农村社会的各类事务,例如办学、修路或上项目等,并且通过传播观念、信息或技术,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他们虽然走出了农村,却仍然可以看着是农民这个阶层的一部分,只是身份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农民中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那些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他们是农民中知识拥有者群体的主体。另外,那些具有半农民身份的乡村教师、医生和民间文艺工作者,退休后居住在农村的老干部和老工人,大致上也都可以算到其中。尽管他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还有距离,但是相对于其他农民来说,他们已经是很有知识的人了,实际上他们在农村确实往往以知识分子面目出现。
  农民中的知识拥有者群体,由于一般都受过相对良好的教育,因而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可以算着农民阶层中产生的精华,代表着农民能够达到的精神高度。但是,这一部分人数量十分少,估计不超过整个农民阶层的5%。而且拥有最大知识资源的那一部分人-大学毕业生,只是有农村生活经历和农民家庭背景,并不具有真正的农民身份,他们虽然以自己拥有的社会地位和话语便利,常常为农民的利益鼓与呼,但是并不直接参与农村生产,只能算着农民的代言人和同情者。那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知识青年,虽然是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潜在的智力资源,但是这些人往往不会甘心永远留在农村,而总是想方设法离开故土到城市去,认为只有在外面的世界干一番事业,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而这些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和那些通过高考抢先一步流向城市的青年一样,一直处于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的态势,并不愿意和土地厮守终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村的智力资源永远处于紧张和稀薄状态,可以想象即使普及了高中教育甚至大学教育,也会因为“人口流动高位移规律”的作用,而难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和知识支持,这也正是农村社会之所以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管理者群体
  农村管理者群体既有乡镇干部也有村组干部。虽然乡镇干部从身份上属于国家公务员,但是由于他们的工作面向农村、农民和农业,而且不少人的家就在农村,因而把他们划归农民虽不准确却无大错,应该说他们和通过高考走出农村的人一样,是一群身份特殊的农民。村组干部都是地道的农民,但是又不是一般的农民,可以说兼有干部和农民的双重角色。这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在现阶段的农村应该是属于最高的,人数估计占农民总数的2%左右。虽然人数极少,却是农村社会举足轻重的人。
  农村管理者群体掌握着农村的政治资源,是国家权威在农村的具体体现者。从职能上看他们是农民的领路人,应该和农民心心相印,也应该代表农民的真正利益,但是由于近年来农民负担日渐沉重,结果两者之间不仅没有完全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反而因为常常发生激烈的冲突而关系十分紧张。在我国,乡镇政府属于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上边无论有什么样的政策和规定,都要通过乡镇政府贯彻下去,因而乡镇干部便常常处于上下夹击之中,工作环境很不宽松。大多数乡镇干部都不安心在农村工作,而总是想方设法调离乡镇,或者只是把在乡镇任职,作为向高一级党政机关岗位升迁的跳板。和乡镇干部相比,村干部在时下的处境更为尴尬,夹在政府和农民之间左右为难,报酬又十分低,只能勉强行使管理者的权力,农民也并不完全对他们满意,甚至有时还产生很强烈的敌意。而所谓组干部-也就是以前的生产队干部,甚至还没有被列入正式村干部名单,但是他们却确实在农村社会存在着,在边远贫困地区,他们一年的报酬往往只是几百斤粮食。除少数城郊型的村报酬比较优厚,人们都抢着当村干部以外,大多数村都存在着选不出素质最强的人当村干部的现实问题。
  应该注意的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乡村财政危机,基本上都转化为农民和管理者之间的政治危机,致使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紧张,应有的正常关系一时难以重建。而作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一个重要方面的村民自治制度,也因为传统的重负和农民自身的不足,仍然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由于存在着这一系列深刻的矛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农村管理者群体的处境仍然不会宽松,现有的诸多矛盾还有可能进一步激化。要避免和减少管理者阶层与农民发生碰撞,只有千方百计地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对于税赋的承受力,舍此没有别的路可走。
  三、非农产业者群体
  这一个群体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应运而生的一个群体,包括个体户、包工头和私营企业主,以及长期在乡镇企业或城市企业打工,并且家庭已经有了一定积累的人。人民公社时期也有很少一部分农民,在极左政策的高压下,偷偷摸摸地做一些小生意,但是这样的行为在那时被称为“投机倒把”,这一部分农民在当时也成了被批判的对像,命运和“四类分子”差不多。现在这一个群体在农民中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社会受人注目的一批人,估计占农民总数的15-20%左右,社会地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非农产业者群体的基本特点是:常年主要从事非农产业,而把农业作为副业,或者完全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属于从土地上抢先转移或正在转移的一批人。相对于其他农民来说,这一批人头脑比较灵活,观念转变快,善于经商和理财,由于从事着收益相对较高的二三产业,因而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是农民中普遍比较富裕的一个群体,相当多的人生活水平已经进入了小康。农村中最有钱的人就在这个群体之中,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人也在这个群体之中,他们不光占有农村社会中较多的经济资源,也因为具备较大的物质力量,而直接或间接占有着一定的政治资源,成为当今农民中整体实力最强的一批人。他们大多数虽然户籍在农村,但是也有不少在城市里购买了住房,或者早已居住在城市,并且通过各种渠道给孩子搞到了城市户口,因而正在和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拉开距离。他们中也有许多人实际上已经迁移了户口,彻底割断了和土地的联系,可以说身份已经不再是农民了。还有一批人对是否迁移户口持观望态度,究竟是否迁移视能否在城市真正站住脚而定,决定性的因素取决于家庭的整体经济实力。
  应该说,当代中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因为实践已经反复地证明,单纯地依靠农业不仅不能使农民致富,反而会使“三农”问题更加复杂而难以彻底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农产业者群体是农民中最有前途的一批人,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迟早将脱离农村而融入到市民中。
  四、现代农业者群体
  指经过产业调整、面向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农产品的那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占有着耕作条件较好的土地,一般地处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与市场联系紧密的城郊或公路沿线,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便利条件。他们或种植蔬菜、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或从事以养猪、养牛、养羊为主畜牧业,总之,什么能卖钱就搞什么,种粮食的传统已经逐渐被他们抛弃了。
  相对于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这一部分人已经改变了小农经济的观念,能够迅速地接受现代农业技术,所从事的种植、养殖业已经相当地高科技化,属于最先创市场的一批农民,并且初步尝到了农业现代化的甜头。从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特征来看,这一部分农民已经不再主要靠体力来生产,而是越来越依靠脑力了;不再随着季节变化来生产,而是进行进行着反季节生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越来越接近农业工人了。他们最关心的是产品品种、技术含量和市场行情等,甚至也隐约意识到加入WTO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这一批人的文化、科技素质相对也比较高一些,并且也深深地认识到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的重要性,因而一般都比较重视学习和培训,舍得进行知识和智力的投资,并且也能够把学到知识和技术,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于从事的是回报相对比较高的现代农业,因而这一个群体收入一般都比较丰厚,对时下的税赋负担承受力也比较强,农业积累也相对比较多,可以说已经或正在进入小康。但是,由于现代农业投入一般都比较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相对高一些,因而目前这一个群体人数还不是很多,估计占农民总数的10-15%左右,而且大多数都分布在城郊、交通要道或农业耕作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现代农业者群体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代表了中国农业的未来。这一部分人是目前农村基层政府极力培养和树立的群体,农村好多先进模范人物便出于这个群体。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预计这一部分农民能够在将来有条件从事规模经营,逐渐成为类似发达国家农场主式的经营者,从而彻底改变中国农民的整体面貌。这个群体中也可能有一部分人,在从事现代农业取得较大的积累之后,转而投资二三产业而逐渐转移到城市,成为市民的一部分。
  五、传统农业者群体
  也就是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那一部分人,他们是现阶段农民中的大多数,估计占农民总数的60%左右,在整个农民阶层中处于中等偏下的地位。
  传统农业者群体一般都地处贫困落后地区,基本上没有条件搞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因而收入要比其他群体低得多。这一部分人相对于从事现代农业的人,观念比较陈旧,变革的意识不强,对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行情也比较陌生,大多数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农业者群体主要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收成较好时还可以过得去,稍有自然灾害而歉收时便感到很大的压力,抗击风险的能力十分弱,属于还在温饱线上沉浮的一部分人。他们中有一些人迫于生活,也常常出外打工,但是由于整体素质低,而只能依靠体力获取很少的报酬。大多数人一年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和简单再生产,而且除打工收入可以有一点现金之外,一年的收入主要是像粮食这样的实物收入,因而他们普遍对于税赋负担感受沉重,和基层干部产生冲突的也主要是这一部分人。传统农业者群体由于不能产生较大的积累,因而一时难以改变勉强维持温饱的现状,小康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还处于渺茫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传统观念、教育程度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这个群体中相当多的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从事传统农业是没有出路的,因而仍然靠着几千年的惯性向前滑行。也有一部分人对现状产生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是又由于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资金的欠缺,而无力改变自己目前所处的困境。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讲,这一部分农民由于基本上都属于低素质人口,也由于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因而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最大的障碍。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部分农民的增收和转移问题,农村便不会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生活困难者群体
  这一部分人由于生活在温饱线以下,而处于农村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底层,估计占农民总数的5%左右,大多数属于社会救济的对象。他们陷入贫困难以自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由于先天或后天残疾而失去劳动能力,有的是由于重病缠身而无力摆脱,有的是因为天灾人祸而遭受打击,也有的是因为经营破产而难以翻身所致,总之都是因为缺乏经济后盾,而无奈地进入生活贫困者之列。
  这一个群体的大多数人,一般都是从事收入低下的传统农业,因而基本上不具备抗风险的能力。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政府长期扶贫和救济的对象,自己基本上没有造血功能,生活状况十分恶劣,有的人家甚至一贫如洗。农民中的文盲和半文盲,也主要存在于这个群体之中,造成他们在智力上的先天不足,因而想脱贫致富也难以如愿。贫困使他们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上一代人由于经济上的困顿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下一代人出于同样的原因又一次损失受教育的机会,结果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更造成了农村低素质人口的严重过剩。虽然一部分经过扶持和救济取得了生机和活力,逐渐跨到温饱线之上,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由于诸多原因而越来越滑入更贫困的境地。他们的生产收入和生活状况,不仅不如正常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同从事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农民差距更大,现有的基础已经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甚至连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也丧失殆尽。
  生活贫困者群体是农村社会境况最为艰难的一部分人,他们窘迫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事实上,在扶贫和救济难以到达的空白地带,一部分极度贫困者,正在绝望中逐渐被社会抛弃。
  结语
  9亿农民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群体,目前仍然处于剧烈的分化、融合和重组之中,各个群体既截然分离而又相互包容,要作比较准确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实在是一件很难事情。本文很勉强地把他们分为以上六个群体,并且对其逐一进行了粗略的评点,应该说浅陋谬误在所难免,衷心期望方家不吝赐教。

  --------------------------------------------------------------------------------

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