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战就战攻略:关于银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57:49
银圆是纯银的吗?若不是,那它门一般含银百分之几?谢谢
你们不要搞错了,我不是要了解银圆史~~~啊~~~~~~~

以前银行规定银元的收兑标准,银元的成色约为 88 %。
若低于 84 %,则按杂银收兑。

银圆是一种以银铸造的硬币,曾广泛在世界各地流通。银圆亦曾是中国在清末至民国初年采用的银本位货币单位。

[编辑]
源起
银圆源自由西班牙铸造之西班牙银圆(Spanish Dollar,西班牙文称Peso)。西班牙圆的重量、成色在1497年时由西班牙国王定下,每枚标准重量为27.468克,成色93.055%,即含银25.56克。之后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发现银矿,并从美洲土人处抢夺得大量白银。位于墨西哥及秘鲁的西班牙皇家造币厂,在之后的数个世纪内铸造了数以百万计的西班牙圆,运送到美洲、欧洲以至亚洲各地,成为当地流行的通货。很多地方之后亦以接近的重量、成色铸造当地的银圆硬币。现在不少地方的货币以“圆”(Dollar) 或“披索”(Peso)为名,皆是源自西班牙银圆。例如在美国,独立后以美元作货币单位。在1873年之前,一“美元”按法例可被兑换成24.06克白银,即大约相等于一枚西班牙银圆。因为美国政府甚少铸造一美圆的硬币,因此在南北战争前,西班牙银圆一直是主要流通的货币之一,各银行亦多以西班牙银圆作储备。而在十九世纪末美国放弃银本位以前,美国铸币局所铸造的二十五仙及十仙辅币,俱是按照美元法定含银量的四份一及十份一而造成。

[编辑]
银圆在中国
中国自1436年起采用银铜货币体制,主要货币为白银。中国使用的白银多铸成锭状。至明、清与西方贸易,从外国流入之白银多为铸造成硬币之银圆。早期的银圆多为西班牙在墨西哥铸造之西班牙圆,在中国被称为“本洋”。后来输入的银圆则有墨西哥独立后铸造,有鹰为标记的“鹰洋”。二者的重量成色一样。银圆在中国逐渐受所欢迎,间接影响清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于是清政府在光绪年间起亦开始以接近的重量、成色铸造银圆。清政府的银圆因为上有蟠龙像,因此被称为“龙洋”。各式银圆被称为“大洋”。

民国成立后,于1914年推出国币条例,确立银本位货币制度,定国币“壹圆”(一元)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即约等同于银圆壹枚,又定十分一元为角,十分一角为分。国币的壹圆被铸成九成银、一成铜的硬币,上有袁世凯头像,即俗称的“袁大头”;并推出以银铸造的辅币。袁大头出现后,逐渐取代“龙洋”、“鹰洋”等旧有银圆,在全中国流通。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亦曾颁布国币条例,继续使用银本位发行货币。但国府壹圆含纯银只为23.493448克。铸造成的银圆比“袁大头”略小,含银量亦较低。因为上有孙文头像,被称为“孙小头”。

实际上,民国初年中国货币是两、元并用。因为各银圆成色、重量稍有不同;因此大宗交易,以及资本账结算,仍然会使用银两为单位。而由不同的银圆转至银两,有一定的折让。直至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才规定所有交易及结账以元为单位。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国际银价出现大幅波动,影响中国经济。特别是美国在1934年推出的“购银法案”,令国际银价上升,导致中国银根短缺,利率急升。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货币改革,放弃银本位,改为发行法定货币,即法币,同时将银圆收回。银圆于是不再具有法定的地位。直至1948年金圆券风暴后,银圆曾一度在1949年7月起再被起用,国民党政府并短暂发行等同于银圆的纸币,称银圆券。随著国民党撤出中国大陆,银圆及银圆券均在数个月后在中国大陆进入历史。但是在台湾,理论上法例所规定的中华民国货币仍然为银圆;新台币属台湾流通的货币,只具等同国币的性质。这情况一直维持至1990年代末,银圆方才正式完全退出舞台。但因为中华民国法规所定货币单位尚未全面改成新台币,所以中华民国现行法规所定货币单位折算新台币条例第二条规定,现行法规所定金额之货币单位为圆、银元或元者,以新台币元之三倍折算之,也就是一银元等于新台币三元。

1.银元在中国
中国自1436年起采用银铜货币体制,主要货币为白银。中国使用的白银多铸成锭状。至明、清与西方贸易,从外国流入之白银多为铸造成硬币之银圆。早期的银圆多为西班牙在墨西哥铸造之西班牙圆,在中国被称为“本洋”。后来输入的银圆则有墨西哥独立后铸造,有鹰为标记的“鹰洋”。二者的重量成色一样。银圆在中国逐渐受所欢迎,间接影响清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于是清政府在光绪年间起亦开始以接近的重量、成色铸造银圆。清政府的银圆因为上有蟠龙像,因此被称为“龙洋”。各式银圆被称为“大洋”。
民国成立后,于1914年推出国币条例,确立银本位货币制度,定国币“壹圆”(一元)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即约等同于银圆壹枚,又定十分一元为角,十分一角为分。国币的壹圆被铸成九成银、一成铜的硬币,上有袁世凯头像,即俗称的“袁大头”;并推出以银铸造的辅币。袁大头出现后,逐渐取代“龙洋”、“鹰洋”等旧有银圆,在全中国流通。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亦曾颁布国币条例,继续使用银本位发行货币。但国府壹圆含纯银只为23.493448克。铸造成的银圆比“袁大头”略小,含银量亦较低。因为上有孙文头像,被称为“孙小头”。
实际上,民国初年中国货币是两、元并用。因为各银圆成色、重量稍有不同;因此大宗交易,以及资本账结算,仍然会使用银两为单位。而由不同的银圆转至银两,有一定的折让。直至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才规定所有交易及结账以元为单位。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国际银价出现大幅波动,影响中国经济。特别是美国在1934年推出的“购银法案”,令国际银价上升,导致中国银根短缺,利率急升。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货币改革,放弃银本位,改为发行法定货币,即法币,同时将银圆收回。银圆于是不再具有法定的地位。直至1948年金圆券风暴后,银圆曾一度在1949年7月起再被起用,国民党政府并短暂发行等同于银圆的纸币,称银圆券。随著国民党撤出中国大陆,银圆及银圆券均在数个月后在中国大陆进入历史。但是在台湾,理论上法例所规定的中华民国货币仍然为银圆;新台币属台湾流通的货币,只具等同国币的性质。这情况一直维持至1990年代末,银圆方才正式完全退出舞台。但因为中华民国法规所定货币单位尚未全面改成新台币,所以中华民国现行法规所定货币单位折算新台币条例第二条规定,现行法规所定金额之货币单位为圆、银元或元者,以新台币元之三倍折算之,也就是一银元等于新台币三元。
2.银元的购买力
银元包括刚开始流通的法币,购买力非常高,一元的购买力以一般小康人家为例,月薪15 元,一桌酒席四荤四素当时要2元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打工一月工资12元,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35元左右,当然如何理解上文中的小康是很重要的,我个人认为,购买力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比如当时没有电视,就不存在电费和闭路电视费或者加密电视费,当时没有多少私车,所以油费在家庭里面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当时没有电话、电脑和手机,我们的通讯费、上网费及增值业务费也是不存在的,我感觉,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有点类似于现在中国有些边远地区的小城市的生活状态,大家的收入主要还是用于吃上面,所以现在就算是在北京上海,光是每天买菜做饭是不用花多少钱的,1000元足够了,所以这个35元:1元的比例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
3.本人家族的经验
我记得老爸说,其实就算是在解放前夕,爷爷每个月6个银元,也可以养活一大家人,我的理解是能保证温饱,考虑到当时的生活质素比较低,粗粮和必要的副食品就可以让一家人保证基本的营养,所以,我坚信35元:1元的比例是合理的。
4.感悟
我是高校教师,只觉得当时朱自清一个人的工资可以住大院养几十口人,当然我不能和老前辈比,但是就算是现在的国学大师,他们的工资能达到朱自清的标准么?大家可以看看《围城》,当时方鸿渐的工资是多少?他还只是一个副教授哦。所以,这个教育中的问题真的是很大。我们学校一年一个学生平均就算5000的学费,按照1万人的规模,一年都是五千万啊,扣除10%学生无法交清,那么还有4500万,我们就算拿一般一半补助一线教师,都是2250万,我们总共的一线教师是600名,但是哪怕加上那些行政楼吃闲饭的,就算1000个总数,一年都有2万多的收入,还不算工资,因为是财政拨付的,可以现在呢,老师的额外的收入都是自己挣的,不知道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