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切割磁感线:谁有曹丕四科分类的例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09:28:28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谁可以告诉我这样分的原因和一些符合各科特点的例子

这是曹丕论文“本同而末异”的一段话,意思是说文章的根本道理是相通的,不同在于文字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就是当时文学的主要四个功用的不同。

奏议宜雅者,上闻于皇帝的奏章,自然应文雅典正,不能杂以村言狂语,例证的话我想举在《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中谈到文学的功用是“吟咏性情,纪述事业,润色王道,发挥圣门”的张说。他在与徐坚论文时,提到了一个叫富嘉漠的人的文章,认为它“如孤峰绝岸,壁立万初,丛云郁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乎!若施与廊庙,则为骇矣。”《新唐书•文艺传》称富之文章“雅厚雄迈”。认为富嘉漠的文章声势峻拔如山峰削立,勃发声响犹如震雷大作,这样的文章虽然“可畏”,即气象卓异,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不适合“施与廊庙”,在廊庙宫廷之内,气势显得过于刚猛了,不够华美温和,因为它“骇”,骇者,惊心动魄也,不符合雅厚之旨,和曹丕的议论成呼应。
至于书论宜理,现成放着的是曹丕的《与吴质书》和《典论论文》,前者依次论时人及己,后者则分“文人相轻”“文学分类”“文以气为先”“文章经国”四个层次来论述,条理分明,有理有据,体现了当时邺下集团精密严谨的写作特点。
至于铭诔尚实,只是传统上一种道德要求而已,中国人注重“盖棺定论”,这个可以从对历代帝王的谥号上看出,损而不乱曰灵,既过能改曰恭,执礼御宾曰恭,满志多穷曰惑,外内从乱曰荒,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 ,恐惧从处曰悼,追补前过曰刚 ,彰义揜过曰坚,执义扬善曰怀,择善而从曰比 ,好和不争曰安 ,安心好静曰夷, 平易不訾曰简 ,宽乐令终曰靖。这一春秋时期的传统到了后世演化为碑文体制,有名人攥写自己的碑文总是很荣耀的事情,事实上铭多用以自勉倒罢了,诔则为死者而做,多少不免要带了些褒扬色彩,随便翻一本唐人诗集,尤其是做官的,后面总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别人写的碑文,此时“尚实”的要求其实只等同基于善意表达而已。
至于诗赋欲丽,毫无疑问是曹丕最有创意的一句话,曹丕的“诗赋欲丽”的主张,的确是一个进步的,甚至可以说是观念变革的主张。他以“丽”的特征描述诗赋,也就是认为纯粹意义上的文学必须是美的。相对汉代以来,特别是王充的以政治功利、实用的目的来否认艺术美的理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转变和进步。自曹丕开始,文论著作中对于文章(或者说文学作品)的“丽”有了积极的和肯定性的评价。直接的影响就是陆机的《文赋》。陆机《文赋》辞采流靡自不待说,重要的是,他在《文赋》中也肯定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认为文章应当“为物多姿”、“会意尚巧”、“遣言贵妍”、“五色相宣”。和陆机几乎同时的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也不得不认为赋是“情之发,因辞以形之”;“以假象尽辞,敷陈其志”。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对于张衡的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他评价指向,就是文辞的美艳,文采的焕发。同时也指出,诗歌的创作要“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认为诗歌创作既要根据情来组织文辞,也要运用文辞来润饰情,偏重于文藻修饰。到了刘勰、萧统、钟嵘的时代,这已经不是一个让人讨论起来感到为难问题了。当然,这种评价的逐渐深入和完备,和魏晋至于齐梁文学创造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但是,曹丕理论的创榛辟莽,筚路蓝缕之功也是不得不给予肯定的。这句话的影响我就不详细说明了。
举例的话看他的燕歌行就可知道: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诗在艺术上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她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庄。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它的辞藻华美,也袭用了许多前人的东西,但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于无心,而不带任何雕琢的痕迹。
曹丕的诗向来以清丽柔靡著称,因此明代锺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清代陈祚明说他的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采菽堂古诗选》)王夫之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姜斋诗话》)都是说的他“丽”的特点,这是曹丕独特于建安其他人的文学风格,这也是他“诗赋欲丽”的思想根源。这首诗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更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晋宋作家模写七言,还照此继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来又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平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那时七言古诗就又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了。可见,曹丕的“诗敷欲丽”开创之功是不能掩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