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浮2 动画卡:为什么通货膨胀会降低失业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5:28
我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书中看到的。
原文摘录如下: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时铜活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
请大家多多发表意见,谢谢

1958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用近100年的数据验证了通货膨胀率(原是名义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低失业的年份往往有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有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的贡献是:揭示了两个(事实上是三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关联关系。在菲利普斯的分析框架中,经济增长率(产量)与通货膨胀率(价格)是正相关关系,而与失业率是负相关关系,与就业率则又是正相关关系。菲利普斯的这篇文章发表两年以后,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发表了《反通货膨胀政策分析》,他们用美国的数据也验证了通货膨胀与失业负相关关系的成立。

此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和变异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1968年,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中认为,除了在短时间以内,货币政策不能做的一件事是在菲利普斯曲线上盯住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一种结合。也就是说,在长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存在替代关系。弗里德曼强调的是,试图通过控制名义变量去盯住实际变量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所谓货币中性的理论。其二,1960年代在西方国家发生的“滞胀”(经济停滞导致的高失业与高通胀并发),199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双低”(持续高增长下的低通胀和低失业并存)和我国近几年来在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情况下失业增加,就业形势严峻,都是在坐标第一象限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能解释的情形。

宏观经济学还认为,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几乎是同时波动的。例如,当衰退中实际GDP减少时,就业、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总消费、总投资、工业生产、零售额、住房销售额、汽车销售额也都减少。相反,当实际GDP出现增长时,则上述指标都会出现上升。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就不尽然,主要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就业、消费得到相应增长,而且出现较大的反差。长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体制性特征:增长与投资的互动(互相依赖、互相推动)过强,与就业、消费互动偏弱,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1958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用近100年的数据验证了通货膨胀率(原是名义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低失业的年份往往有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有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的贡献是:揭示了两个(事实上是三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关联关系。在菲利普斯的分析框架中,经济增长率(产量)与通货膨胀率(价格)是正相关关系,而与失业率是负相关关系,与就业率则又是正相关关系。菲利普斯的这篇文章发表两年以后,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发表了《反通货膨胀政策分析》,他们用美国的数据也验证了通货膨胀与失业负相关关系的成立。

此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和变异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1968年,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中认为,除了在短时间以内,货币政策不能做的一件事是在菲利普斯曲线上盯住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一种结合。也就是说,在长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存在替代关系。弗里德曼强调的是,试图通过控制名义变量去盯住实际变量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所谓货币中性的理论。其二,1960年代在西方国家发生的“滞胀”(经济停滞导致的高失业与高通胀并发),199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双低”(持续高增长下的低通胀和低失业并存)和我国近几年来在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情况下失业增加,就业形势严峻,都是在坐标第一象限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能解释的情形。

宏观经济学还认为,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几乎是同时波动的。例如,当衰退中实际GDP减少时,就业、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总消费、总投资、工业生产、零售额、住房销售额、汽车销售额也都减少。相反,当实际GDP出现增长时,则上述指标都会出现上升。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就不尽然,主要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就业、消费得到相应增长,而且出现较大的反差。长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体制性特征:增长与投资的互动(互相依赖、互相推动)过强,与就业、消费互动偏弱,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这是两个概念,膨胀不一定会降低失业率.

不一定吧?!就业靠的是关系、脑子、知识、技能!
难道说钱不值钱了,人也不值钱了?

楼上的说法很权威

好像他们之间没什么联系

这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