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至上海航班查询: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40:11
以学生的角度出发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也总结了国际的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就是理论创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江泽民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时,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衡量一下,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看它们是不是正确,站得住站不住。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仅是三句话,而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这一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政党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是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巩固。我们党之所以能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一历史性决策表明,党的指导思想是随着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智慧结晶。

党的指导思想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创新中丰富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依据,一是时代的变化,二是实践的发展。“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时代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会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创新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创者,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深入研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点,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注重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社会实践的新发展出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创造性地推向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仅是三句话,而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必须全面联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丰富的理论创造。这主要表现在:(1)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特征,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2)科学地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3)明确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揭示和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4)科学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方向,有效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5)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确立了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实现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道路;(6)科学地制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7)深刻揭示了发展先进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强调必须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8)深刻揭示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经济、文化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有机联系,开拓了一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道路;(9)精辟分析了时代主题和国际格局变化的新特点,确立了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高度重视民族和宗教问题、加强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等一系列重大方针,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10)明确提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等一系列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兴衰的重大问题。上述10个方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的生命力在于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时代变化、实践发展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深刻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现实依据正在于此。

从国际看,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提升综合国力,主要依托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富裕程度上。这就要求我们党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也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时代变化的新要求,是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理论武器。

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因此,我们党如何不断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新时期出现的新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何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成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深入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书本中没有现成答案,靠过去的经验也难以完全解决,必须依据新的实践,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现实和发展的新要求,是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从党情看,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成为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当代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国内改革的新发展,对我们党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如何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愈益复杂的环境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我们党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的两大时代性课题。面对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课题,必须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时代变化、实践发展和党情变化对党的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发展规律的精辟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拓宽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

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不断探索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前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只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从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拓宽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赋予党的指导思想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我们党是执政党,党执政的根本任务是领导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深入回答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根本问题出发,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执政与兴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归宿,这是我们党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加强自身建设的新要求,是从党执政规律的角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创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进程,既要遵循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般规律,又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说,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这种创造性思维和战略部署,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