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百度贴吧:请问郑和下西洋时船队规模是多少,有多少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31:59

明朝前期,中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富强国家。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郑和本姓马,名三保,是明代杰出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使他从小就对外洋的情况有所了解。大约在14世纪末,他被收入宫内,当了一名小太监。在燕王朱棣争夺皇位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深得朱棣赏识,被赐名为郑和。 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朱棣的命令首次出使西洋。

  西洋就是现在的南洋西部和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出使时所率领的船队,拥有大海船60多艘,载有各种技术人员、水手、士兵、医生和翻译共27000多人,当时称这种大海船为宝船。最大的宝船长达44丈,仅水手就需要二、三百人。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过福建沿海向南航行,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于1407年完成首次出使任务。到1433年,郑和先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的船队出使西洋,每次都携带大批的金银宝货、丝织品、瓷器和铜铁器。他以明王朝使节的身份来到各国,受到各国国王和臣民的热烈欢迎。如占城国王骑着大象,率领臣民击鼓奏乐迎接郑和。郑和向各国国王赠送珍贵礼品,宣读皇帝诏
  书,表示明王朝愿意和各国通好的诚意,并在双方的协议下,进行平等的贸易交往,以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郑和杰出的外交活动,使许多国家同明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吕宋、马来亚、满刺加等国的国王,都曾亲自来中国访问,同样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郑和的远航,不但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而且促进了同这些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从那时起,中国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到南洋群岛做工和经商的更多了,他们带去中国制糖、采矿等先进技术,和南洋当地人民一起辛勤劳动,对南洋的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至今印度尼西亚有三宝珑,泰国有三宝港等地名,反映了东南亚各国人民和华侨华人对郑和的怀念与爱戴,南洋华侨华人至今仍尊称郑和为三宝公。

  以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航行的时间计算,他下西洋也要比欧洲航海家达伽马绕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和哥伦布西航发现美洲大陆,早半个多世纪;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更要早80多年。因此,在同时代的大航海家中,郑和可以说是伟大的先导者,而且航海次数之多,规模之大也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选自:《中国历史常识》
  http://www.pep.com.cn/200406/ca522317.htm

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所率部众就有二万七千多人,船舶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就有六十二艘,规模之大,史所未有。
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第一次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今科泽科德)。第二次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七月,沿同样的路径至古里。第三次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抵孟加拉湾,然后折回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霍尔木兹。也有认为这次远航到达东非沿海的。第五次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抵波斯湾,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腊瓦、马林迪等地。第六次从永乐十九年春到永乐二十年八月,除驶入波斯湾外,另有分队绕东非沿海诸港口航行。第七次从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进行了经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湾的最后一次航行。这次,郑和的部下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

2万多人

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