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心二中覃琴:太阳到底是中午离人近还是早晨离人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0:59:56

日出日落时间和太阳的高度在一年内不断变化,而且随纬度不同而不同。1955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教授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论文《太阳与观测者距离在一日内的变化》。 以北京为例,12月15日到1月22日,中午的太阳比早晚的都近;l月22日到6月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远,比晚上的近,6月5日到8月1日,中午的太阳又比早晚的都近;8月1日到12月1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近14时以后,太阳辐射逐渐减小,地面温度降低,气温也随之降低,日落后,没有太阳辐射收入,只有热量支出,地面温度继续降低,一直到第二天日出前后,重新有太阳辐射收入的时候,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
因此,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比晚上的远。其中1 月22日和6月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早、午相等;8月l日和12月1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午、晚相等。这是1954年的时候计算出来的,可以适用100年,100年以后,会相差一天。

用现在的天文学知识来判决,胜利应该归给那主张中午最近的孩子。太阳离地球平均14960万公里,在中午的时候,它直射在地球上,它的距离也就大约是14960万公里,而在早晚却从斜处射来,距离就总要多一点。但要赞同第二个小孩的主张,就不能不附带着反驳第一个小孩的理由。既然早晚的太阳较远,照理应该小一点,至少也得要与中午的太阳差不多相等,为什么看起来反而会大了呢?重要的就是这一个问题。

为要解答这问题,首先我们得找一副望远镜,准备用它来观察太阳。因为太阳刺眼睛,少不得还要再找一块黑色玻璃遮在望远镜镜头上,才容易窥看。倘若眼力不好,遮上黑玻璃还觉得不济事时,不妨等到月亮圆的时候,用月亮来代替太阳,也一样的有效;因为月亮也和太阳一样,在初升和降落的时候,看起来会比当天的时候大得多。准备好了,就可以进行观察。于是我们很快地就得到一个可惊的发现:原来望远镜中所看见的现象,和肉眼所见的完全不同;不论早晚或中午,望远镜里的太阳总是一样大!

望远镜里所见的是真实情形。早晚的太阳虽然比中午远一点,但所增加是很有限的。地球的直径还不到13000公里,太阳从斜面射来时,增加了的距离不会比地球直径更长,与全部距离14960万公里比较起来,还没有增加了万分之一。马虎一点就说全无增加,也不妨事的。因为这样微小的差别,要精密天文器械才测量得出来,普通望远镜决发觉不到那么微细的地方,所以,我们在望远镜里看起来是一样大小,并没有什么奇怪。

但为什么肉眼所见的情形会完全不同呢?我们可以断定是由于错觉。现在就要解释,何以有这错觉。

第一,我们对于整个天空先就有了一种错觉。由肉眼看来,地平线附近的天空,总觉得比天顶上的天空要离得远一点。这在心理学上,是用眼球的筋肉运动状态来说明的。地面上有树木房屋等种种物体,这些物体吸引着我们的注意,使我们的眼球感到牵引,觉得要将视线从自己身边移到地平线上,眼球筋肉比较劳累,”于是就感到那儿的天空较远。天顶上却不同,一望上去,决没有什么滞碍的物体,眼球的运动很舒适,就觉得天空的近。因为觉得地平线上的天空远,也就觉得那儿的太阳远,因为天顶上的天空近,所以那儿的太阳看起来也很近,这种现象,只要稍稍注意的人,都能知道的。

其次,再研究一下物体与眼睛的关系。一件物体映人眼睛里来,对于眼睛常形成一定的“视角”,所谓视角,就是假设从物体的顶点和脚点各引一条线到眼睛上,其中间所成的角度。同一样东西,放近了,视角便加大,离远了,视角便缩小。同时,大的东西,如果隔得远,它的视角也许会比近处的小东西来得更小。例如一只手掌,不过五寸,一个人,也许长到五尺,倘若这十倍长的人站在二丈以外的远处,那我就可在离一尺的地方用一只小小的手掌将那人全部遮着,使眼睛完全看不见他。这就因为一尺以内的手掌,它的视角比二丈以外的人来得大的缘故。但现在我们就发现眼睛的一个特性:手掌虽然能够遮了人,眼睛却决不会误认手掌比人大。这是一种很重要辨别能力。一件大的东西,只要我们知道它离得远,即使视角很小,我们仍能辨别出它的大。反之,我们觉得近的东西,即使视角很大,也能辨别其小。这能力,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它能指示我们日常事物真实的人小,没有它,我们会把摩天楼看成玩具,岂不要到处碰钉子?但我们要晓得,这辨别能力只在日常的小事物里才有效果,应用到广大的天空上去,结果便完全相反了。数量的增大会引起性质的突变,在地上可以认识真理的这同样的眼睛,在天空中却使我们发生错觉。

早晚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相差无几的。视角也几乎完全是一样。因此在望远镜中看起来是一样大小,但肉眼的辨别力却来捣乱。它说:天顶上的太阳,是比较近的,所以视角虽然与地平线上的一样,而面积却应该小一点。反之,地平线上的太阳比较远,所以应该是大的。我们的脑髓素来只知道听从肉眼的判别,所以就真觉得两处的太阳大不相同了。

在封建社会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知识完全依赖着表面现象的观察,因此被自己的眼睛骗了几千年,无法解答那传说里的疑问。遇到了科学,疑团是这样轻便地就消释了;倘若有人不相信,还可以做一个更进一步的实验。用一块乳色的玻璃,或较薄的磁片,离眼睛六七寸的地方遮着太阳,太阳的红红的圆形就映在这块玻璃上。这时眼睛就会说,现在太阳更近了,所以它的视角虽然和天上一样,它本身却应该更小一点。细细一看时,果然,这玻璃上的太阳还不到一颗黄豆大!

因为地球自转24小时一周(围绕太阳公转是365天一周),地球自转到中午时恰与太阳(太阳是恒星)接近垂直,两点间距离,垂线最短。所以,中午太阳与地面接近垂直照射,距离最短,所以中午温度高。

而早上,太阳是与地面呈斜射,太阳与地面距离远,所以早上温度低冷。因此人们在感觉上觉得中午太阳离地球更近一些,那是因为太阳光线照射地球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人们的误觉。

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在一年内、乃至在一天内,日地距离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小值,约为1.471亿千米。
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大值,约为1.521亿千米。

跟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相比,日地距离在一年之内的变化差值(0.05亿千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在一天内,日地距离的变化更是微不足道了。

如果非要把早晨和中午的日地距离作以比较的话,有人会认为中午的太阳会更近一些, 理由是,早晨太阳从地平线方向照过来,比中午的太阳远了一个地球半径的距离。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从上面的数据可知,从1月份到7月份,半年的时间里,日地距离变化幅度达到500万千米(1.521亿千米减去1.471亿千米),每天内的变化值为2.7万千米,从早晨到中午大约6小时,为四分之一日,日地距离变化值约为6700千米,这个值已大于地球的半径。

如果地球正在向近日点运动,从早晨到中午,一方面确实近了一个地球半径左右的距离(6300多千米),另一方面经过四分之一日,日地距离也近了6700千米,两者叠加,中午离太阳更近了。

但如果地球正在向远日点运动,从早晨到中午,一方面从地球到太阳也近了一个地球半径左右的距离(6300多千米),可是另一方面经过四分之一日,日地距离却远了6700千米,两者叠加,中午离太阳就更远了。

因此到底是中午离太阳近,还是早晨离太阳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地球上一天之内、一年之内的冷暖变化,与日地距离的远近无关,而与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有关。
正午12时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等量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最短,受到大气削弱最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就最多。同时,由于太阳高度角最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最小,单位面积地面上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因此12时太阳辐射最强。

但是,正午过后,太阳辐射虽然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仍多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地面温度继续增高,地面辐射继续增强,气温将继续增高。
随着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在某一时刻,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时,也就是当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地面温度将达到一天内的最大值。此时为午后13时左右。

接下来,地面再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等到午后14时左右,气温才达到最大值。
因此,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

14时以后,太阳辐射逐渐减小,地面温度降低,气温也随之降低,日落后,没有太阳辐射收入,只有热量支出,地面温度继续降低,一直到第二天日出前后,重新有太阳辐射收入的时候,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
因此,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这是个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问题,不过,在今天,科学家们已完全能解答这个问题了,一句话;日出日落时间和太阳的高度在一年内不断变化,而且随纬度不同而不同。1955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教授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论文《太阳与观测者距离在一日内的变化》。 以北京为例,12月15日到1月22日,中午的太阳比早晚的都近;l月22日到6月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远,比晚上的近,6月5日到8月1日,中午的太阳又比早晚的都近;8月1日到12月1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近,比晚上的远。其中1 月22日和6月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早、午相等;8月l日和12月1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午、晚相等。这是1954年的时候计算出来的,可以适用100年,100年以后,会相差一天。

如果日地距离在一天内没有变化时,应该是中午近,地球是个球的话,早晨是切线长度,中午时割线中球外一点到球面距离,近似相差一个地球半径

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