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金龙公司:大家来帮我找毕业论文的素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2:46:47
题目是: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需要大家帮我找这个类型的论文和素材
最好还有提纲!
我QQ40304207
邮箱hzx2003@gmail.com

朋友这篇文章未必符合你要求,你可以参考。
  在这之后,给您几个好的网址,是有关论文的,很全!
  真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是通过信息网络化来体现的。深刻认识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认识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网络化正迅猛地向前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信息网络化既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不断创造人们的消费需求。

  将导致人类交往方式的深刻变化。信息网络的超时空性,突破了人类文明史上交往的时空限制,并使这种交往方式具有平等性、交互性、普遍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将引发人类教育的深刻革命。使人类构筑以主动性学习、个性化教育为特征的终生教育体系成为可能,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知识点开始、选择任何课程。

  将对人类消费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信息网络化能有效解决生产服务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

  将带来人类闲暇方式的变化。信息网络化提供了全新的闲暇方式,尤其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 将产生更多的虚拟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既可能对社会有积极作用,也可能对社会有消极作用。 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信息网络化能有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将使人类面临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在信息网络化的推进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一些易见或隐含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负面效应,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

  二、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信息网络化能激活和发掘我国人口多、市场大的潜力。我国具有发展和加快信息网络化的优越基础条件,这是历史上难得的机遇。

  信息网络化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任务极重与教育资源十分紧缺的矛盾,并使更多的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主动学习的权利。 信息网络化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能使我国更多地利用世界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尤其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水平重复。

  信息网络化为我国扶贫攻坚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得力工具。信息网络化除了通过信息的直接作用使人们脱贫致富,还通过人力资源开发缩小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的科技差距和教育差距,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信息网络化为我国企业、产业、经济、社会诸方面的新陈代谢提供了催化剂。信息网络化带来了对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也加快了传统企业再造、传统产业更新、传统经济转轨。

  三、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信息网络化在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现实信息能力差距的挑战。国家统计局2000年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是世界上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其后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我国在28个国家和地区样本中居倒数第二位。如果不加快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能力差距还可能拉大。

  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数字分化”的挑战。有条件者可以上网且能从网上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而无条件者则只能徘徊在网络的大门之外。 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话语霸权”的挑战。尽管全世界大约有20000种语言,但微软发布的软件只有64种语言,话语霸权使西方学术界及新闻媒体的焦点占压倒性优势。 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西方文化侵蚀的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文化侵蚀,会对我国的思想、观念、政治、伦理道德等产生冲击。当然,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必然孕育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这种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主流文化发生碰撞。

  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基础性建设及环境的挑战。在信息网络技术方面,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少,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命脉掌握在他人手中。我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产品严重倒挂,前者只占计算机市场总额的10%左右。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我国各地的发展不平衡。在信息网络管理方面,我国的相关法规制订相对滞后。

  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信息安全的挑战。目前,因特网已覆盖我国200多个城市,并有3000多个政府数据库和10000多个企业数据库与之连接,且发展加快,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征,同时又带来了信息安全的先天性不足和脆弱性,加之我国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差距、相关法规滞后、管理水平较低以及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使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现。

  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人才紧缺的挑战。我国信息网络方面的优秀人才外流较多,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甚至直接打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和校园内。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根本上讲,加快信息网络化进程,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从国家、民族未来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努力推进我国信息网络化进程。

  自己找找吧!

  祝你好运!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学生大论文中心

  http://www.studa.com/newpaper/

  包含 哲学类 | 经济学 | 法学类 | 教育学 | 文学类
  | 艺术学 | 理学类 | 工学类 | 医学类 | 管理学 | }
  社会学 | ***学。为html格式。
  2、蜂朝无忧论文网
  http://www.51lunwen.com/main/index.asp
  门类很全。
  3、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paper/
  门类很全。
  4、论文帝国
  http://www.papersempire.com/
  门类较全。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http://www.k12.com.cn/teacher/resource/lunwen/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论文网

  http://www.minaol.com/gb/art/ttd/index.asp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
  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
  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3、教育论文

  http://dhzyzz.porcelain-china.com/teach.asp
  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http://www.teacher.net.cn/papers
  5、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
  http://www.bdfx.net.cn/5jslw.htm
  三、 专业类
  1、优秀论文杂志
  http://www.interpapers.com/kj/
  以科技类为主。
  2、论文资料网
  http://www.51paper.net/
  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
  3、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
  文如其名。
  4、法学论文资料库
  http://www.law-lib.com/lw/
  文如其名。
  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http://www.cnceo.com/school/lwj.asp
  6、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http://mba.001.com.cn/mbamba.htm
  7、中国农业在线-农业论文
  http://www.agrionline.net.cn/keji/lunwenzy/
  8、体育论文
  http://www.zxty.net/product4.htm
  9、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forumcn.com/sblw/
  10、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http://www.sse.org.cn/sse/yjkw/gkfblw.asp
  11、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http://www.lqzx.com/lunwen.htm
  12、论文商务中心
  http://doc.cei.gov.cn/
  13、法律帝国:
  http://www.fl365.com/gb/lawthinker/bbs/default.asp
  四、 论文写作教学类
  1、学术论文
  http://www.hrexam.com/advanced1.htm
  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网站。
  五、 博硕士论文
  1、论文统计
  http://www.sci.com.cn/
  实际上就是万方的论文统计。
  2、台湾博硕士论文咨讯网
  http://datas.ncl.edu.tw/theabs/00/
  3、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http://www.lib.pku.edu.cn/xwlw.html
  4、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http://www.lib.tsinghua.edu.cn/new/thesis.html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
  论文中国 :http://www.chinawrite.com/
  新浪论文网分类:http://dir.sina.com.cn/search_dir/jy/lw/
  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大学生论文库http://www.syiae.com/lunwen
  论文资料网:http://www.51paper.net/
  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paper/
  毕业论文网:http://www.bylw.com/
  学位论文:http://www.lib.tsinghua.edu.cn/NEW/thesis.html
  无忧论文网:http://www.51lunwen.co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http://lib.blcu.edu.cn/dt1000/bys/bys.htm

上网找啊,很多,我的论文就是在收费论文拿的,不过我并没有付钱,因为有窍门的,推荐你上去华夏论文网www.hxlww.com/,那里的论文比较多比较健全,但是要收费,他会要你先汇款然后再发邮件给他告诉他你要的论文代码和题目,并要告诉他你汇款的银行,他在收到邮件的好像是三个小时内会发文章给你。你可以随便申请一个邮箱告诉他已经完成汇款,并说你想要的题目,那样你就等着收吧。哈哈,我的毕业论文就是这样来的,而且那里的文章其他网站没有,很独特。记得我在准备论文时浏览了那么多的网站,超级多是收费的,这年头个个都是有钱的吗?我还是选择这个简单快捷而且完全免费的方法,连资料出处都有的文章确实不简单。快去试试。

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全是免费的,把目录给你,要是需要的话请和我联系,我给你找全文,放心,绝对免费,顺便留下你的邮箱,我把你要的资料发到你的邮箱里面。目录如下:(不限于此)
1 南京爱德:管理信息化助推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韩沙宁 印刷杂志-2005年9期
2 浅议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王军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年8期
3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施工企业发展 雷强[1] 范华[2] 工程质量-2005年9期
4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打造山东电子百强企业促进山东省信息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无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年4期
5 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运行态势 刘富钊 企业技术进步-2005年8期
6 建设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陈庆修 企业技术进步-2005年8期
7 浅谈标准化信息资源规划 刘辰昀[1] 孟祥生[2] 上海标准化-2005年8期
8 民企信息化:要走的路还很长 林月平 浙江经济-2005年16期
9 工业信息化催生UPS市场新“奶酪” 无 UPS应用-2005年9期
10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陆晓东 吕艳 信息网络-2005年8期
11 做信息化大潮中的领航者——中国移动通佰做优秀企业公民之移动信息化篇 无 通信世界-2005年30期
12 地方运营商信息化实施案例之二——河南移动:以信息化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赵永耀 白钰 通信世界-2005年30期
13 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云亮 通信世界-2005年30期
14 企业信息化:中国铁通的“腾飞之翼” 朱国东 通信世界-2005年30期
15 地方运营商信息化实施案例之三——安徽电信:“数字安徽”的主力军 许敏 通信世界-2005年30期
16 联想对话温州中小企业 思考 电子商务世界-2005年9期
17 新环境下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发展策略 龙雄[1] 罗爱静[1]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5期
18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蔡国强 杜珠英 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8期
19 应用为王 智能为先——企业网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综合 北京电子-2005年8期
20 企业信息化下的组织变革 陈俊彬[1] 杨春德[2] 电信软科学研究-2005年8期
21 企业信息化概述 赵成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10期
22 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黄曼慧 商场现代化-2005年8期
23 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石岩 现代情报-2005年8期
24 如何实施电信企业信息化 刘红 通信业与经济市场-2005年8期
25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 阎心梅 山西档案-2005年B08期
26 集团公司的信息化管理 唐美云 广西电业-2005年6期
27 信息资源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浅议晋城煤业集团长平公司现阶段的信息化改造 李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4期
28 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总体策略 向东平[1] 张建平[2] 上海企业-2005年8期
29 浅论企业信息化与中国企业的发展 马佳铮 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8期
30 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现状调研与发展对策 方志梅 叶飞帆...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8期
31 积极看待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 杨海成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8期
32 企业信息化呼唤“评价体系” 田立环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8期

1、入世承诺的时刻表为全球化带来挑战

经过了13年漫长而艰苦的谈判,我国“入世”在即。中国“入世”谈判的承诺主要是两条,一是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二是开放市场。这些承诺具体地规定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步骤和路径,敲定了融入世界经济的时间表。由此形成的“倒逼”机制,将迫使中国相关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必须强制性地向国际惯例靠拢,从而从制度层次上加快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入世”使中国走上了全球化的不归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承诺都有确切的时刻表,与中国具体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时间无关,就是说,时间表是刚性的。例如,根据中美谈判的结果,工业品平均关税税率将在2005年降到9.44%,其中汽车2006年7月1日降到25%,大多数信息技术产品由现行的平均关税税率13%降到2003年零关税,化工品现行平均关税为10.57%,到2008年将降到7%。这正是“入世”所带来的紧迫感之所在,从这一角度讲,全球化对我国的挑战首先是通过“入世”具体体现的。?

2,跨国公司的作用尚不明朗,民族工业又起争论

“入世”使跨国公司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工业问题成为热门话题。?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球序列的国际分工构架的形成,按照在这一分工构架中的位置,各个国家被区分为:新产品、新技术研制国——最重要的主机生产国——生产和加工装配国——原材料、人力供给国——市场销售国。世界性的产业重构和企业重组,就是这样从按地域和国家发展到了以全球为目标。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一个国家和民族由全球化获利的多寡由其在这一分工构架中的地位决定。因此,弱势国家很难在高层次的产业序列中同强势国家争高下,只能被迫在较低的层次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可能要长时间地忍受这种国际分工的安排(注:10)?。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位置是什么?在这个分工体系中,中国可能的最有利的角色定位又是什么?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根据中国的比较优势,各个产业,各种产品,各个企业难以避免地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跨国公司带来了资金、现代管理经验、管理观念和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样要正视跨国公司挤占中国市场,对本土企业的生存发展所造成的压力和冲击。到1997年,国内轿车制造业的100%、软饮料制造业的99%、胶片制造业的99%都有跨国公司的投资。方便食品和肥皂、洗衣粉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7.7%和89%。一些行业、企业在与“洋”企业竞争中失利的报道,引致了“民族工业”这个老概念的复活。?

“民族工业(企业)”近几年在媒体出现的频率日趋增多,但它不是一个经济学的规范概念,也不是市场经济通用的概念,从媒体登载的文章看似乎也没有一致认同的界定,一般中外辞典和经济学书籍中,都难以找到这一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只有词条“民族资本(nationalbourgeoisie capital)”。其解释如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间投资经营的资本主义经济。早期统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官办、官商合办企业相区别。稍后的文献中,它们又常被称为民族工业,以区别于买办性企业。民族资本一词应用稍晚,大体是相对于国民党政府的官僚资本而言,而非相对于外国资本而言;但民族资产阶级一词早见于重要文献,该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即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时还指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原来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注:12)。显然,这是一个产于中国本土,且早已成为历史的概念。

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民族工业(企业)”显然不是这个意义,其实质,一是指产业或企业的“所有权”,即“国籍”问题;二是指非中国籍企业对中国长远发展和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生产全球化时代,界定企业的“国籍”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只要是由民族国家组成世界,即使这个世界存在着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与一体化的经济体制,无论对个人还是公司而言,国籍的概念就不会轻易消失。但国籍的作用却会变得不那么重要,除了在公司组建与法人资格方面确定适用的法律规则这一正式角色外,运用公司国籍作为公司划分依据的做法将会越来越少。”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一概念的内涵更模糊。到中国投资的外商中相当部分是港澳台同胞,按理也应归为“民族工业”,但他们与大陆的“民族工业”又不一样,划作同类显然欠妥。

目前,有学者建议划分“民族工业”的标准,应按股权比例、经营决策权、技术控制权和产品增值比例等四项加以界定(注:13),但实际操作起来仍有困难。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各类产业、企业受跨国公司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对引入跨国公司的期望和要求差别很大,各类产业和企业的世界竞争力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差别也很大,很难用“民族工业”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跨国公司把技术和创新活动引入东道国,对东道国企业提高生产率的贡献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自身的技术能力,即它能否掌握引进的技术并使之适应当地的条件(注:13)。

3.“全球化”与“全国化”?

全球化的前提是国内和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内和区域内的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才能提高竞争力,也才能以最有利的态势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世界银行的一个报告在论述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关系时写道:“国内竞争促进了创新与技术传播,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很大的情况下。”“最近对6个欧洲国家、日本、南朝鲜、新加坡和美国成功的工业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国内竞争是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Porter1990年)。在日本,几乎所有跻身国际市场的主要出口部门都有许多国内竞争者。”“一些阻挠内部竞争的障碍——用发放执照来限制进入市场的规定,定价政策,有关破产和劳工法的规定,加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往往使企业不愿进行技术革新(注:11)。”在实践中,我国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都同时存在着,但主要问题是竞争不足。我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有形成,行政分割仍然是资产重组、企业并购、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障碍。许多产业和企业不要说“全国化”,有的连“地方化”、“部门化”都难以做到,要形成我国自己的跨国企业还有许多路要走。因此,要加快改革和国内区域间的相互开放,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以形成“全国化”的环境和条件。?

4.更多的开放要有更有效的保护

世界银行在它的发展报告中这样描述贸易保护情况:“在工业革命前的若干个世纪,有些国家就已懂得保护国内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业国的平均关税降低到6%以下,但是从60年代起,采用其他保护性措施,如配额、补贴、资源出口限制以及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已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1966-1986年间,进口中受所有非关税措施影响的份额,美国增加20%以上,日本增加将近40%,欧洲共同体增加160%”。“在1980—1985年间,美国对农业的补贴增加了80%,加拿大增加了60%,日本增加了21%,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共同体和美国提出的反补贴和反倾销案件数目则增加1倍以上。”对此,世界银行不无忧虑地指出:“工业国在过去30年里增加使用这些措施的情况,为发展中国家采取报复性行动和以立法形式制定类似措施提供了令人不安的先例(注:11)。”这些话说明了两点,一是开放和保护从来就是同时存在、并行不悖的;二是随着国家竞争力和世界经济的变化,保护的手段和程度是变化的。最近,30名美国参议员写信给美国电信管理部门,反对德国电信公司收购斯普林特公司,理由是德国电信公司属国家控股公司,所以这一交易“违反”美国法律,并“威胁”美国安全(新华社7月3日电)。看来,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保护,而在于怎样利用各种规则进行有效的保护,而中国却缺少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但并不是国门大开,不加设防。随着“入世”,改变了的是“游戏”的规则和裁判。因此,随着传统保护手段效能的急剧降低,必须代之以其他符合规则的措施和手段,包括技术壁垒、环保壁垒等。当然,最有效的“保护”是帮助和督促企业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毕竟,今日世界仍然是强者纵横的天下。?

5.全球化与新经济?

“新经济”是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一个现象。美国《商业周刊》曾载文称:“美国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新经济时代”,认为“新经济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基础上的经济”。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的报告也指出:“在新世纪的黎明之时,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外在的明显标志植根于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包括了高性能的个人电脑,高速通讯与互联网。在过去15年来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市场环境及其他发展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与“风险社会”等。把这些包捆在一起,常常被简称为“新经济”。美国商务部的报告认为:“自1995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幅平均达到2.8%,比1973年到1995年间的1.4%提高了1倍,其中一半以上归功于信息产业。6月28日《日本产经新闻》发表题为“世界认可新经济理论”的社论,说:“国际社会承认了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提高生产率、提高增长力、实现低通胀的新经济理论。”新经济的出现,给全球竞争带来新的内容,也给其他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但是,新经济是建立在高度成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基础上,是在强大的实物经济基础上发展,在信息技术获得普遍应用基础上运行,并在全球市场上进行竞争并获利的。而这几点恰恰是我国缺欠,正在努力完成的任务——即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加快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改革以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无疑,这些任务无法超越,由此而产生的发展阶段上的差距正是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要缩短这一差距,不仅需要正确政策和战略,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提高创新能力。还需要努力加快改革,缩短转轨的过渡期,创造更完善的制度和环境,以利于“新经济”在中国的兴起。

6.以全球思维确定新的经营战略思想。?

全球化直接影响着世界格局和竞争态势,要利用好全球化的机遇,趋利避害,减少风险,建立和保持国家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国家全球竞争战略和企业竞争战略。这一战略所涉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对我国各产业竞争力现状的估价,优势、趋势及风险分析,世界竞争态势分析,战略竞争和联合分析,各产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定位及目标,开放条件下企业和产品发展战略,国家重点产业及关键技术的发展,提高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体系等。近年来,我国已陆续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例如,争取“入世”,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政策,“走出去”战略等都是应对全球化的战略决策。全球化已经在为世界资本创造了更广阔的竞争环境,中国企业也要以全球思维确定新的经营战略思想。?

全球化和新经济对发展中国家一个普遍的冲击,就是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的作用急剧增大,导致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减弱。对此,中国也不例外。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最近发布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继1999年大幅下降12位后,在本年度报告中的排名又下滑3位,列第28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也比1999年下降2位,列第31位。国际化程度由去年的第20位急降到第35位。这个结果既说明了世界竞争的剧烈程度,也表明了令人担忧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适应变化着的世界,必须适时调整相应的宏观政策,例如外资政策。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出现和国内储蓄及外汇储备的增加,我国依靠外资弥补建设资金和外汇短缺“两缺口”的紧迫性已不突出,而通过外商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获得技术许可和转让,培育自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的迫切性随着“入世”更显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重点利用资金投入转向重点利用技术、知识等先进要素的投入,利用外资的形式也要从吸收股权投资转向股权与非股权安排等多种形式(注:13)。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一些强势产业目标的转换更应加快。又如,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入世”的适应能力,要适当调整改革的具体步骤和管理政策,使“民族工业”尽快进入竞争状态。国家要给与必须的指导和帮助,使企业顺利度过“入世”前后的适应、调整和重组阶段,从投资、技术引进、政府采购等多方面的整体安排和系统政策上给企业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