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职院水灾:有个伟大的著作被偷 后来重写 是什么来着? 史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3 03:02:55
印象中高中语文课本有个故事,说的是一本伟大的著作写了大半,结果被偷了,那个人很郁闷,因为写了很久,后来他又发奋图强,又写了一遍. 那是什么书来着? 史记吗? 还是聊斋? 谁记得?

是《国榷》

明末清初,年过半百的谈迁把写完的《国榷》藏于家中,不料被贪财的窃贼偷走。面对厄运,坚强刚毅的谈迁没有沉沦,决心重写《国榷》。从此,谈迁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专心致志编撰《国榷》。为了史实,不顾年迈体衰,不顾日月风雨,坚持考证,坚持走访知情人。数年后,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一部史料详实的《国榷》完成了。谈迁始终不渝的治学精神也和不朽的史书《国榷》一样,留给后人一座丰碑。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

谈迁专长于史,鉴于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垄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