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便民中心几点上班:古代的纵横家=理论家.外交家.思想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35:31

纵横家一般雄辩家,外交家.

纵横家的定义
「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
「纵」指「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 ,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
「横」指「连横」,即一强连一弱以破获众弱,指以上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外交策略。
所谓「纵横家」,指鼓吹「合纵」或「连横」外交策略的人物。
九流十家中有「纵横家者流」,是其中最讲实务的,一切从客观出发,并以取得成功为目标。
纵横家,其实是一类杰出的谋士和辨家,一直是战国社会舞台上的活跃分子,并且举足轻重,被形容为「翻手为云,覆手变雨」,操纵著战国斗争的局势。
《汉书艺文志》对纵横家的评论
《汉书.艺文志》合称纵横与道、法、名、儒、墨、阴阳、农、杂家等为学术九流,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似乎有些归类失伦。不过, 《汉书》之所以如此归类,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并非没有理由。最为明显的理由有二:
(1)道、法、名、儒、墨等各家在先秦时代与纵横家一样,皆积极卷入诸侯国 际的政治和外交生活。
(2)纵横家像其余各家一样,学有来历、说有师承,自成一个体系。例如:最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同受业于鬼谷子。
纵横家的起源
纵横家起源於春秋向战国过度的时代,是当时社会变革与动乱的产物。纵横家的来源是春秋战国之交极为活跃的游士阶层,部分包括了曾是周代和春秋时期周王朝和各诸侯国所存在的一种固定职官,即刘向、刘歆和班固所说的「行人之官」;这种「游士」主要由因社会变动而获得周游列国,宣传乃至实验自己思想与政见的自由,却同时也失去固定生活经济保障与各种世袭政治地位的「士」构成;除此之外,还有当时各国诸侯、大贵族所招养的宾客,以及讲授百家之学的私学所受的弟子门徒这样几人也都是「游士」的重要成分。纵横家从产生之初就积极干预社会政治生活,参与「百家争鸣」,充分显示出纵横家思想文化的独特风貌,纵横家是中国文化的哲学突破进程中形城和发展起来。
纵横家的发展
从战国七雄的确立开始,到公元之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止。若除去楚国早在公元六七一年就已称王之外,这段时期,若从魏国惠王在公元前三七0年称王起,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中国止,共历时二百多年。这个时期的纵横家的发展,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战国七雄确立的初期,各国虽都纷纷称王,但立国尚未稳固, 大都忙於巩固内政,而无力外战,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规模还不太大。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众弱联合以攻伐一强的合纵运动为主。代表人物是惠施、公孙衍。
第二阶段: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大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愈激烈,国际政治形势变化迅速而频繁,纵横家的作用更加重要,,影响也更为巨大。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形成了东西方各以齐秦为核心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合纵连横的盟主在齐秦的之间变换,双方都企图通过合纵连横运动有效地遏制对方的兼并战争,阻止对方的过分强大。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合纵连横运动适应著各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及经济形势迅速而复杂的变化,而达到了高潮。这个高潮在整个纵横家发展历史中,是第一个高潮,其标志一是产生了众多的纵横家代表人物,最为著名的有苏秦、张仪、陈轸、楼缓、郭隗、虞卿、甘茂等人;二是纵横家的行为模式基本形成,而其思想与文化的内容也发展成熟,终於确立起独具特色的纵横家思想及学术流派。
第三阶段,战国时期以统一中国为目的的兼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秦国由於成功地实行了纵横家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为特点的新的连横政策,经过长期的政治和外交攻势,发展成为最大的强国。秦国的统一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纵横家长期努力的结果。这个阶段纵横家发展的特点是以秦国纵横家的连横运动为主。这一阶段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是范雎、蔡泽与早期的李斯。
汉代刘向在校刊整理《战国策》时也高度评价了纵横家的作用与影响,他说:
「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之属,生纵横长短之说,左右倾倒。苏秦为从,张衍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书录》)。
纵横家的具体涵义
(1)春秋末期及战国时期纵横捭阖,驰说各国诸侯权要,以从事合纵连横运动为主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
(2)积极参与先秦「百家争鸣」,对枢纽时代中国文化的哲学突破作出杰出贡献的一个独立的思想及文化流派,也即《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说的「九流十家」中的一家。
(3)以先秦纵横家为行事为行为模式,以其纵横开拓,进取为人的思想精神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一种古代中国「士」的理想典型。

著眼於纵横家从事的活动,主要是以口舌辩说为武器,纵横捭阖,折冲樽俎,推行国家的外交、军事及政治策略;而「行人之官」正是春秋及战国初期各国从事这些的主流人物。
行人在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在政治上十分活跃的阶层。他们长於谋略,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他们精於用兵之道,常常介入军事活动,乃至亲自率军队攻伐其它国家;他们对於外交和国际事务有广泛和深切的了解,富於辞令,又擅言辩;而这些都正是纵横家典型的表现。同时,纵横家的另一个重要的行为特徵,即论行结交,择主而从,但凭一己之谋略智慧,逞口舌之辩,纵横捭阖,游说於各国之间,以受其思想与证见於时军人主,而这一特徵在春秋战国之交的行人身上已经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
纵横家---战国纵横之世的显学
纵横家的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学说自然是纵横家对於中国文明哲学突破的贡献,不过若从思想与文化史的角度认知纵横家,却还有涵盖其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学说,而十分突出的极富於「进取」的纵横家精神。具体而论有三点:
(1)纵横家对於诗书礼乐传统的突破形成纵横家独具特点的行为方式。
(2)在战国时期「士」阶层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第一次表现其群体自觉意识的思想文化潮流中,纵横家以其对於「道与势」问题的突出认识,而占据了一个独特的地位。
(3)在「百家争鸣」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纵横家确立起行动的人生哲学,从而成为中国思想与文化史上「士」阶层的一个理想典型。
作为同属百家争鸣中一派的纵横家,则明确宣称他们所奉行服膺的是「进取之道」。因此,各家在表述其思想时,所用之「道」的具体含义各有其异,既便同一家、同一学派在用「道」字表述其思想时,「道」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而存在细微的甚至显著的差别。纵横家所用之「道」,具体内涵自然也有不同层面的内容。
以上论及的纵横家思想与文化的三个方面,即包含了纵横家由表及里的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即纵横家有关於社会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思想,
可说是纵横家道术。
第二个层面:即有关於纵横家的道德伦理观,就是纵横家道德。
第三个层面:则显著地呈现出纵横家富於进取的纵横精神。
一、纵横家道术:
事实上,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纵横家的外交政治思想对於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不仅在当时,就在战国之后的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当中,甚至直到今天,国人往往用「折冲尊俎」这个成语作为「外交政治」的代词。究其渊源,「折冲尊俎」这个成语就产生於战国纵横家。《战国策‧齐策五》这麼记述道:
「苏代说齐闵王曰:『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衡,折之衽席之上。』」
同篇又说道:
「故谋约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间,谋成於堂上,而魏将已禽於齐矣;衡撸未施,而西河之外已改於秦矣。此臣之所谓北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
然而,对於纵横家,数千年来,不论是在情绪渲染的层面上,还是学术意义的层面上,最受到非议与贬抑的却又正是纵横家的外交活动,与纵横家的外交政治思想。
二、纵横家道德:
由於纵横家不是纯粹学术意义上的道德伦理学家,没有专门对於道德伦理问题作过长篇大论的系统分析与论证。纵横家是通过亲身的社会实践与生活体验加深对儒家道德学说的认识并提出评价的,其意见散见於纵横家在战国时期奔走驰说於各国之间的纵横捭阖的游说与论辩当中。但并不等於纵横家就没有自己的道德伦理观,一般论者认为纵横家至多只有纵横之「术」而无纵横之「学」,不承认纵横家伦理观的存在与价值。实际上通过《战国策》、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史记》中有关纵横家的传记、史料,以及先秦的其它史籍文献,可以了解到纵横家的道德伦理学说不仅是客观的历史存在,而且具有纵横家自己的风貌与特色。
三、纵横家的进取之道:
纵横家「进取之道」的特点一是「进取」,二是「有为」,如果说「有为」极大地突出了纵横家进取之道的实践性,那麼「进取」则象徵著纵横家进取之道中所蕴含的创造精神,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纵横家以「进取有为」作为最大的利和最高的善的行动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
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一、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 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 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鬼谷子》就是众多优秀纵横家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於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其书强调人在社会斗争中的主导作用和能动功用,鼓吹通过人为努力,可以改换事物的阴阳形态,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进而左右社会局面,使其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面发展,在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鬼谷子》认为,一个成功的策士在游说之前必须「定计」,「定计」前必须「知情」。「知情」的要旨在於掌握对方的隐情,包括诸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诸侯间的关系、民心的向背和政治家本人的心性、能力、品质、憎恶喜怒等。根据这些情况制定谋略计策,并依内外因素的变化修正自己的决策,然后加以实施。可以说,为决策者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二、苏秦: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被人们认为是有名的辩士 ,为合纵之祖,生卒年不详。在西元前三世纪初的历史舞台上,他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为了燕国的强大而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同时又大大影响齐、赵、魏等国的政治决策,为燕伐齐做了准备。他取法诸於百家的学说加以融汇,游说诸侯国君,讲究机谋权变,被推为当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苏秦曾说秦王书十上而说十行的连横事秦外交政策,无奈秦王不以为然,对苏秦之游说政策毫无兴趣,以致苏秦回国时,“黑貂之裘弊,黄金白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饪,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的遭遇使苏秦不得不谓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皆秦之罪也!”
初次苏秦连横游说政策的失落使他心理受到重大的震撼,父母妻嫂的冷落又使他心理承受更大的苦楚,以致於他发奋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引锥刺股」的由来)他心理已经烙下名利至上的印记。
当苏秦揣摩自己可以有足够的知识游说当世之君时,便说赵王于华屋之下,两人抵掌而谈,赵王大悦,遂封苏秦为武安君,并授之赵国相印,车马百辆,锦绣千匹,玉器白璧百双,黄金百镒,让他到各国游说,约纵散横,以抑强秦。由於苏秦的合纵游说外交政策,在当时六国,有“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盛,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的景象,更有“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的前所未有的空前盛况。由於这样的名闻各国,权倾各国,苏秦的名利功德,富贵荣华便炫煌於当世,而他所取得的这些名利也在於他的那“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抗”的才能,但他那追求名利的观念始终使他热衷於游转于君王之间,力求闻达于诸侯,以诸侯之财富供己之富贵荣华;以诸侯之功业成就己之功名德行。
当苏秦将要出使楚国,游说楚国合纵同盟路过洛邑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见此情景,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其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一语道破世间人情冷暖,正所谓“世上结交皆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苏秦面对如此利益冷暖人情之煎熬,也不得不使他叹道:“嗟呼,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这种人情、亲情的冷暖使苏秦心理忍受的巨大落差所产生的苦痛,从而树立坚信的名利至上观,追逐名利心理是有很大关系的,而加之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逐鹿天下,逐智勇,趋利寡义的战国纷争时代,一个崇尚利不崇尚德的社会意识形态下,诸子百家思想争锋於当世,为各自立足之地,各施手段,各游说六国君主,各有各得的争鸣时代,纵横家的名利至上观是不足为怪。当世时,鲁国孔子不也周游列国,寻求政治抱负,以儒家学说力求闻达于诸侯?
苏秦生於当时,由於时代社会以及个人家庭境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他有名利至上观,追名逐利的心理是不足为奇的。
附注:辞别故乡的苏秦首先来到相对来说最为弱小的燕国。晋见燕文侯时,他陈述了燕与别的国家结盟的必要性:燕之所以能够安乐无事,不受到强秦的侵犯,是因为南面有赵国作屏障。秦要攻燕,必须经过赵而跋涉千里,赵要攻燕,不需百里即抵燕都。赵国之所以不攻打燕国,全因为强秦在后面牵制,而燕却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赵国结盟,共同抵抗强秦,防患於未然。所谓“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於此者。”於是,苏秦建议燕侯先与赵国结好,然后再与其他各国联盟抗秦,这样,燕国就可保安全。他出色的口才和一语中的的言论打动了燕文侯的心,於是燕文侯拿出车马金帛助他去赵国游说。
苏秦来到赵国之后,便以燕国使者的身份晋见赵侯。他向赵肃侯指出,秦国强大,早就有入侵中原之念。凭各国的实力,都难以单独抵抗强秦,如若各国都争相讨好秦国,将来势必被秦国各个击破。若各国联合,则“地五倍、兵十倍于秦”,攻一国而各国援助,则秦虽强,亦不敢轻举妄动。各国亦可相安无事。因此,苏秦请赵侯出面倡议六国合纵抗秦。赵侯当即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拜苏秦为相国,派他去游说各国,以订立合纵盟约。苏秦遂又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去其余各国说以利害,并成功的得到各国君主的赞同。回到赵国之后,被封为武安君。至此,苏秦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单凭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国同盟。他的身价也虽之提升百倍。
「合纵」始末 :不久之后,六国国君于赵国洹水(今河南境内)之上,歃血为盟,合纵抗秦。封苏秦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并派人将六国盟约之事向秦国通报。自此之后,秦国竟有十五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雷池”一步。
秦国得知六国合纵抗秦之后甚为吃惊。随即,秦惠文王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用软硬兼施的方法引起六国之间相互猜疑,以拆散合纵。首先派人去最近的魏国,归还了从魏国夺来的几座城池,然后又派人去最远的燕国,将女儿嫁给了燕国太子。於是,魏、燕两国同秦国和好起来。赵侯得知之后,责问苏秦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苏秦十分惶恐,立刻出发,去平息这场同盟中的“内乱”。 苏秦首先又来到燕国。此时,燕文侯已死,太子即位,是为燕易王。齐国趁燕国办丧事之机攻燕,连克城池十余座。燕王便以齐国归还城池为条件,命苏秦以“从约长”的身份出使齐国。如若齐国归还城池,燕国便同秦国断绝来往。
苏秦去齐,晋见齐威王,先行祝贺之礼,接著又行哀悼之礼。齐威王不解,问其原因。苏秦道,人饿的再厉害也不会去吃有毒的乌头籽,吃的越多,死的也就越快。燕和秦是联姻之国,齐国占领燕国的城池就等於是与强秦结下了仇怨。这就如同饥饿之人去吃乌头籽一样!齐国实在是大难即将临头。齐威王闻言大惊,忙向苏秦请教解危之法。於是苏秦就建议齐威王归还夺来的城池,这样燕王喜欢,秦王也一定会高兴。齐威王以之为是,竟然立刻照办。
回到燕国之后,苏秦又受到了燕王的封赏。这却引发了一些嫉妒他的人在燕王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苏秦见自己再呆在燕国不安全,就假装得罪燕王,逃到了齐国。齐威王用他为客卿。谁知后来齐国一些疑忌他的大臣竟然雇佣刺客向他行刺。临终之前,他向齐王建议,在他死之后,以大罪车裂於市,并悬赏行刺之人,这样就一定能抓到刺客。齐王依计行事,果然不久刺客就伏法就诛。一代纵横家也就以这样惨壮的形式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三、张仪:
  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为连横之父。张仪为魏人,于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前 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惠文君於十三年称王,并改次年为更元元年。更元二年,张仪与齐、楚、魏之执政大臣相会,随即免相。次年,张仪相于魏,更元八年,又相于秦。十二年,张仪相于楚,后又归秦。惠文王卒武王立,武王素与张仪有隙,仪于武王元年(魏襄王九年,前 310)离秦去魏。据《竹书纪年》,张仪於此年五月卒于魏。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十篇,汇集了张仪的作品或和他有关的材料。此书汉以后已亡佚。在传世的战国铜兵器中,有一铜戈之上刻有“十三年相邦仪之造”和“咸阳工师”之类的铭文,当是秦惠王十三年张仪任相邦时所作。
系出名门 :张仪,苏秦的同窗好友,据传说,是战国时期魏国贵族之后。与苏秦一同拜于鬼谷子先生门下。苏秦创合纵之法,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之后,张仪则施以连横之术,游说六国亲秦,拆散合纵。与张仪一同演绎战国末期,群雄“混乱”的场面。
初试锋芒 :张仪出道较苏秦稍晚,也没有象苏秦那样先“碰钉子”,相对来说,仕途比较顺利。传说苏秦挂六国相印之后。张仪去见苏秦,要求与之共事。苏秦言到,你我才能相当,现在我以挂六国相印,你来投靠,必然不会受到重用,再说,我二人若是帮助六国灭秦,必将因为功劳太大而被别人嫉妒。现在你应当去投靠秦国,与我的“合纵”相对。当然传说并不可信,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苏、张二人的影响有多大。
在苏秦挂六国相印之后,张仪西去投秦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颇有政绩。西元前328年,张仪正式出任秦相,并开始实行“连横”的战略。他与秦王商定,由自己先去魏国任相,设法使魏国首先背离合纵之约,与秦国结好。到魏国之后,他向魏王指出,就算是亲兄弟,也尚且会争夺财产,更何况六国各有“计谋”,同盟不可能长久。魏国处於各国包围之中,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只有依靠秦国,才能保证安全。但是魏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於是张仪暗告秦王发兵攻魏。在他软硬兼施、打拉结合的策略下,魏王终於背弃合纵之约,转与秦国结盟。
以“横”破“纵”:张仪回到秦国之后,又主动向秦王要求出使楚国,以拆散齐、楚联盟。晋见楚王时,他说道,当今七雄之中,以秦、楚、齐最为强大,三者之中,又以秦国最强,齐、楚两国相当。如果楚国与秦国联盟,则楚国就比齐国强大;反之,如果齐国先与秦国联盟,则齐国就比楚国强大。所以,楚国最好的出路就是与秦联盟。他又许诺在楚国与齐国断交,同秦国结盟之后,秦国会把商、於之地六百余裏归还楚国。楚王被眼前的利益所动,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受张仪相印,与齐国断交,并且派一名将军随张仪回秦国取回商、於之地。谁知张仪回秦之后,佯装摔伤脚,三个月不露面。楚王得知之后,竟以为是因为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够,於是又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齐王大怒遂决定与秦结盟。这是,张仪告诉随行的楚国将领,自己答应楚王的,不是六百里商、於之地,而是自己的奉邑六里。楚王得知此事大怒,起兵十万攻秦,却被齐、秦联军击败,折兵八万!并被秦国夺走丹阳、汉中之地。楚王不甘失败,又调举国之兵攻秦,再次大败,只好再割两座城池与秦国讲和。秦王提出用商於之地换取楚国黔中之地,楚王竟然答复,只要得到张仪并亲自诛之,愿将黔中之地奉送。张仪不顾个人安危,只身付楚,买通宠臣靳尚和夫人郑袖,使楚王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之后,他向楚王提出,他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两国太子互为人质,永结亲盟。楚王对此十分高兴。於是,就这样,齐楚两国也背离了“合纵”与秦国结盟。
张仪回秦之后,马上又出使其余几国,使他们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他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文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张仪凭藉著高超的智谋和说辩之术,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在他死后,虽然六国背离连横恢复合纵的情况,但是以无法持久。可以说,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
名利至上观 :都说战国时期纵横家唯利是图。苏秦、张仪这两师兄弟作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他们游说各国君主,凭一己三寸不烂之舌获取各种各样赏赐与名利功业。苏秦身佩六国相印,游转于各国君主之间,富贵荣华、名利功德,显赫当世。张仪受秦王三拜相,以其弹簧之舌,游说六国事秦,张仪名满利足。这两师兄弟的“合纵”与“连横”游说外交政策,整整控制了战国时期六国与秦国战事外交十几余年。这两师兄弟将战国时期各国战事外交掌握於股掌之上,游说君主使他们各得其所,使他们各事其主,但他们却有相同的名利观。
“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三晋地处冲要,又是角逐智勇之地,故顺时言变,鼓舌游说的谋臣策士便应运而生。在中原逐鹿之际,权术捭阖的纵横家们驰骋其间。
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它保存不少的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春秋以来,长期分裂战乱,人民无不渴望解甲息兵,恢复和平统一生活。诸侯中的强大者,都想“并天下,凌万乘”。所以战国末年,秦齐二国皆各自称帝。由於社会变革的影响,“地势形便”的秦国后起变法以致富强,打破六国均势局面。从此以后,秦以新兴力量向外扩张,企图蚕食诸侯,统一海内,引起各国间的复杂矛盾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诸侯间的胜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武力,但也决定于谋臣策士的胜算和纵横势力的消长。所谓“横成则秦帝,从成则楚王”,那就是说,胜负的最后关键并不完全决定於军事,而更重要是决定於政治的巧妙运用。这时候,春秋时代所讲的礼法信义,不得不变为权谋谲诈;从容辞令的行人,不得不变为剧谈雄辩的说士。所以《战国策》中所载一切攻守和战之计,钩心斗角之事,正是这一时代政治斗争的反映。而其时许多谋臣策士的游说和议论,也是春秋时代行人辞令的进一步发展。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最长於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苏秦说赵王(赵策二),张仪说秦王,司马错论伐蜀(并秦策一),虞卿斥楼缓(赵策三)等,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策士们估计形势,分析利害,往往细致准确。如苏秦劝薛公留楚太子,分析它有十个可能的结果(齐策三);齐索地于楚,而慎子告襄王三计并用(楚策二)。虽然《战国策》记述事件的后果不尽可靠,但作为纵横家论事的本身来看,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