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黎明学校招聘: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7:28:16

印度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以合乎理智的教说,示导人们转迷开悟;其目的在于实现净化社会的理想,以超越阶级、种族为特色。因经典中常记载佛有“十力”。故又称佛教为“十力教”。
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达摩于印度恒河中游流域宣扬苦、无常、无我、缘起、解脱等教法,并强调无论任何阶级均可信奉其教说。释尊入灭后,其遗法由其弟子加以结集而传持,但百年后,传持者之间兴起若于意见的诤论。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皈依佛教,将佛教传入全印与其邻国,而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古印度
当时的印度版图与今天的不同

佛教

早在旧石器时代,印度已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500一1500年,在印度河流域形成了哈拉帕文化。当时人们建造城市,使用石器、铜器、青铜器等生产工具,从事农耕及放牧,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一定发展。公元前2000年中叶,居住在东欧和中亚一带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使原来的文化遭到破坏,印度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印度历史的最古资料是“吠陀”,属印欧语系,用梵文写成。吠陀原意为“知识”。共有四部吠陀:《梨俱吠陀》(前1500—1000年,祷神圣歌)、《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前1000一600年,献祭仪式上的颂诗、有关仪法、咒语等)。每部吠陀都有注释性的散文集子,统称为《梵书》,稍晚出现的是《阿兰若书》(《森林书》),后来形成有评注性的附加部分称为《奥义书》,含义深奥,富于哲理。从这些文献中可了解到公元前2000年中叶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后的社会和文化情况。
雅利安人在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迁徙过程中,从畜牧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并进入奴隶制社会。在早期吠陀时代社会上已出现四个等级: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后来包括国王和军事贵族)、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后来从中分化出工商业主、高利贷商人)、首陀罗(由非雅利安的土著部落平民组成,地位低下)。进入后期吠陀时代,四等级的划分发展成为严格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掌握神权和教育权,主持宗教祭祖,教授吠陀经典。刹帝利掌握军事和行政权。这两个种姓互相争权夺利,而随着城市国家的兴起,刹帝利种姓越来越占有实际上的优势,他们往往得到吠舍种姓中的工商业主的支持。
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大的城市国家,其中较大的有恒河流域的拘萨罗、摩揭陀、跋耆、鸯饰等。到公元前5、4世纪时,摩揭陀逐渐统一了恒河流域乃至整个北印度。当时社会上的正统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崇拜自然精灵和祖先神,信奉天神、雷神、司法神、日神、火神、风神、雨神等。在后期吠陀典籍《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祭祖仪轨、咒语的,也有一部分充满哲理,探讨宇宙的生成和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梵天”(天神)创造世界和人类的说法。这样,源于雅利安人原始宗教信仰的婆罗门教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婆罗门教的特点

1、宣称“吠陀天启”,说婆罗门教的吠陀文献秉承天意,是人类知识的本源和社会生活的准则。2、宣传“祭祀万能”,强调向天神祭祀献供,祈求现世和来世利益。王室每年要举行力饮祭仪式,此外还有马祭、祖先祭、天神祭、梵祭。精灵祭及种种献祭仪式。献祭时要屠宰大量牲畜,耗费大量财物。3、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宣称永世不可改变。以此为巩固婆罗门特权服务。4、说宇宙本质与人的本质一致并合一,所谓“梵我一如”论。《奥义书》种类很多,传世的达200余种,有的(或其中某些部分)在佛教以前已存在,如《唱赞奥义节》、《大林间奥义书》等,从中可了解婆罗门教传统哲学观点。它认为宇宙有统一的本质,“性灵”,即“自我”或“神我”。因它清净,称之为“梵”;因它为世界万有之本原,永恒存在,故又称“大我”、“大梵”。每种事物,每个人的本质为“小我”。小我与大我并无二致,是合一的,即“梵我一如”。“我”本指人呼吸的“气息”,在《奥义书》中它被改变为人的灵魂、万物的本源。婆罗门教又进而把“梵”人格化,称为“梵天”,成为它崇拜的最高神。又宣传通过修行(斋戒、修禅定)可死后回归梵天,得到永生。5、宣传业报轮回的观点。说人的行为(业)的善恶,将带来不同的果报。如果不相信吠陀经典,违犯种姓规定,有杀生行为等,死后将转生下等种姓或生为牲畜等,而如果学习吠陀,苦行,行善,死后可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

沙门思潮

公元5、6世纪时,因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势力的发展,他们对婆罗门至上的旧种姓观点表示不满;同时,婆罗门教的杀牲献祭和巨大浪费对社会生产带来危害;婆罗门种姓的专横、腐化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对抗、批评婆罗门教的新宗教和哲学思潮,此即沙门思潮。
在沙门中,有的人围绕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和关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精神解脱等宗教理论问题进行思考、辩论,提出各种理论主张。佛典中称婆罗门教和其它学派一律为“外道”,据说在佛教创立时有95种外道,有62种见解,耆那教经典中说有363种见解。据佛经记载,有六人的学说影响较大,称之为“六师外道 ”。这都是形容思潮的繁多,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多的数目。与佛陀同时代的沙门思潮主要有5个派别,即顺世论、佛教、耆那教、生活派(邪命外道)和不可知论。
(1)顺世论,印度古代唯物主义派别,渊源很早。其先驱者之一是与佛陀同时代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意为“发褐”)。顺世论宣称:世界的基础是物质,构成物质的原素(大)是地、水、风、火四大。一切有情识的生物都由“四大”和合而生。认为物质原素不断运动,具有内在的力量,从而否定了神和其它的原因。顺世论在社会伦理方面主张种姓平等,反对轮回业报、祭祀苦行,指出幸福既不在天堂,也不在来世,而在今生。因此佛教称他们为“现世涅 论”。这个派别从古代到中世纪一直在广大人民中流行。
(2)耆那教,耆那教的真正创立者是与佛陀同时代的筏驮摩那,号称大雄。大雄建立了一套修持理论和实践,这个派别在佛教兴起时代十分活跃,它一方面反对婆罗门教,另一方面与佛教也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3)生活派,生活派的梵文原意为“严格遵守生活法的规定者”,汉译佛经称为邪命外道。相传为末伽黎·俱舍罗所创,据后来南印度发现的碑文记载,与佛陀同时代的“六师”中的婆浮陀·伽 那和富兰那·迦叶也归入这个派别。在佛教兴起时期,生活派在恒河流域的舍卫城和补罗沙城等地组织过独立的僧团,拥有自己的寺庙,过着极为严格的戒律生活。生活派宣称:宇宙和一切有生命的物类由灵魂、地、水、风、火、虚空、得失、苦、乐、生、死等12个原素构成。各种原素的结合是一种自然的、机械的、无关系的结合;在社会道德观方面提出了一种宿命论学说,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受命运支配着的,在命运的锁链中,任何人的意志都是无能为力的,伦理道德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派别在印度孔雀王朝、戒日王朝时很流行,以后在南印度又和耆那教、印度民间信仰相结合,直至15世纪才销声匿迹。
(4)不可知论派,以佛陀同时代的散惹耶·毗多梨子为代表。据佛经记载,在佛教兴起时,散惹耶也组织过自己的僧团,有弟子250人,佛陀的两个大弟子舍利佛和大目 连原先都是散惹耶的门徒,后皈依佛教,因此散惹耶气愤而死。散惹耶宣传一种怀疑论或不可知论,认为对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真理都是不可遽然断言的。例如我们对于来世化生、因果报应、罪恶是非、如来(人格化的修行完善者)可以说有(S是P),可以说无(S不是P),可以说亦有亦无(S是P亦不是P),可以说非亦有非亦无(S不是P亦不是非P)。散惹耶这种理论被佛教徒称为“难以捕捉的 鱼学说”。不可知论作为一个派别在佛教兴起以后就销声匿迹,但它的思想对后世一直有影响。
上述沙门思潮,虽各有所标榜,但他们反对吠陀权威和婆罗门教精神统治方面是一致的。在世界观方面则集中反对梵天创世说,从而提出了自然因说(世界是由自然的物质原因构成的)、偶然因说(世界是由偶然原因构成的)、结合因说(由物质和精神的原因结合而成)、宿作因说、生类因说(世界的各种事物及人分成不同的种姓是先天命定的),这些学说对世界的认识大都是从自然或现实出发的,相信自然界的原因或规律比神的创造更为重要,来源于实践的人的知觉、经验比吠陀天启更有效。在社会生活方面,他们反对祭司的精神统治和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反对以动物为牺牲的血腥屠杀和繁琐的祭祀仪式,但这些派别也有很多时代的局限,他们中除顺世论外一般都相信业报轮回,有的还陷入诡辩、不可知论或宿命论,有的实行极端的苦行主义或享乐主义,甚至为了反对婆罗门教的社会伦理准则而走向极端,否定一切,抹杀是非界限。沙门思潮反映了当时正在兴起的社会力量一一武士贵族、商业富有者和城市居民的思想和倾向。
佛教也是沙门思潮之一,但佛教在公元前6一5世纪兴起时并不象佛教经典所渲染的那样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派别,早期耆那教文献中并没有注意它。当时在新兴的思想界中最有影响的是生活派、顺世论,其次是耆那教、佛教和不可知论派等。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国南部的释迦族。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也译瞿昙),原名悉达多,佛教徒称之为“佛”或“佛陀”,意为觉悟者,达到觉悟的人。
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称净饭王,母摩耶夫人。释迦牟尼生下第七天母亲去世,他由姨母抚养成人。从8岁起学习吠陀、武艺,17岁娶妻,生有一子。29岁时因感于人生无常,要求摆脱生死苦恼而出家。出家后先跟数论先驱阿罗逻和优陀罗学习禅定,又修行了六年苦行,但认为这样做都达不到解脱,便到王舍城外尼连禅河畔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坐禅,经七天七夜,对人生和解脱问题进行思考,达到“觉悟”。此后到波罗奈的鹿野苑地方找到了原先跟他一起修苦行的 陈如等五位侍者,把自己觉悟的内容向他们宣说,收他们为弟子,创立了最早的佛教僧团。此时他35岁,直到80岁去世。他在 45年的时间内,在恒河中上游一带传教,使佛教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影响也越来越大。
佛教是佛陀的言教,佛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等。佛、法、僧三宝是学习佛法应该具有的根本知识,所以首先提出来解说。佛陀是佛宝,他的言教就是法宝,他所组建的教团就是僧宝。

古印度

释迦牟尼佛(悉达多太子) 的出生地是今尼泊尔,

他在古印度讲法49年, 本身无创教行动,亦无心做教主.

后世,佛弟子们为广大佛之精神,逐渐创立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