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长廊设计方案:关於鲁迅先生写的 为了忘却的纪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40:28
想问问他的写作背景。。
老师让查的。。
知道的告诉我。。谢谢

本文最初发表于1933年4月1日《现代》第2卷第6期,后收入《南腔北调集》。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蒋介石进行反革命军事“围剿”的同时,疯狂地进行文化“围剿”,先后颁布《出版法》《危害国民紧急治罪法》《宣传品审查标准》等法令,查禁进步文艺书刊,封闭书店,通辑著名作家,秘密逮捕、杀害左翼作家。1931年1月17日,柔石等5位“左联”作家被捕,2月7日深夜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为纪念死者,鲁迅写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前驱的血》来揭露国民党刽子手们是“在灭亡中的黑暗的动物”,指出遇害同志的鲜血,“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与此同时,鲁迅还为美国《新群众》杂志撰写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一文,并托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将文章译成英文后寄出。史沫特莱担心该文发表后会对鲁迅不利,鲁迅却说:“这几句话,是必须说的,中国总得有人出来说话!”后来鲁迅为英文期刊撰写的《写于深夜里》一文,更是把黑暗的中国比作看不见的地狱。
1933年2月7-8日,在柔石等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怀着深厚的感情,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2、“左联”五烈士简介
柔石(1901—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曾当过小学教师,1923年在北京大学旁听过鲁迅的课,后来在浙东一带中学教书,参加过农民暴动。193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左联”成员,先被选为执委,后任常委兼编辑主任,是“左联”出席1930年5月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代表之一,作品有诗剧《人间喜剧》,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旧时代之死》《三姊妹》等。
白莽(1909-1931),原名徐白,又名殷夫。浙江象山人。同济大学学生,17岁即参加革命工作,1929年辍学,专心致力于党的青年工作,并担任共青团中央地下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辑。他的哥哥徐培根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航空署长,白莽曾写有《别了,哥哥》一诗,表示同他决绝,并与他的哥哥所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奋战到底的决心。平时从事诗歌创作,作品有《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等。
冯铿(1907—1931)又名岭梅,广东潮州人。五四时期,曾为潮州学生联合会的代表,参加革命团体。大革命失败后,到了上海。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左联”成员,受任于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会宣传部工作,兼从事文艺写作。作品有《重新起来》《红的日记》等。
李伟森(1903—1931)又名求实,湖北金口人。早年参加工人运动,后赴苏留学。1926年到广州,同萧楚女等合编《少年先锋》杂志。后到上海创办《上海报》,。作品有《小品文杂感集》《杜思退也夫斯基评传》等。
胡也频(1903—1931),福建福州人。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到上海,后又去天津进大沽口海军学校,该校关闭后,开始过流浪生活。1924年开始献身文学运动。作品有《也频诗选》和小说《往何处去》《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面前》等。

谢谢。

??第一年,我感觉自己脑袋里毫无尘滓,干净得就像江湖郎中家里常设的停尸房。悠南山的寂静层层包围而来,我慢慢习惯于边磨剑边思索“秋瞑剑法”的第N式该怎么使。我每天寅时起身去三十里外的柳清溪担水回来,以备卯时磨剑,然而直到刚刚由西域江湖传入中土的圣诞节过去都快半年了,我才发现原来就在我的磨剑石背后十余丈远的竹林里有一道清流潺潺的小溪。
??第二年里,我开始关注绿色。我视野中那片有魏晋名士风度的墨绿竹身常令我无端想起我的一位叫做载驰的朋友腰里的竹骨剑鞘,以及鞘中凛然如长虹的宝剑;而在晚风中沙沙吟唱的那些翠色竹叶,渐渐的,仿若我早逝的妻子浣儿在仲夏夜穿起的绸衣。

为的是想记忆一些东西,一些感觉.或许回忆是苦涩的,甚至是不堪回首的。但我们不因为它曾经带给我们的那些不愉快的,而去淡忘它,把它永远尘封.回顾曾经,是因为我们还有面对明天的相信和勇气,是对过去的怀念.感情的错与对,彼此的是与非,都是我们想要去忘记的,却怎又挥之不去的,这就成为了回忆!回忆是美好的,让人胸潮澎湃,激动不已;有是却又是带给我们无尽的哀怨,成了想要忘却的回忆!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国民党反动派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反革命军事围剿的同时,又发动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1931年1月17日,国民党反动派秘密地逮捕了五位左翼作家,并于2月7日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同时遇难的还有18位革命志士。烈士们就义时,高唱国际歌,高呼口号,仰首阔步,大义凛然。柔石中了十弹,鲁迅得知柔石被杀的消息后,悲愤已极,当即吟成一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表达对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无比悲愤和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1933年2月7日,五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又写了篇纪念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活动,一方面采取查封刊物书店、逮捕绞杀左翼文人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革命文学。1931年一月十七日,柔石、白莽、冯铿、李伟森、胡也频五位青年革命作家被逮捕,同年2月7日,他们被杀害在龙华军备司令部,大批左翼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无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