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医院好的骨科专家:中国建筑开括者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53:02

鲁班

梁思成先生有一段让人听了非常痛心的话:“拆掉一座墙像挖去我的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1950年,梁思成先生和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先生提出极具远见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简称“梁陈方案”),送给中央人民政府、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领导。梁先生还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表示要当面汇报这个建议。

“梁陈方案”提出完整保护北京旧城的思想,主张把中央政府行政中心建在西部,原则是“古今兼顾,新旧两利”。梁陈方案指出:“如果原则上发生错误,以后会发生一系列难以纠正的错误的,关系北京百万人民的工作、居住和交通。所以在计划开始的时候,政府中心地的问题必须最先决定,否则一切无由正确进行。”
后来梁思成先生又发表了《关于北京城墙存废的讨论》、《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等文章,继续阐述保护北京旧城的思想。然而,20世纪50年代是个激进的年代,容不得学术上的讨论。“梁陈方案”被认为是“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借口下连同一切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甚至破烂不堪的劳动人民居住区一起保存下来,由古代的文物建筑来束缚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

接下来,北京城墙也被拆毁了,北京城墙那是“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是“一串光彩耀目的璎珞”呵!但是,有的人什么都敢拆,从五六十年代拆城墙,一直到2000年拆毁了保护完好的四合院,他们还有什么不敢拆的呢!

今年4月20日,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此时此刻,回想往事,感慨万千。今天北京城市建设处于两难境地,新旧建筑混杂,很难发展,这和当年否定“梁陈方案”有很大关系。“梁陈方案”被否定是个悲剧,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最大悲剧。
(二)
梁思成先生保护北京旧城的思想,有很清楚的发展脉络,这和他长期呕心沥血研究中国古建筑是分不开的。

20世纪初,日本学者伊者忠太、关野贞,英国学者叶慈,德国学者艾克、鲍希曼,瑞典学者喜仁龙等,搜集中国古建筑资料,研究中国建筑文化,出版了不少书。但当时中国的学者反而无力研究中国古建筑,甚至连中国人学习中国建筑史者要依靠外国学者编著的书籍。

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了久已失传的《营造法式》丁氏钞本,不久此书即由商务印书馆影印。《营造法式》的发现和出版是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的大事,但此事在当时是一本无人理解的天书。

20年代末,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具规模的研究机构。1931年,梁思成先生出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他和刘敦桢、林徽因先生等人餐风宿露,历尽艰辛,踏勘过十五个省的两百个县,研究过的古建筑超过二千,奠定了中国人研究自己的建筑遗产的基础,使中国建筑文化重放异彩。他们的研究和《营造法式》相印证,找到了开启中国建筑研究大门的钥匙。

梁思成先生写于1932年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是中国人首次运用科学方法详细调查中国建筑的成果。梁先生说:“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艺术之鉴赏,就造型艺术言,尤须重‘见’。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义固至显。律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

梁先生强调说:“故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 梁先生的学生、古建专家傅熹年先生认为《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反映了梁先生“通过精密测绘并与《营造法式》印证初步探明宋式建筑设计规律的过程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这方面开天辟地的第一篇重要论文。这篇处女作不仅一举超过了当时欧美和日本人研究中国建筑的水平,而且就透过形式深入探讨古代建筑设计规律而言,也超过了日本人当时对日本建筑研究的深度。”

1937年,梁思成先生林徽因先生发现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大殿,那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骑驮骡入五台山探索佛光寺。他们早晚攀登工作,或爬入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或爬到殿中构架上,俯仰细量,探索惟恐不周到,摄影测绘,终于弄清佛光寺大殿的准确建造年代是唐大中五十年(公元857年)。日本学者关野贞认为“佛光寺大殿为明代建筑”的说法被修正了。佛光寺大殿是当时中国已发现的惟一的唐代木构建筑,也是中国古建筑第一瑰宝。它的发现是对建筑史研究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三)

梁思成先生是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的先驱。在前面提到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一文中,他就谈到:“古建筑保护之法,尤须从速制定、颁布、施行……”在审查小雁塔修缮方案时他说:“保护古建筑是要使它延年益寿,不是返老还童。”具体地说明了文物建筑的原则是“整旧如旧”。在《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与刘敦桢合作)、《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全国重要文物简目》、《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北平文物必须整理与保存》等文中,可以看到梁先生对文物建筑所倾注的感情,以及为文物建筑保护所做的艰苦的工作。

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建筑史学家陈志华认为梁先生是我国提倡科学地保护文物建筑“当之无愧的先驱。他研究中国古建筑,正是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长城上烽烟滚滚的时候。这时候乘着大车,跋涉在黄尘漫天的古道上,去寻找千百年前的残址遗构,决不是怪癖,而是出于对处在危急存亡之际的祖国依恋。他去寻找的,是民族记忆的见证和感情的寄托。”

(四)

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创者之一,1928年,他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1946年,他创办了清华大学营建系。从《祝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设立艺术史研究室计划书》(与邓以蛰、陈梦家合作)、《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现称建筑工程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等,可以看到梁先生建筑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而梁先生1948年在同方部小礼堂所作的《理工与人文》的学术报告,则进一步阐明了他的“理工与人文必须结合”的思想。梁先生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这些事已广为人知,就不再赘述。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梁思成全集》(9卷本)。上面提到的梁先生的重要文章,以及《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营造法式注释》、《清式营造则例》、《图像中国建筑史》等著作都已收录在内,可谓中国建筑界和出版界的盛事。出版界为中国建筑学家出版全集,这是第一次。

(五)

今天,我们怎样来表达对梁思成先生的怀念之情呢?

今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梁思成纪念馆方案展览”。但这个展览并不是一般的纪念性展览,既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当代建筑实验和当代艺术实验的展示,是着眼于未来的纪念。参加此次展览的作者有做实验建筑的青年建筑师,还有在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当代实验艺术家,因此构成了展览的实验性质和当代艺术色彩。需要一定的当代艺术和当代建筑的知识背景,才能理解这个展览。

展览邀请张永和与非常建筑工作室做展览设计,设计者考虑到中国建筑的两个基本元素——砖和木,用混凝土砌块和大芯板作了展场和围合,但这些材料又不是原始的砖和木,已是经过“现代”处理过的材料。在美术馆原来的古典式展厅中,分隔成内外和上下的展览空间。观念在展厅中穿行,还可走上“城墙”,美术馆单调的展厅忽然变成建筑师的游乐场。董豫赣的方案名为《梁思成纪念文集》,是一本手工制作的书,上面有“批评即纪念”的文字。翻开书,还可发现建筑的片断。王家浩的移动纪念馆、烟台大学建筑系两位学生所作的“电话亭”等,也都是很有想法的方案。

当代艺术的介入是这次展览的一大特点。艺术家汪建伟的作品《刻舟求剑》,以电脑三维动画演示,在建筑方案中显示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也暗喻在时空变幻中“纪念”有可能是“刻舟求剑”。艺术家宋冬的录像装置呈现的是西单中口的景象,使人联想到梁思成先生和北京旧城的关系。

颇有意思的是建筑师以当代艺术所做的方案。建筑师李巨川的《北京城墙2001》,是以行为/录像形式提出的梁思成纪念馆方案。作者请两个北京女孩和他一起搭乘出租车,沿北京二环路(原北京城墙位置)环行一周,同时用摄像机记录两个女孩在车上的情况。作品的两个基本来源是:一、梁思成和北京城市历史的特殊关联;二、北京这个城市给作者的直接感受。于是,作品成为一些十分不同东西的汇集:老北京城墙,出租车,都市女孩,梁思成所面对的北京和作者所面对的北京在此重叠。如果梁思成当年的建议被采纳,老的北京城墙被保留,那么,今天的北京将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是作者感兴趣的事。但是,这个作品并不是对这样一种情况的想象和呈现。这个作品实际上是:一个今天的建筑师对一个被“擦掉”了的建筑物的重写。

建筑师刘家琨参展的是《李庄笔记》行为/照片。抗战时,梁思成和中国营造学社迁到四川李庄,继续进行艰苦的古建筑研究工作。刘家琨3月17日到李庄,找到了“抗战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还发现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名字,旧址堂屋早已废弃不用,家具积灰,墙皮剥落。墙角堆放着农具、粪桶。还找到了当年的房东。几十张照片,形成一组观念的连环画。“天井里鸡走鸭奔,猪在哼哼,除了老墙和老人,当年那些情愫者荡然无存了——荡然无存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几乎是把他们毕生呵护的东西都破坏殆尽了,才又来纪念他们。”照片下这行文字,让我尤为感慨。

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是中国建设教育的开拓者,是文物建筑保护的先驱,他的“梁陈方案”,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梁思成这样一位有世界影响的建筑学者的纪念,绝不应是盖一座庙一样的建筑,把他们的灵魂囚在封闭阴暗的空间中。年青人的纪念体现了中国实验建筑新的学术动向,而对于中国美术馆来说,当代艺术的展示则开启了新的可能性。

《三联生活周刊》介绍此次展览文章的标题是《不为怀旧的纪念》;《建筑时报》的长篇报道标题是:《探索是最好的纪念》,可以说点出了此次展览的主题,也是人们纪念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态度。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被陈毅将军赞誉为“国宝”。1923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1927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入哈佛美术研究院学习。194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建建筑系并任系主任直至去世。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不是梁思成,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继承者,城市规划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