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模特招聘:苏轼《游金山寺》运用了哪些典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41:42

苏轼《游金山寺》

1. 此诗是苏轼出任杭州通判,路过镇江金山时的游览之作,也是他七言古体诗的代表。通过描绘神奇莫测的江上景物,抒发了诗人羁旅行役之愁和怀乡归隐之情。

2.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八句写金山寺山水形胜,并点出思乡主旨。中间十句写登眺所见黄昏夕阳和深夜炬火的江景。末四句直抒感喟,总束全篇。

3. 此诗的艺术特点:

(1)首尾呼应,章法严谨,层次分明。此诗以“宦游”始,以“归田”终,中间又以“望乡国”句相绾系,有起有结,遥相呼应。全诗围绕长江着笔,以时间的推移来表现环境的变幻,笔势骞腾而层次井然。

(2)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本诗虽是写游金山寺,却对金山寺本身景观略而不写,着重写登眺所见之江景,可谓神思独运;在描绘景物时,抓住白天、傍晚、黑夜不同时辰的不同景象特征,予以生动细致地刻划,情景如绘,笔力矫健,意境开阔,兴象超妙;江上奇幻迷茫的景色同诗人浓郁诚挚的乡情交织在一起,既使人感到景之奇,又使人感到情之真。

(3)联想丰富,比喻新奇。诗人把万顷江波比作靴子上的细微皱纹,把江天晚霞比为鱼尾的赤红色,喻象新颖贴切。作者见巨石随波出没,联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见到江心怪火,又联想到江神的警告,想象奇警而又紧扣主旨。

并无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