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汽车教学设备厂家:沈括是什么学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3:55:54

沈括是北宋年间钱塘(今杭州市)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和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学科中都有重大成就。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沈括33岁到京城开封研究天文历法。王安石变法期间,被任命为负责观测天象、制订历法的司天监长官。他用自己制定的《奉元历》代替旧历,提出《十二气历》代替农历,《十二气历》比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还要合理,可惜未被采纳。

沈括在物理学方面建树很多。他通过实验找到了使用指南针的办法,使针总是精确的指向南方。这是世界上关于如何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此后,他在用指南针定向时,发现磁针常向东偏,不指正南,在历史上第一个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磁偏角,这比欧洲人要早400年。他对凹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的说明,对声音振动的实验,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沈括在地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他到浙江东部地区考察,提出雁荡山群峰是经过千万年流水的冲刷而成。他经过太行山麓,见山壁中间有一条由卵石螺壳组成的堆积层时,断定这里是古时的海边,并推论出“大陆都是混浊泥沙冲积形成”的。这些独到的见解,与现代科学结论有许多相通之处。

沈括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的梦溪园,专门从事著述,为后人留下了一部26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库。像活字印刷、磁针装置四法、水法练钢等重要成果,就是由这本书记录留传下来的。这部书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意义

  1、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
  2、个人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
  一岁时南迁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阳一带,后隐居于福建的尤溪一带。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1075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熙宁九年(1076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
  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去世。

  3、个人作品
  沈括一生著作多达几十种,但保存的,除《梦溪笔谈》外,仅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和医药著作《良方》等少数几部了。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共600余条。其中200来条属于科学技术方面,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发现。
  《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浑仪议》《浮漏议》《景表议》《营阵法》《守令图》《梦溪笔谈》《续笔谈》《补笔谈》《梦溪忘怀录》《长兴集》《苏沈良方》《南郊式》。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天文学方面,在司天监期间,沈括为提高仪器的精度进行了大量工作,曾改制浑仪、浮漏和景表等天文仪器,撰《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亲自观测天象,绘制测定北极星位置的图二百多张;并曾在几年内坚持观测表影和漏壶的运行,由此提出了因太阳运动不均匀而引起的时差现象;在晚年,他提出一种全新的纯阴历《十二气历》,这种历法简单明了,便于指导农事。

在物理学方面,沈括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晚年,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潜心写作,将平生见闻和科学研究记载于《梦溪笔谈》之中。书中涉及科学条目二百多条,内容包括数学、天文、气象、地质、地理、地图、物理、化学、冶金、水利、建筑、生物、农学和医药等许多领域,是世界科技史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为了纪念沈括的功绩,人们将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小行星”。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天文学方面,在司天监期间,沈括为提高仪器的精度进行了大量工作,曾改制浑仪、浮漏和景表等天文仪器,撰《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亲自观测天象,绘制测定北极星位置的图二百多张;并曾在几年内坚持观测表影和漏壶的运行,由此提出了因太阳运动不均匀而引起的时差现象;在晚年,他提出一种全新的纯阴历《十二气历》,这种历法简单明了,便于指导农事。

在物理学方面,沈括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晚年,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潜心写作,将平生见闻和科学研究记载于《梦溪笔谈》之中。书中涉及科学条目二百多条,内容包括数学、天文、气象、地质、地理、地图、物理、化学、冶金、水利、建筑、生物、农学和医药等许多领域,是世界科技史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为了纪念沈括的功绩,人们将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小行星”。

应该说是"科学学"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