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嘎子的故事在线听:为什么移动通信会无缘无故扣话费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46:03

移动通信一般不会无缘无故扣费。前几年手机话费恶意扣费泛滥,现在电信行业整改之后减少了许多,但也不排除遗漏,同时现在流量业务使用增大,也可能是流量使用超额计费等。具体问题需要查询扣费详单才可以分析结果。
  遇到此类问题可拨打“10086”,在接通后根据提示音按“0”转接人工服务,当客服回应时向客服人员详细描述问题,比如如何时流量计费与个人实际使用情况不符合,让客服帮忙查询流量使用的记录情况并向客服投诉此问题,待客服将其记录反馈后台工作人员后,等待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查实核证具体情况后向客户反馈解释问题。(中国移动投诉反馈时间一般为48小时以内。)

打1860投诉好了。

手机短信息,在经济贸易往来,联络感情,提供便捷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短信也成了一些网络内容提供商攫取非法利益的工具,他们在短信业务中频动“手脚”,使这些服务成为手机用户防不胜防的陷阱。 手机信息陷阱形式多样,强行订阅、群发、退订难,是众多服务提供商(SP)赚钱的三大“法宝”。

陷阱一:发短信返话费 原来是诱饵

有用户经常收到一条自称是联通和移动公司发的短信,信息原文这样写道:“移动和中国联通合作为祝贺2004年短信费突破50亿,您把此消息转发10户,您的户上将加上99元话费,我在家刚试过是真的,快转,后查话费。”于是,用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10个朋友转发了这条消息,结果,稍后查询话费时才发现这是个骗局,非但没有返回话费,短信费也照样被扣。
点评:对于此类以免费“晚餐”为诱饵的信息陷阱,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以免陷于既上当受骗又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

陷阱二:未订短信 费用被扣

据市民方女士说,某通讯公司无缘无故扣了她2月份和3月份两个月共计90元的代收信息费。方女士夫妇年过五旬,儿子在外地读大学,他们从来不上网,也不发送短信息,更未订购过什么短信息。方女士打电话去询问。服务员说是从网上下载铃声的短信息收费,通讯公司只是代收。她很纳闷:“什么服务都没有享受过,代收信息费到底扣的是什么钱?”
点评:一旦发现自己的手机费用出现无端增加额,一定要向运营商查询(例如:中国移动拨打1860、中国联通拨打10001)。由运营商责成网络服务提供商(SP)退赔或双倍返还消费者被扣费用。

陷阱三:友情短信藏“黑洞” 一旦回复便定制

春节前夕,张先生连续收到陌生的手机短信,信息说:“春节长假到了,我们交个朋友,一起去游玩?”张先生没有理会,但该短信接二连三发来,张先生忍不住,就回复了一条:“你是谁?”随后几天,类似短信不断骚扰他。
几天后,张先生去营业厅交纳手机费,结果被告知,这两条回复的短信收费高达16元。营业厅服务员解释说,这种短信一般是由恶意网站发出的,不管机主回复了什么内容,就默认为该手机号码在其网站注册了,而其收费标准谁也不清楚。
点评:这类信息陷阱属欺诈行为。消费者发现被骗后,由于难以追查责任人以及诉讼成本过高,其利益赔付往往被迫搁置。谨慎回复成为避免被骗的首要条件。

陷阱四:短信服务被取消 服务费用难退订

王先生曾订制过某网站的新闻短信服务。后来单位统一配置了CDMA手机,王先生就到北京移动营业厅办理了停机保号业务,暂时不使用自己的GSM手机了,同时他向这个网站申请取消新闻短信包月服务。但王先生被告知:该项服务当月不能取消,只能等下个月再说。可到了第二个月,王先生已经停机保号的手机仍被收取了短信包月费用。他与网站联系,网站称:没有收到北京移动关于该用户停机的通知。
点评:如发生退订时推诿,首先考虑同运营商的投诉咨询机构沟通,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可考虑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提起诉讼。

据中国人民大学张新宝教授介绍说:手机陷阱对消费者的侵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隐私权中私生活安宁的侵害,二是对财产权益的侵害。我们收到陌生的甚至带有威胁性质的信息(如强行要求转发某信息),安宁的精神世界会被侵扰。诱骗注册也涉嫌收集消费者隐私资料。不期而至的电话让我们在目前双向收费体制下为他人的“非法入侵”买单。消费者更重要的经济损失还来自于无线增值业务提供商高收费的“有奖竞猜”、移动通讯服务提供商的“霸王条款”等方面。

其实,有些“陷阱”也并不是不可规避的。这个是我刚搜索到的几条建议:。

作为消费者,应谨记两个原则:(1)市场经济条件下,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梦想不切实际的利益;(2)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投诉、举报和诉讼,用法律武器捍卫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章“争议的解决”,为消费者提供了五种解决的途径。另外,选择声誉较好的手机短信服务商也不失为一种上策。

作为经营者,经营者以营利为目的,这无可厚非。但是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却是任何一个经营者的为商之本。构筑这种陷阱者,或者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的直接规定,或者利用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备欺诈消费者。后者实际上也违反了民法基本原则。更有甚者,有人利用手机短信息、网络邮件等从事职业诈骗活动,构成刑事犯罪。对于合法诚信经商者,应当予以保护,对于违法经营者,则要予以处罚、取缔直至刑事制裁。

希望你通过我刚刚找的资料能够获取有效信息,如果还不清楚可以拨打10000 进行咨询或者到电信局进行咨询。
如果你觉得我刚刚找的一些资料对你有用,一定要选我哦!HOHO~~~

常德移动就是这样拉!
以前我用移动的 139的号码`常德通`
经常乱扣费`一个月冲100块`没打几个电话就没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