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锥扳手尺寸:有关启功的人格魅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8:01:38
是当代国学大师启功

“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架。”
?? ——《杂阿含经》卷十八
??1.
??回顾李叔同的一生,我们不难从他身上发现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巨大的精神导向,对我们21世纪的青年来说,是不是应从其文艺成就和人格魅力上获得某些启示呢?今年是李叔同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我谨作此拙文,以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李叔同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文艺的先驱者,是最早提倡话剧,最早研究油画和西洋音乐的人。他极富文艺才能,举凡诗词、篆刻、书法、音乐、美术、戏剧等等,无不独领当时风气之先。借用其得意门生丰子恺的话来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多都被他走遍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姿翩翩,文采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现代中国文化,正待从他脚下走出婉约清丽一途”(见余秋雨《庙宇》)的艺术大师,却于1918年悄然在杭州虎跑寺以盛年出家,法号弘一(时称弘一法师),陡然从一代俊彦转变成为苦行佛陀。李叔同出家之举,在当时曾震惊了整个知识界,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迷。值得一提的是,出家后的李叔同又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相结合,重兴并弘扬了律宗,从而最终奠定了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的显著地位。
??“24年后,在距他生日还差十天的时候,功德圆满,安详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时间是1942年10月13日。临终前写‘悲欣交集’四字,以为绝笔,且预作遗书、遗偈数通,于弥留之际,分发示友。其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其生其死,都充满了诗意和神秘的色彩,仿佛一切都是事先设计好了的,又仿佛是演完了一场人生大戏,在人们还没有品评出韵味的时候,便卸妆收场了。”(见赵大民《李叔同的文化结构和文化人格》)
??佛教认为,人生即苦难,苦难的根源是欲望,即生命欲望、占有欲望。脱离苦海的唯一途径是灭绝欲望,进入涅架境界。弘一法师由朱门子弟,风流半世,享尽富贵,一变而成为空门高僧,穷困半生,历尽艰辛,后化作千百粒舍利,最终进入了佛门最高的涅架境界,求得功德圆满。
??他在从艺术家到皈依佛门的过程中,无不体现了生命的巨大落差和人生的反复无常。然而这样一个民国奇才,究竟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历程呢?我们有必要而且必须对20世纪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现代知识分子们做出进一步的梳理和思考,体味其生命征途背后的苍凉故事和寂寞心情,从而达到对一个世纪、一个年代的整体性反思。
??
??2.
??天津频临渤海,地势低平,多风多雨,又有海河贯穿其中,自清末以来已是长芦盐的中心集散地,源源不断的食盐生产业,培植和招徕了大批经营盐业的商人。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于天津市三岔河口附近一户富有的盐商之家。祖父李锐大约于康乾年间从南方招资时来天津经营盐业和银钱业,逐渐殷富,及至叔同父亲一辈,更是将李家富贵推向了顶峰。
??父李世珍,字筱楼,于1865年接连考取了举人和进士,与直隶总督李鸿章同年会试,是为挚友,官至吏部主事,又是天津有名的盐商、银行家,享有“李善人”之美誉。其长子文锦出生后不久夭折而去,次子文熙,自幼体弱多病。李叔同系李筱楼第五个姨太太王氏所生,幼名成蹊,学名文涛,以字行世,号漱筒,以求平安。叔同出生时,母仅二十,父已六十八,可谓龙钟老矣!传说王氏临盆时之际,一只口衔松枝的喜鹊,突然飞入产房,将松枝安放于产妇床头,又欢叫了一阵才向外飞去。长大后的李叔同确信其事,将喜鹊留下的那枚松枝,随身携带了一生,直到在泉州圆寂,还挂在他寮房的墙壁上面。
??李叔同从小在长兄文熙和生母王氏的教导、关怀下成长,7岁学《玉历纱传》、《百孝图》等,一遍过去即能琅琅成诵。9岁在常云馆接受老式教育,读《孝经》、《毛诗》、《千家诗》、《古文观止》等,又读《尔雅》和《说文解字》,习训诂文字之学,打下深厚国学根基。此后细读史汉精华和《左传》等多数史籍,并师从赵幼梅学诗词,又师从唐静岩工书法金石,书艺大进,始与同辈名士广泛交游,获益良多。经过七八年的家馆课程,李叔同在经史诗文和文字学层面,都具备了扎实的根底,为后来“二十文章惊海内”,精研佛典,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年时陪母亲南迁上海,由于其才思敏捷,智慧过人,很快为沪上名士许幻园所器重,交游日广,终以才子驰名于当时上海。李叔同入沪不久后便加入以许幻园为盟主的“城南文社”,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母亲去世后,他赴日留学,并接触西方文化和文艺。回国以后,他先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而后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和音乐,接着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校之课。1916年冬,短期学道,自诩“欣欣道人”,不久后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返回后,始素食,并阅佛典,有导儒归佛之意向。1918年逢马一浮友人彭逊之在寺中出家,深受感动,随即拜了悟上人为师,法名演音,号弘一。李叔同自此完成了由儒—道—佛的精神及身份的双重转换,从而最终抛弃了惬意舒适的世俗生活,硬是走到了芒钵衲衣、青灯黄卷,异常艰苦卓绝的追求西极的生活途径上来。
??弘一法师终其一生,既洒脱飘逸,光明坦荡,又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正如其好友夏丏尊在《弘一法师永怀录》的序言中所概括的那样:“综师一生,为翩翩之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家,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卒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其行迹如真如幻,不可捉摸,殆所谓游戏人间,为一大事因缘而出世者耶?”散文家余秋雨这样提到李叔同的出家缘由:“或许可说,法师出家,是新文化在中国的尴尬……他在挣脱,他在躲避。他已耗散多时,突然间不耐烦嚣。他不再恼于艺术与功利的重重抵牾,纵身一跃,去冥求性灵的完好。”这样的解释我是比较接受的,看似简单的语言,却娓娓道出了李叔同内心的精神挣扎和斗争。当然,一个人在经历这样的磨难后,作出此种决定,绝不是一时的冲动,我们应该在更理性的精神层面上来分析和了解他独到的感受。我想,只有这么,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命运,不会再以世俗的眼光来衡量和判断了。
??
??3.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诗人之为诗人,就在于他对时光的流逝比一般人更加敏感,诗便是他为逃脱这流逝自筑的避难所。”此种另辟新径的解释是很独到的,引起了我的共鸣。当然,我在认同的同时,还认为有责任感的时代诗人应该肩负起为国人开启明智,荡涤心灵尘埃的使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祖国外忧内患的多灾阶段:1894年甲午之战败于日本,1895年割地赔款与日本讲和,1898年英占威海卫,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讲和。部分激进的爱国知识分子们显得有些急躁不安,他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王朝何时才能覆灭?当代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序幕是否延续得太久了一点?”他们奔走呼号,东渡日本,西走欧美,上下求索着。
??青年时代的李叔同就生活在这种大背景下,祖国的苦难让李叔同感到不安和痛苦,他惟有通过手中的笔发出自己内心的呐喊和悲愤。当时“抵制美货”、“抵制日货”运动初起,身处上海的李叔同为沪学会作词配曲《祖国歌》一首,于中原大地上喊出了自己的愤怒。歌词如下: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李叔同将民间曲调《老六板》减慢为四四节拍,配入歌词,创作出这首乐歌处女作。秦启明曾这样评价此歌:“该歌词贴切,主题鲜明,富有民族特色。歌颂了我幅员辽阔的华夏古国,抒发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经教唱,即由沪学会传遍沪上,传遍全国,首创了国人用民族曲调配制乐歌的新风,李叔同也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乐歌音乐家。”他后来的门生丰子恺回忆当时“和同学们肩了旗子排队到街上去宣传‘劝用国货’的情景,憬然在目。我们排队游行时唱着歌,李叔同先生的《祖国歌》正是其中之一。”
??《祖国歌》的盛行,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国人的反抗斗志和激情被大大提高了,“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有这样伟大称号的国家有几个?只有我们中国。“谁与我仗剑挥刀?谁与我鼓吹庆升平?”这首歌无论从词或曲都有激昂澎湃的情绪,从而反映出先生当时当刻内心热烈的爱国情怀。
??1905年,李叔同抱着为个人为国家寻求新路的愿望,远渡扶桑(日本)留学。临行前填有《金缕曲》一阕,“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其词曰: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凇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此词既饱含李叔同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又揭示了祖国的危难:“破碎山河谁收拾?”自己曾经“二十文章惊海内”,到现在只觉得是过眼云烟,“毕竟空谈何有?”他的心绪忽然平静了,平静得如一泓湖水。然而他也在反思,在醒悟,这一点在最后三句表现得最为透彻。“听匣底,苍龙狂吼。”词人的心绪为之一震,破天荒地发出豪迈之语,惊天地,泣鬼神,“那惜心肝剖!”这正是李叔同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也是其铮铮男儿立下的豪壮誓言:拯救祖国于危难之中,不惜肝脑涂地,心剖胆裂,忍辱负重,像苍龙般那样狂吼着向前奔去。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积极入世的李叔同对此表示了热烈的欢呼。他写下了《满江红》一阕:《民国肇造志感》——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
??我们从中可以体味到作者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舒畅,如“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从此中国有了曙光,有了未来,“一担好河山,英雄造。”此词既是对民国肇造者的歌颂,也是作者在辛亥时期的激情和抱负的写照。但是李叔同毕竟不是对政治很感兴趣,对辛亥革命和民国的支持也只限于写词一类的言论上的欢呼,其他时候,并没有作出实际的举动来。这种心态和行动路线实际与他的性格、兴趣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李叔同先生虽然在后来遁入空门,但是在他冷奥的心里一点爱国热忱的星火始终没有熄灭!据丰子恺回忆道:“他出家后,有一次我送他些僧装的粗布,因为看见他用麻绳束袜子,又买了些宽紧带送他。他受了粗布,把宽紧带退还给我,说:‘这是外国货。’我说:‘这是国货,我们已经能够自造了。’他这才受了。”
??由此,李叔同先生强烈的爱国精神,我们可见一斑。
??
??4.
??李叔同东渡扶桑后,已二十六岁了。这二十多年来,他进过学校,也两次参加乡试,但始终没有确定自己的事业方向和谋生之道。在去日本之前,他确定了学习的方向:主攻美术,兼习音乐。当然,这是与他多年来逐渐增浓的兴趣和原有的书法技艺基础有关。他是一个做事极为认真的人,在日本留学期间为祖国的文艺做出了巨大的突破和贡献。如:中国第一份音乐刊物的发行;他是中国第一个美术留学生,首次开创了国内裸体绘画的局面;同时他还倡导建立春柳社,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者。
??李叔同从《祖国歌》产生的巨大影响中,感受到了音乐艺术本身巨大的作用,这促使他产生了想介绍和传授西方音乐理论知识,为国人做些启蒙的工作。
??1906年2月8日,由李叔同独力筹办的《音乐小杂志》第一期,在东京三光堂印就,五天后寄回国内,20日又尤惜阴在上海代办发行。这本杂志虽然很小,64开,30页,但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份音乐刊物。处在彼时彼地的他,在思想情绪中表现更多的是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这份小杂志,他以“个人绵力”编出,越发显出了其对音乐所起的美育作用和社会功用的重视。
??作为在我国音乐期刊上的首创之举,编辑者在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首先,他发表了《乐圣比独芬传》,即贝多芬。除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性格和成就之外,用了三分之一的文字着重突出了贝多芬的创作态度,这与他提倡的“先器识而后文艺”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其次,他还刊登了以李息翁署名的木炭画《乐圣比独芬像》。这是中国出版物上第一次刊登的西欧音乐家的画像。最后,他还运用了五线谱谱成了《隋柳堤》,《我的国》,《春郊赛跑》,等三首民歌,为在我国推广现代作曲法树立了一个榜样。
??李叔同原来对戏剧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自到东京以后,又结识了藤泽浅二郎,川上音二郎夫妇第一批日本著名的戏剧家,向他们经常请教新派剧和浪人戏的表演艺术。同时,萌发了改革中国戏剧的念头。
??1906年底,一个由李叔同、曾孝谷发起的在东京戏剧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成立。正因如此,李先生成为了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者,开创了中国话剧史新局面。“春柳社”第一次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演出《茶花女》,李叔同参与演出茶花女的角色,此剧在日本话剧界和留日学生中产生了很大轰动。
??春柳社的成立和首次上演《茶花女遗事》,对中国话剧来说是破天荒的,开创性的,它标志着中国传统戏剧出现了大的变革,标志着中国从此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戏剧形式——中国话剧。
??亲身参与了中国话剧创始期活动,并在东京看过李叔同演出的徐半梅先生,在《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说:“世界各国的戏剧,差不多都是以话剧为主,歌剧为宾;独有我们中国情形不同,一向只有在歌舞为主的戏剧。所有的戏,都以唱为本位,所以演戏称为‘唱戏’,看戏称为‘听戏’,在以前的中国,差不多可以说戏剧即歌剧,歌剧以外无戏剧。”确实,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中国观众们都希望中国戏剧应该加以改革了。由于春柳社的影响,1908年后的几年中,以上海为中心,而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众多提倡话剧的戏剧团体。如春阳社等等,就是接受了春柳社的启示。
??李叔同在东京上野美术学院毕业后学成归国。如前所说,当在浙一师任教的时候,他担任图画和音乐老师。在此期间,他又开创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艺术实践——裸体绘画。他自编西方美术史的课程讲义,属国内首创,又填补了中国艺术教育的一个空白。
??
??5.
??不要试图去填满生命的空白,
??因为,音乐就来自那空白深处。
?? ——泰戈尔
??李叔同是诗词大家,同时也是歌曲创作的高手、大师。他一生中最负盛名,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送别》和《忆儿时》两首。大多数人是听着这首《送别》而后知道有李叔同其人的。现在让我们来重温一下《送别》的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送别》的曲子,原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J•P•奥德威(John.p.ordway,1824—1880)所作,歌曲的名字叫《梦见家和母亲》。由于此曲旋律优美流畅、悠远深切,李叔同便选用它为《送别》一词配曲。《送别》歌一经问世,立即风靡海外,八十多年来传唱不绝。电影名著《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等,选它作插曲或主题歌,更加扩大了它在国内外的影响。
??《忆儿时》是李叔同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歌词曰: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脱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选配的则是美国通俗歌曲的作者海斯(William.s.Hays,1837—1907)的《我亲爱的阳光明朗的老家》一歌的曲子,舒缓的旋律中不无忧伤。
??李叔同创作的大量歌曲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原因是作者“有深大的心灵,又兼备文才与乐才”(裘梦痕、丰子恺《中文名歌五十曲序》)。其歌词,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浓厚的抒情性,富有民族特色;其曲调,通俗流畅,雅俗共赏。他的创作理念为中国的音乐制作提供了一种实践的示范,从而扩大了歌曲的流行面。
??
??6.
??爱默生说:“伟大的有信仰的人永远被视为异教徒,终于被迫以一连串的怀疑论来表现他的理念。”
??李叔同出家之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其中就有几条值得注意。这也是近年来其研究者得出的某些结论。一是家庭氛围中受其影响。他五岁以后,就时常与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他家来念经拜忏。他的家庭中弥漫着一股信佛的倾向。二是西湖佛教氛围的影响。浙一师离西湖很近,他经常到附近的寺庙里游玩。丛林密集,僧人众多,钟声梵吹时有所闻,这种特有的人文环境,有形无形地强化了他自幼种下的佛化因子,三是周围人的影响。如马一浮即为其代表之一,他试图用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推进一步,从佛教哲学中吸取养料,从而建立儒佛合一的思想体系。四是对男女情爱、家庭婚姻的负疚感。李叔同出家之因中,不能不说没有他对自己年轻时期荒唐生活的后怕和忏悔。这是一个难言之隐。五是生理病性的影响。他长期患有神经衰弱症,和由上一代传染的肺结核,从而更加需要他在幽静清新的环境中调养,远离嚣尘的山谷丛林。除了厌弃世俗看破红尘,也是由于其对博大精深而高深莫测的佛学思想的入迷和向往,何况,他是一个凡做事就要做得认真和彻底的人。当了和尚,他也有自己的目标,同时又在中国佛教各宗各派佛理佛法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佛学思想体系。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及弘一法师时,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提法。他认为:“红尘中人看破红尘而达到‘悲欣交集’即功德圆满,是弘一法师生平的三部曲。……弘一法师虽是看破红尘,却绝不是悲观厌世”;“佛终生说法,都是为救济众生,他正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事业的。”(《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朱先生的这个提法,常被弘一法师的研究者所引用,是有影响的。
??在中国十大佛教宗派(俱舍宗、唯识宗、律宗、成实宗、三论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中,华严宗是一个理论体系比较完备,且有哲学深度的派别。它的理论体系统称为“法界缘起”说。如前所说,“弘一法师入佛,不单是为了避却俗世的纷扰,以求清净;入佛后,也不想仅仅做个撞钟念经的和尚,他是为了生西成佛,超脱生死。而要达到这一终极目标,从修行角度上说,首先就得从佛教哲学的高度上,把握到佛性和佛境的内含,以及达到的途径。弘一法师钻研《华严经》和华严宗,正体现了他在探索佛性和佛境时的深度和品位。(见金梅《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
??中国佛教史上所说的律宗,实际上就是指道宣的南山宗,道宣则是中国律宗的高祖。第二祖为道宣弟子、唐代周秀律师。第三祖为北宋道恒律师。自元代起,律宗消沉不振,典籍散失,佛纪涣散,加上禅风盛行,逐渐下滑。本世纪头二三十年间,中国开始从日本请回部分唐宋律宗之书,此宗才重新被佛教界予以重视。正是在这种过程中,弘一法师才被誉为重兴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
??他为佛教留下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这部著作,并和其门生丰子恺等商定编绘了《护生画集》,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影响。法师后又倡导举办了南山律苑学院,专门弘扬律宗,其后接着倡立“佛教养正院”,在佛教界产生了巨大震动,加上法师在俗时的影响,大批可造僧材脱颖而出,一时佛教之气蔚然成风,较之以前大为改观。
??
??7.
??李叔同悲欣交集的一生,是与其时代息息相关的。虽然用他自己话来说是“遍走天涯”,但他走来走去也没有走出文化天地,他始终是一个文化人,就是出家以后也还是一位文化和尚。(见黄福海《弘一法师与我》)他在俗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入佛后,又在佛教界做出了贡献,其一生充满神秘和坎坷。我们今天面对他时,多了一份旁观者的姿态,多了一份闲适的心情,然而我们还是被他独具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了。是呵,有时候我们拥有的功利心太强了,少了一份宁静和闲适,少了一份对生活、艺术、人生的多角度思考。
??弘一大师在俗39年,在佛24年,都值得我们当今的学者研究,特别是其在文艺上对我国作出的巨大成就。掩卷深思,我在想,21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又是走在怎样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上呢??

强烈抗议上楼
请大家注意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