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39zd.zzedu.net.cn:禽流感可以通过空气中传播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18:58
现在好多地方有禽流感,那请问一下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吗??

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主要有两种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禽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候鸟(如野鸭)的迁徙可将禽流感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通过污染的环境(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发病。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群和禽产品的流通可以造成禽流感的传播。

至今由禽鸟传人的禽流感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及甲型H9N2。禽流感主要通过横向传播,即通过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的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播。

传播主渠道:粪便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是粪便。研究结果表明,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把鸡放在一层叠一层的窄小鸡笼子中,很容易通过其粪便传播禽流感。

可能通过鸡蛋传播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目前的证据表明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会经蛋传播。但也有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感染和发病鸡群的种蛋不能用作孵化。

“感”人不易

三种途径引人发病

第一,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

第二,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受到传染而发病。

第三,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病毒而发病。

人类感染概率很小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小,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因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侵袭。首先,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而禽流感病毒没有;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跨物种传播方式未确认

专家认为通过人员往来传染禽流感的可能性不大。医学家迄今仍未能确认禽流感病毒向人类传播的具体方式,未能找到高致病性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可能在人类传染的证据。

人际传播可能性不大

尚未见到文献报道禽流感在人际传播流行,未见到与禽流感病人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受感染发病。据此专家推测:目前人与人之间传播禽流感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人与人之间传播禽流感的可能性,因为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有可能与人体内原有的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流感病毒,导致更难控制的人流感流行。

目前进行的实验室检验正设法最终确定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由人类传染给人类,最终造成环球瘟疫。世界卫生组织及越南专家都强调,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可以由人类传染给人类。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如果病毒变异,后果将非常严重。

人的病死率仍较高

1997年,香港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8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越南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被证实有8例确诊,6例死亡,另外,还有2例死亡病例为疑似病例。其病死率高达80%,远远高于“非典”患者的病死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03年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人感染了“非典”病毒,其中有700多人死亡,其病死率仅在9%左右。(据新华社稿)

病毒抵抗力不强

总的来说,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病毒在70℃经几分钟即丧失活性。一般消毒药能很快杀死病毒,但存在于有机物如粪便、鼻液、泪水、唾液、尸体中的病毒能存活很长时间。禽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环境尤其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如粪便中和鼻腔分泌物中的病毒,其传染性在4℃可保持30~35天,20℃为7天。病毒在污染的水源中,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一旦健康鸡与病禽粪便污染的环境和水源接触,便可引起发病。

提示

煮熟的鸡蛋鸡肉可吃

由于禽流感病毒对于温度非常敏感,一般不能在70摄氏度或以上生存,所以进食煮熟家禽并不会感染病毒,也就是说,食用之前高温充分烹煮,杀灭病毒,可放心食用;不吃生食物或半熟食物,尤其是不熟的动物血液制品,半熟的鸡蛋也少吃为妙。在厨房和冰箱中要将生熟食品分开。

高致病性禽流感特点

潜伏期可长达21天

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病毒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性。

多发生在冬春两季

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季和春季多发,因为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火鸡和鸡最易感染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造成大批死亡。各种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其死亡率较高。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性别有关。据国外报道,已发现带毒的鸟类达88种。鼠类不能自然感染流感病毒。

病毒抵抗力不强

总的来说,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病毒在70℃经几分钟即丧失活性。一般消毒药能很快杀死病毒,但存在于有机物如粪便、鼻液、泪水、唾液、尸体中的病毒能存活很长时间。禽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环境尤其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如粪便中和鼻腔分泌物中的病毒,其传染性在4℃可保持30~35天,20℃为7天。病毒在污染的水源中,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一旦健康鸡与病禽粪便污染的环境和水源接触,便可引起发病。

与其他流感的区别

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

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

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疫苗接种无效,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

与其他流感的关系

除禽流感以外,常见的流感还有人流感、马流感和猪流感等。禽流感与人流感和人类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猪与人的种间差异较小,禽流感病毒可以在中间宿主(猪)体内与人流感病毒杂交,并产生能感染人的新的流感病毒。目前有学者认为,造成人间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毒株,是直接或间接由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演变而来的,而猪正是这一组基因重组的主要场所。

和“非典”的区别

“非典”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而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毒。一般来说,“非典”患者的发病和禽流感临床表现,尤其是早期表现很相似,如发热、干咳、少痰、乏力、头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及体征,同时可伴有头痛、关节和肌肉酸痛、乏力、腹泻等。所以,要注意与“非典”的区分,最为可靠的区分方法是实验室检测。

如何传播

两种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禽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候鸟(如野鸭)的迁徙可将禽流感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通过污染的环境(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发病。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群和禽产品的流通可以造成禽流感的传播。

至今由禽鸟传人的禽流感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及甲型H9N2。禽流感主要通过横向传播,即通过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的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播。

传播主渠道:粪便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是粪便。研究结果表明,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把鸡放在一层叠一层的窄小鸡笼子中,很容易通过其粪便传播禽流感。

可能通过鸡蛋传播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目前的证据表明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会经蛋传播。但也有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感染和发病鸡群的种蛋不能用作孵化。

“感”人不易

三种途径引人发病

第一,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

第二,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受到传染而发病。

第三,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病毒而发病。

人类感染概率很小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小,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因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侵袭。首先,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而禽流感病毒没有;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跨物种传播方式未确认

专家认为通过人员往来传染禽流感的可能性不大。医学家迄今仍未能确认禽流感病毒向人类传播的具体方式,未能找到高致病性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可能在人类传染的证据。

人际传播可能性不大

尚未见到文献报道禽流感在人际传播流行,未见到与禽流感病人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受感染发病。据此专家推测:目前人与人之间传播禽流感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人与人之间传播禽流感的可能性,因为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有可能与人体内原有的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流感病毒,导致更难控制的人流感流行。

目前进行的实验室检验正设法最终确定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由人类传染给人类,最终造成环球瘟疫。世界卫生组织及越南专家都强调,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可以由人类传染给人类。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如果病毒变异,后果将非常严重。

人的病死率仍较高

1997年,香港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8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越南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被证实有8例确诊,6例死亡,另外,还有2例死亡病例为疑似病例。其病死率高达80%,远远高于“非典”患者的病死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03年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人感染了“非典”病毒,其中有700多人死亡,其病死率仅在9%左右。(据新华社稿)

提示

煮熟的鸡蛋鸡肉可吃

由于禽流感病毒对于温度非常敏感,一般不能在70摄氏度或以上生存,所以进食煮熟家禽并不会感染病毒,也就是说,食用之前高温充分烹煮,杀灭病毒,可放心食用;不吃生食物或半熟食物,尤其是不熟的动物血液制品,半熟的鸡蛋也少吃为妙。在厨房和冰箱中要将生熟食品分开。

案例

首次爆发

文献中记录的最早发生的禽流感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禽流感在意大利的首次爆发使人们开始认识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传染病。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这种疾病因而被更名为禽流感。随后,这种疾病在其他欧洲国家、南美及东南亚、美国和前苏联也有局部发生,现在几乎已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爆发日趋频繁。这种病毒的肆虐不但给许多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向全人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最严重的爆发

1997年5月,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个养鸡场出现了这一区域首例禽流感病例。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禽流感病毒迅速蔓延,大批感染了该病毒的家鸡死亡。经专家认定,导致香港特区家禽大规模死亡的罪魁祸首正是A/H5N1型禽流感病毒。然而,令专家们难以置信的是,这种历来只威胁家禽生命的病毒,出现了新的变异并能够传染给哺乳动物甚至是人类。1997年8月,香港一名3岁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这也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A/H5N1的个案。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为了阻止A/H5N1禽流感病毒进一步向人类传播,香港特区政府宰杀了130万只家鸡。这也是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爆发。

波及最广的爆发

2003年3月1日,荷兰东部靠近德国边界的6个农场中发现了H7N7型禽流感病毒。到3月3日,有禽流感疫情的农场已升至13家。同一天,为了防止疫情向欧洲其他国家的蔓延,欧盟宣布全面禁止荷兰活禽及其蛋品出口。禽流感给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出口国之一的荷兰带来了沉重打击。在短短几周内,共有约900个农场内的1400万只家禽被隔离,1800多万只病鸡被宰杀。而更为严峻的是,在疫情爆发期间,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一名57岁的荷兰兽医在对病鸡进行检验时感染病毒,并死于禽流感引起的肺炎并发症。随后,H7N7型禽流感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与荷兰毗邻的比利时和德国均出现了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病例。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禽流感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次。

名词

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

高致病性禽流感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我国农村以前所称的鸡瘟和现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两种不同的病,禽流感在以前称为欧洲鸡瘟,也称真性鸡瘟,但是从1955年发现它是有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后,就改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目前禽流感不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这也是它为什么还不能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科学家相信,如果人的病例增加的话,其变异能通过飞沫传播也只是时间问题.
病毒不通过飞沫传播传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脱离寄主后在空气中快速死亡(因为干燥,温度等).
目前的病例,都是接触传染

无论如何,最近一段时间都避免接触禽类和食用禽类吧

不能
不过病毒是变异着的
所以以后不知道能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