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sill和ndsi哪个好:陶渊明的思想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4 14:43:43

浅析陶渊明对人生的审美化态度

  内容提要: 无论哪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会选入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更能透过诗作的面纱,深入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诗人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从而达到美育、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陶渊明身上,文学才独立存在,读书与写作才那么自然而然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既是方式又是目的。现实是审美之中的现实。这样的现实形成文字,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审美在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面对多元化的浮躁时代,他对人生的审美化态度和从而形成的宁静平和、坦然面对生活的心态,是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有意识进行渗透的。

  主 题 词: 诗意 审美化态度 审美教育

  无论哪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会选入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陶渊明的作品就是他本人的写照,欣赏它的作品必要探讨他本人。

  (一)对陶渊明的研究已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具有总结性和里程碑性质的研究出现在五四以后,代表性的观点有:鲁迅?quot;金刚怒目"说、朱自清的道家田园说、闻一多的个人闲逸说、朱光潜的人格风格说。当然还有陈寅恪、王瑶等大家,他们基本都从陶渊明主导思想的角度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事实上,陶渊明生活在先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其思想组成的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仅以一种思想或某几种涵盖之,似乎不太可能。但本文又认为这些研究仍都是中肯的,因为六朝时期各种思想泛起,作为一个文化人,时代文化特征必然要在它的心理及诗文中留下纷繁的印记。

  关键是,作为文学家、诗人,它的特质是什么呢?另外六朝时期除了思想的纷杂外,还是文学自觉的时代,它的表现又在哪里呢?应该在于文学审美意识的觉醒。中国文化中没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宗教意识,因此对于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而言,其心理世界是值得探讨的。随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逐渐成熟,由六朝开始有了自觉意识的文学,在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陶渊明对人生的审美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二)陶渊明活在诗意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陶渊明陶然期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所以才会"欲辨已忘言"。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般都鄙视力役,看不起农业劳动,更不消说去发现挖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体验了。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盛行,清谈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劳动为时髦。出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山水诗盛行而讴歌田园之章则大为逊色的状况。有人以"山水诗"为陶渊明定位,忽略了陶渊明自身独特的价值。朱自清先生就认为田园才是陶渊明的独创。陶渊明的"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自然和山水,与谢灵运等人又有所不同,陶渊明这里的自然,不仅是脱世的名山秀水,也不仅是自然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是审美的、文化的第二自然。审美功能在使个体精神的安宁和超脱方面对陶渊明极为重要。
  因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就不仅仅是诗的题材领域的拓展问题,也不是放下文化人的架子与村夫野老交往的问题,它反映的恰恰是一个文化人的特质--真正的农民是不会把面朝黄土背朝天视作一种享受的。陶渊明眼中的田园不再是孔子门徒、游侠剑客、簪缨世家、清谈雅客眼里的农夫野老等下等人的生活圈子。他眼里的农村,已是过滤了因战乱导致的荒芜破败、扶犁把锄的艰辛、粗茶淡饭的清苦、布衣褐服的寒酸的优美田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多美的景象啊!田园生活变成简单质朴且可实践的诗意生活。也只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建构才能使他从仕宦的肉体安适、精神窒息("久在樊笼里""以心为形役")里毅然走出,投入乡野田园的劳苦艰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精神却感到愉悦的生活中("复得返自然",当然,这里的自然如文中所论,已是审美意义上的自然)。

  (三)文学之于陶渊明的意义
  陶渊明活在读书和写作里。文学对陶渊明的人生而言,意义弥重。从陶渊明始,文学审美作为个体精神安宁和超脱的途径,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柳先生传》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酣觞赋诗,以乐其志"的句子,恰当而细敏地体现出了文学自觉时代的特征,也拨动了后世文人们的文学心弦。

  陶渊明不愿受樊笼之苦去干谒入仕,归隐乡间田园。如果求纯、求朴、求真、求拙、融入自然和田园之中,就足以满足精神需求的话,那么对子女的教育就简单多了,按最自然原始的生活方式引领他们即可。但陶渊明并没有那么超然,子女的教育问题困扰着他。且看《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岁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吹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因为它的纯朴真拙并非老庄式的绝圣弃知,他的"真意""守拙"已是经审美加工过了的。因此文学化、文字化的生活才是陶渊明的心灵鸡汤。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儿子不喜读书使陶渊明那么烦恼。因为读书写作在陶渊明那里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真?quot;愚拙"。

  陶渊明的这种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身上都可寻到陶的影子。而苏轼则是陶渊明的崇拜者,也是以审美姿态生存的典型。苏轼甚至把自己作为审美对象,不断被贬谪的不幸遭遇,也成了笔下丰富的文学材料,而且乐于以此为题。
  我们从审美化的角度理解陶渊明的人生,从而对文学审美功能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就会更加信心十足地进行文学教育。

  参考资料:
  1、《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
  2、《陶渊明集全译》郭维森、包景诚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3、《陶渊明悬案揭秘》王定璋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4、《隐士传》(序及本传)高敏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5、《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陈寅恪著
  6、《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第十三章 陶渊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
  7、《美的历程》(魏晋风度一章)李泽厚著 文物出版社
  8、《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仆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他们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

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他求为彭泽县令和辞去彭泽县令的过程,对江州刺史王弘的态度,抚弄无弦琴的故事,取头上葛巾漉酒的趣闻,也是其艺术化人生的表现。而酒,则是其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