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时光陆蔓欢爱:李清照的爸爸李格非,这格非二字出自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3 18:34:03

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字文叔,北宋文章名流。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
  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 ,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
  琦传》) 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李格非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
  (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
  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元丰八年(1085年)九月十三日,李格非为已故同里人、家住明水以西廉家坡村的
  齐鲁著名隐士廉复撰写《廉先生序》一文,述其平生,证其为人,传其不朽。
  宋哲宗元?元年(1086年)李格非官太学录,元佑四年(1089年)官太学正。晁补之
  《有竹堂记》有云:“济南李文叔为太学正,得屋于经衢之西,输直于官而居之。治
  其南轩地,植竹砌旁,而名其堂曰‘有竹’,榜诸栋间,又为之记于壁。率午归自太
  学,则坐堂中,扫地置笔砚,呻吟策牍,为文章数十篇……”由于专心供职著述,文
  名渐显,于元?六年(1091年)“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宋史·李格非传》),
  与廖正一(字明略) 、李禧(字膺仲)、董荣(字武子)并号为苏门“后四学士”(见韩淲
  《涧泉日记》) 。同年十月,哲宗幸太学,李格非奉命撰《元佑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学
  君臣唱和诗碑》。
  绍圣元年(1094年),章?为相,立局编类元?诸臣章疏,召李格非为检讨,拒不
  就职,因而得罪,遂被外放为广信军(今河北徐水遂城西)通判。任职期间“有道士说
  人祸福或中,出必乘车,氓俗信惑。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奸,
  杖而出诸境”。表现出厌恶邪术、不信鬼神、反对迷信的思想。绍圣二年(1095年),
  李格非召为校书郎,著作佐郎。是年撰成他的传世名文《洛阳名园记》。《宋史·李
  格非传》云:“尝著《洛阳名园记》,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其后洛阳陷
  于金,人以为知言。”《洛阳名园记》一卷,记洛阳名园,自富郑公(弼)以下凡19处。
  北宋朝廷达官贵人日益腐化,到处营造园囿台榭供自己享乐,李格非在对这些名园盛
  况的详尽描绘中,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忧思。绍圣四年(1097年),李格非升任礼
  部员外郎。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朝廷内排挤元?旧臣。李格非名列“元?党”,被罢
  官。《宋史·李格非传》:“提点京东路刑狱,以党籍罢。”根据元?党人“不得与
  在京差遣”的规定,李格非只得携眷返归明水原籍。
  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毁元?党人碑,大赦天下,除一切党人之禁,叙复元?
  党人 (见《宋史·徽宗纪》) 。李格非与吕希哲、晁补之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
  (《续资治通鉴拾补》),但禁止到京师及近畿州县。“监庙”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空头
  职衔,故此后李格非仍在原籍居住。
  大观二年(1108年)三月八日,李格非曾陪同当时的齐州知州梁彦深游于历山东侧
  佛慧山下的甘露泉, 并镌文于秋棠池旁之石壁上, 题名曰:“朝请郎李格非文叔”
  (乾隆《历城县志》)。
  李格非卒年无考。《宋史·李格非传》仅载:“卒,年六十一。”
  李格非著作颇丰。《宋史·艺文志》载,李格非有《礼记精义》十六卷、《史传
  辨志》五卷、《洛阳名园记》一卷、《永洛城记》一卷。又,《遂书堂书目》及《后
  村先生大全集·诗话续集》载《李格非集》四十五卷;《涧泉日记》卷上载有《济北
  集》;张邦基《墨庄漫录》载有《历下水记》。惜各书皆佚,现仅有《洛阳名园记》
  一卷传世。
  李格非现存遗文、断篇及书目可知者尚有《廉先生序》(《章丘县志》)、《书战
  国策后》(南宋绍兴丙寅姚宏《重校战国策·叙录》)、《元?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学君
  臣唱和诗碑》(《枫窗小牍》)、《傅尧俞疏》(毕沅《中州金石志》)、《破墨癖说》
  (张邦基《墨庄漫录》) 、《杂书》二篇(《墨庄漫录》、《冷斋夜话》) 、《李格非
  论文章》(彭乘《墨客挥犀》) 、《祭李清臣文》(《后村先生大全集·诗话续集》)。
  诗歌存世者, 有完篇3首及断句《挽鲁直》 : 《哲宗幸太学唱和诗》见明李濂
  《汴京遗迹志》卷二十三,《过临淄》、《试院》、《挽鲁直》俱见《后村先生大全
  集·诗话续集》及《绣水诗抄》。
  李格非善论文章。《宋史·文苑传》称他“苦心于词章,陵轹直前,无难易可否,
  笔力不少滞” 。 南宋刘克庄说他“文高雅条畅有义味,在晁秦之上;诗稍不逮” (
  《后村诗话》) 。宋人彭乘《墨客挥犀》云:“李格非善论文章,尝曰:诸葛公《出
  师表》、李令伯《陈情表》,陶渊明《归来引》,沛然如肺肝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
  数君子在后汉之末,两晋之间,未尝以文章名世,而其词意超迈如此! 盖文章以气为
  主,气以诚为主。故老杜谓之‘诗史’者,其大过人在诚实耳。”他主张文章以气、
  以诚为主,要真实自然,感情充沛,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他又说:“文不可以
  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宋史·李格非传》)李格非论文章不仅尚“气”、
  尚“诚”,还尚“横”。张邦基《墨庄漫录》曾引李格非之语曰:“余尝与宋遐叔言,
  孟子之言道,如项羽之用兵,直行曲施,逆见错出,皆当大败,而举世莫能当者,何
  其横也! 左丘明之于辞令亦甚横。自汉后千年,唯韩退之之于文、李太白之于诗,亦
  皆横者。近得眉山《筼筜谷记》、《经藏记》,又今世横文章也。夫其横,及其自得
  而离俗绝畦径间者,故众人不得不疑。则人之行道文章,政恐人不疑耳。”李格非曾
  著《杂书》,遍论左丘明、司马迁、班固、范晔、韩愈等文章大家之作,褒贬指责,
  洋洋洒洒,切中要害,令人折服。以至于宋人尹少稷竟称赞说:“李格非之文,自太
  史公之后,一人而已。”(宋韩淲《涧泉日记》)此虽过誉之辞,但足以说明李格非文
  章确有特色,不愧为北宋文章名流。

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典故吧

你是怎么知道就处置那里哦

格物置知,非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