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技师学院院长:求诗全篇及出处,首联“连翘六月走南江”尾联“说与檀君作家常”似我国古人出访朝鲜所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2:50:06
苦寻数年不得,如有高人可寻得作者、诗集、作品详细资料及背景,愿与高人结为朋友,共赏诗词佳作
也可能字句稍有出入,“连翘六月走南疆”?
倒数第二联似是“待知**传佳讯”
我认为应该从明清时代的诗集和中朝交流佳话中入手,可是长期以来一直无结果。我连我们学校图书馆里的《唐诗检索词典》都用上了,10卷本,查了几个星期都不行。百度和Google都试过,还在“国学”论坛上发帖求救,皆败归。我自认为自己的网络与书面情报检索能力还过得去,大二那年选修了整整两个学期的《社会科学文献情报检索与利用》这门专业课,结业成绩89分(全班第二的),查《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都很顺手,可是竟被这么个小事难倒了,太丢人!
谢谢你!墙角中的寂寞
大家再努努力吧!

不好意思,我找了一上午了,却是找不到,没关系的,我会继续帮你找,我的突破口在唐朝时候,中国与新罗互派了很多的留学生,你也找找,看看是不是他们之中的人写的诗句,我会帮你继续找的

  入唐以后,随着唐朝对外交往的开展,新罗子弟大批来到唐朝,在国学学习唐朝文化的各种专门知识。开元年间“登笈之子,分在两京,憧憧往来,多多益办。”在唐国子监内,甚至特辟了“新罗马道”[170]。据有关资料分析,新罗常年居住在唐朝的留学生可达一二百人之多[171]。大体而言,新罗留学生留学期限一般为10年,在华期间,购书款项由新罗支付,而四时衣服及食物等日用所需则由唐朝政府负责供应[172]。

  由于当时亚洲各国派往唐朝的留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有些人对唐朝文化的学习也具备了相当高深的水平,为了表示对他们留学资格的确认并优奖学业突出的留学生,唐朝将科举制度套用在了留学生身上,专门为留学生设立“宾贡科”。[173]在科举考试时,留学生与唐朝举子一起应试,但是“每自别试,附名榜尾”,与正规的考试相区别。上文中提及波斯人李珣、大食人李彦升曾经宾贡及第。但是西域人宾贡及第实在是非常个别的现象,由于新罗深受唐朝文化濡染,而且留学人数众多,宾贡登第者,绝大多数都是新罗国留学生。据统计,自唐文宗长庆初至后梁、后唐之际一百年间,新罗宾贡及第者90人,其中姓名可考者26人,此列简表于下:[174]

  新罗人宾贡登第简表:

  姓名
  登第时间
  资料来源
  备注

  唐纪年
  公元

  金云卿
  长庆初
  821?
  《东史纲目》卷五、九
  仕唐任兖州司马

  崔利贞
  长庆末?
  824?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

  金叔贞
  长庆末?
  824?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

  朴季业
  长庆末?
  824?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

  金允夫
  太和开成间
  827-840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

  金立之
  太和开成间
  827-840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

  朴亮之
  太和开成间
  827-840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

  金夷鱼

  张乔“送宾贡金夷鱼奉使归本国”[175]

  金可纪
  约大中时
  847-859
  《太平广记》卷五三“金可记”[176]

  崔致远
  乾符元年
  874
  《三国史记》卷一一
  裴瓒榜下及第

  金绍渤
  早于乾符末
  879年前
  《东史纲目》卷五

  朴仁范
  乾符四年
  877
  《东文选》卷四七
  高湘榜下及第

  金 渥
  乾符四年
  877
  《东文选》卷四七
  高湘榜下及第

  李 同
  广明元年前
  880年前
  《三国史记》卷一一

  金茂先
  昭宗初
  889?
  《东文选》卷四七

  杨 颖
  昭宗初
  889?
  《东文选》卷四七

  崔 涣
  昭宗初
  889?
  《东文选》卷四七

  崔匡裕
  昭宗初
  889?
  《东文选》卷四七

  崔仁渷

  《全唐文》卷九二二

  崔承佑
  景福二年
  893
  《三国史记》卷四六
  杨涉榜下及第

  金文蔚
  乾宁光化间
  894-900
  《三国史记》卷一二

  崔 ?
  乾宁天复间
  894-904
  《东文选》卷四七

  崔慎之
  天佑三年
  903
  《三国史记》卷四六
  薛廷珪榜下及第

  元 杰

  《东史纲目》卷五

  王巨仁

  《东史纲目》卷五

  金垂训

  《东史纲目》卷五

  表中金夷鱼、金可记二人见于唐人诗歌。此外,唐诗中还有一些送别新罗进士及第和罢举东归的作品,如张乔“送人及第归海东”、杜荀鹤“送宾贡登第后归海东”、张蠙“送友人及第归新罗”、裴说“赠宾贡”、贯休“送新罗人及第归”以及许浑“送友人罢举归东海”等等[177],都属于这类作品。张乔诗称“自笑中华路,年年送友人”,反映了“海东”(即新罗)留学生入唐求学考取宾贡者人数众多;张蠙诗“乡俗稀攀桂,争来问月宫”,是说新罗本土乡俗对留唐及第的器重和留学生及第归乡后的荣耀;许浑诗“此去知投笔,须求利剑磨”,则表明了落第者的无奈。从这些诗歌中可知,赴唐留学“攀桂”,在新罗一时蔚为风气。

  由于对唐文化的钦羡,留唐学生返国后大多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赴唐留学甚至是新罗文士出人头地的重要途径。新罗是族制的骨品社会,如果不是出身骨品,在仕途上的发展就很困难。7世纪初,新罗衣冠子弟薛罽头以出身非骨品,决心赴唐游学以改变现状,称:“新罗用人论骨品,苟非其族,虽有鸿才杰功,不能逾越。我愿西游中华国,奋不世之略,立非常之功,自致荣路,备簪绅佩剑,出入天子之侧足矣。”[178]留学唐朝已成为一般的衣冠子弟仕进求取功名的必要手段之一。

  与此相近的另一个例证是,新罗元圣王五年(788年)九月,准备擢升一个叫子玉的人为杨根县小守,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子玉不以文籍出身,不可委分忧之职。”但是侍中称“虽不以文籍出身,曾入大唐为学生,不亦可用耶?”,新罗王最后听从了侍中的意见[179]。可知不论登第与否,入唐留学本身就能构成仕进的有利条件。正因为如此,当崔致远入唐朝留学时,他的父亲叮嘱他说:“十年不第进士,则勿谓吾儿,吾亦不谓有儿。往矣,勤哉,勿隳乃力。”[180]语重心长,期望殷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