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蜡烛是怎样起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11:40

这不是我的回答,这是中华书局编审刘尚荣先生的答案。
传说在先秦上古时期,就有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油脂点燃作照明用,这只是火把而不是蜡烛。后来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芦苇用布缠上,里面灌上蜜蜡点燃,这虽然很像唐朝时使用的大蜡烛,但也只是蜡烛的雏形,也不是蜡烛。那么究竟蜡烛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的呢?
我们现在所能找到的材料,大概是在汉朝,那么《西京杂记》里边记载:"在汉朝的时候,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有蜡烛。那时候叫蜜炬,蜜烛二百枚"数量不多,说明它是很可贵的。
还有传说那个时候,寒食节要禁火,禁火的时候,君王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以蜡烛,这是作为一种赏赐给他的臣下,说明那个时候,蜡烛虽然有,但还是很名贵的,不是很普通的。到了南北朝时期,蜡烛稍微应用得普遍了一些,但也主要是在上层社会,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
蜡烛到了唐朝,据现在的材料记载,晋州上贡的时候,贡品当中也有蜡烛,说明那个时候的蜡烛还是比较珍贵的。在唐朝的官员还专门设置一个官员来管宫廷蜡烛。
那么到了宋朝,宋朝现在有这样的记载,宋朝跟西夏啊,老百姓之间呢,存在着这种以物易物的这种交易。现在就讲是对外贸易,在这种互相交换当中呢,宋朝就以中原的土特产向漆器啊,石器啊来交换他那里的麝香啊,其中还有蜡烛。蜡烛作为外贸、对外交换的一种东西,所在在宋朝,蜡烛虽然用的比较普遍,但还是很名贵的。
到了明清以后,蜡烛才渐渐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也比较多了,但是一般的灯具,像油灯、火把依然不能和蜡烛同日而语。正因为蜡烛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是其他的灯具所不具备的,所以才引发了一系列的有关蜡烛的故事,其中《刻烛为诗》的故事不知道您听没听说过。
在《南史》里有这样的记载,南齐武帝有个弟弟叫萧子良。萧子良这个人很好文人相聚,很重视才能,他有一次想了一个主意,把一批文人雅士召集在一起,然后比赛作诗。比赛的方法就是在蜡烛上每一寸刻上一度,点燃蜡烛,蜡烛点燃一寸,每个人就必须完成四韵诗一首,就是八句。谁作得快,作得好,谁就取胜。
没想到萧子良的这个建议非但没有使才子们退怯,反而发出了"何难之有!"的感慨。而比赛到了后来又改成了以敲打铜钵为准,响声一停一首五韵诗就作成了。从那以后"刻烛为诗"就成为了诗才敏捷的一个典故。而在这个故事里,蜡烛是一个很公正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