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专用装备不能用:谁知道关于月球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8:41:53
请快速回答~~~!

根据最新的月球探勘者号的资料分析显示,月球的确具有一个很小的核心,支持了月球是由火星般大的星体,撞击地球后削出的理论。
这些新资料是在休士顿举行的第三十届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中发表的。资料显示,月球的核心占总质量可能不到 2%,比地球核心所占的 30%小太多了。
从地球和月球具有类似的矿物组成,可以推测两者可能系出同源,然而,如果月球与地球只是单纯地从一团尘埃云中诞生,那麼两者的核心组成比例应该类似。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被地球重力所捕获的。
根据阿波罗时代所搜集的资料来看,科学家认为月球应该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当一颗火星大小般的星体撞击地球时所形成的。这次撞击发生在地球铁核已经形成之后,所以撞击出来的碎片多为外层含铁不多的岩石,这些物质在轨道上又凝聚成今日的月球。
月球探勘者号的资料则更精细地探测了月球核心的大小,以及月球岩石中金、铂、铱等元素的含量—它们都是从铁聚合来的。检验的结果对“大撞击”理论相当有利。
由重力测量的结果,月球核心约 220~450 公里,也与磁场测量的 300~425 之间相当接近。
此外,月球探勘者号还发现月球南极地壳附近区域具有异常的强磁场,显示强磁场区域集中在月面具有年轻、巨大撞击盆地的另一侧。
月球探勘者号在 1998 年 11 月到达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表100 公里高的轨道上进行了一年的探测工作。1998 年十二月至今年一月,更再度降低至 24~37 公里相信将对月球的起源问题有更确切的回答。
月球探勘者任务耗资 6300 万美元,由 NASA Ames 研究中心主控,是 NASA 的低价小型太空船计划之一。

于月球的资料!
月 球 ---- 地 球 的 卫 星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它的直径是地球的0.27倍,质量是地球的0.012倍。它的重力为地球的1/6,所以,在月球上跳远、跳高,可以比在地球上有更好的成绩。

由於受到地球潮汐力的作用,月球正以每年大约3公分的速度远离地球,但不会无限制地远离而去,最远大约是目前距离的1.4倍。若要达到这最大距离,还须数十亿年的时间呢!

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个坑洞,科学家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作检验,推测月球在45亿~~38亿年前,曾受到许多巨大陨石的撞击,在月球表面上留下了无数的陨石坑。
月球为什麼老是同一面朝著地球?原因是月球在星球形成时即呈现不倒翁的形状,且其底部朝著地球,又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以不论是自转或是公转,它永远以同一面朝著地球。

月球每天都通过星空的哪个位置,一天当中大约要移动多少度,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多少天,这些您都注意过吗?

新月出现时,连续观测三五天,在每天相同时刻观测星座中月球的位置如何,把它记录到星图上去,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最好是连续观测一个月,从新月开始到满月,再到下一个新月。如果遇到阴天或下雨天少观测了几天也没关系。

使用双筒望远镜来观测,可以详细地研究月亮运动的情况。把月亮和月亮近处的星星的位置用图记录下来,坚持连续这样观测2至3小时,就可发现,月亮以很快的速度在移动着。

分析您的观测记录,您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约为29.5天,这个周期叫做朔望月;月亮相对于恒星的移动速度为每天约13°多。

除此以外,尽管您很尽力地去观测了,还是会有相当多的月亮运动的现象您不能理解,复杂的运动情况就更难懂了,需要我们作更深入的观测学习。

我们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叫做白道,由于白道是椭圆形的,当月亮运动到离地球近的地方时,运动速度就快,离地球远的地方时,运动速度就慢。就是说,月球在白道上的运动速度是不定的。如果您自信自己的观测精度,那么就挑战一次,看看是否是这样。

月球之谜

月球的起源莫衷一是:

对月球的起源,大致有三大派,但仍未定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46亿年前,与地球一样是宇宙的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另一些人则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从地球分裂出去的。然而,太阳神号几次带回的数据显示,月球和地球的组成成份大不相同。不少的科学家认为,月球在很多年以前,偶然被吸入地心引力范围,因而才意外地纳入地球的轨道。但也有人引用天体力学来反对这种说法。

月球较地球古老:

令科学家惊讶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有99%比地球上90%的古老岩石还要老。太空人携回的月球岩石,已被测定有43亿年至46亿年的历史,这已相当于太阳系的历史了。

土壤比岩石更久远:

美国太空人首次登陆的“宁静海”,土壤的年代竟比岩石久远。据分析,两者相差10亿年之久。由化学分析显示,月球上的土壤并非由岩石演变,可能来自别的地方。

受撞击会发出巨响:

太阳神号在探月时,月球登陆艇和火箭返航时,都会撞到月球表面。但每次都会使月球像大铜锣或大钟一样响起来,阿波罗12号探月时,月球的回声还持续了4个小时,目前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解释这种现象。

黑影区有稀有金属:

在地球上看月球时,会看到有些黑影,太空人登陆到这个平原状的黑影区时,发现很难在它的表面上钻孔,经研究这里的土壤样品中含有金属元素如钛、锫、钇等,科学家们为此感到十分惊异,因为这些金属元素要在相当高的热度---摄氏6000度以上才可能熔化,并与周围的岩石混合在一些。

纯铁粒子不会生锈:

宇航员们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品中,都含有纯铁的粒子,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纯铁粒子并非来自陨石。有专家报导,这些纯铁粒子带回地球后,好多年都未生过锈,纯铁不生锈在科学界还是破天荒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

表面光滑如镜子:

月球表面不少地方光滑如镜。好像被什么不知来源的酷热“烫”过了一样。专家们分析说,这儿并非是由巨大的陨石撞击而造成的,有些科学家则认为,太阳爆出来的高热才是主要的因素。

具有磁性使人震惊:

早期的月球研究,都说月球上没有磁场,近年来在分析月球岩石后,才知道它有强烈的磁性。然而月球的岩石真有磁场,则应有个铁质的核心才对,但现在的资料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巨大的热核心不可能存在于月球的里面,也不可能从地球上的磁场获得磁性,因为月球若要从地球上获得磁性,就必须很接近地球,果真如此,它恐怕会被地心力弄毁了。

外壳底部的浓缩物:

太空探测带回来的资料显示,月球的外壳底下有大块的浓缩物而且还有一股吸引力,太空船飞过时禁不住要倾斜。科学家只知道这些浓缩物是一种又重又密的物质,其余就一无所知了

· 公转信息
o 公转中心:地球
o 公转半径:384,400 公里
o 公转时间:27天7小时43分11.6秒
o 卫星数量:0
· 物质结构
o 赤道直径:3,476 公里
o 质 量:0.07348×1024 公斤,是地球的 1/81
o 密 度:水的 3.34 倍
o 赤道上重力加速度:1.618 m/s2,是地球的 1/6
o 自传时间:27 天 7 小时 43 分 11.6 秒
o 逃逸速度:2.38 千米/秒
o 表面温度:-120~+150 摄氏度
· 大气层
o 大气压:1.3×10-10 千帕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的彗星带来的.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

古罗马人称之为Luna,古希腊人称之为Selene或阿尔特弥斯(月亮与狩猎的女神),另外在其他神话中它还有许多名字。

理所当然,月球早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道。它是空中仅次于太阳的第二亮物体。由于月球每月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朔望月。一个连续新月的出现需要29.5天(709小时),随月球轨道周期(由恒星测量)因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变化而变化。
自然,月球也显得不太稳定(由于它的不太圆的轨道)以致于较远端的一部分度数可不定时地看到,但大多数远端表面(左图)一直无法完全观测,直到苏联飞船月球3号1959年上天对其进行拍摄才解决了问题。(注意:这里并没有什么“黑暗面”在月亮上;月球的所有部分都能得到半日照时间。一些对“黑暗面”的称谓往往是指月亮不为人所见的另一面,因为“黑暗”有“不为人知”之意。这种称谓在今天不够正确)。

月球没有大气层。但是来自Clementine飞行器的证据表明可能在月球南极,处于永久阴暗面的大环行山处有固态水--冰。这如今已由月球勘探者号飞船证实。显然月球北极也有冰,这样未来月球探索的代价将略微便宜一些!

月球的外壳平均厚68千米,从Mare Crisium下的零公里到背面Korolev环行山的107千米。地壳下是地幔,可能也是它的内核。然而它并不像地球的地幔,月球的只是部分特别炽热。奇怪的是,月球的质心与它的几何地理中心向地球方向偏移了2千米。同样,在这一侧其地壳也较薄。

月球表面有两种主要地形:巨大的环形山与古老的高原和相对平滑与年轻的maria。maria地形(覆盖月球表面达16%)是由火山喷出的炽热的熔岩冲蚀出的。大部分的表面是由灰土层尘埃与流星撞击的石头碎片覆盖。出于未知的理由,maria地形集中于靠近于地球的一面。

大多数靠近地球的环形山,火山由科学历史上的著名的称谓命名,如第谷,哥白尼和托勒密。背面的则多用近代的命名,如阿波罗,加加林和Korolev(因为第一张照片由月球3号拍到,所以具有显而易见的俄罗斯偏向)。另外,类似于近地区,月球背面也有巨形环形山South Pole-Aitken,直径2250千米,深12千米,使它成为太阳系最大的撞击盆地,并在西侧形成了山中山,成了太阳系中重环山的典型。(从地球上看;左侧图的正中)。

阿波罗号和月球号计划带回了一块重382千克的石头样本。这些提供给了我们有关月球的详细知识。它们具有特别的价值,在月球上着陆后的廿年,科学家们还是在这快最期的样本上做研究。

月球表面上的绝大多数石头看来都有30到46亿岁,这与地球上的超过30亿岁的极稀少的石头有偶然的巧合。这样,月球就提供了太阳系早期历史的在地球上无法找到的证据。

根据早先的对阿波罗样本的研究,有关月球的起源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理论:co-accretion同生说,主张地球与月球同时形成于太阳星云;fission分裂说,主张月球是由地球上分裂出去; capture捕捉说,主张月球形成于其他地方,后来为地球所捕捉。这些理论证据都不足,但是来自月亮石头的最新和最详细的信息引出了impact撞击说:地球曾被一个大物体(相当于火星大小甚至更大)撞击,月球则是由喷射出的部份形成。不断又有新信息被发现,但撞击说如今被广泛接受。

月球并没有全球性磁场,但是它的一些表面石头存有剩余的吸引力,表明月球早期曾有过全球性磁场。

由于没有大气和磁场,月球表面赤裸裸地遭受太阳风的攻击。在它剩余的40余亿年光阴里,大量来自太阳风的氢离子将植入其表面。由阿波罗返回的样本证明了它对研究太阳风的价值。月球上的氢可能在未来当作燃料使用。

由于它的大小与组成,月球有时被分为类地“行星”,与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分在一起。
月球由苏联飞行器月球2号于1959年代表人类第一次拜访,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非地球星体上探索。第一次在着陆则在1969年6月20日(你记得你在哪儿吗?);后一次在1972年12月。月球也是唯一一个被采回表面样本的星球。在1994年夏天,月球被Clementine飞行器大范围地作了地图映象。月球勘探者号如今正绕着月球转。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场形成了有趣的现象。最显而易见的便是潮汐现象。月球正对地球一点的引力为最大,反面一点则相对弱小一些。地球,特别是海洋并不是完全地固定的,而是朝月球方向略有延伸的。从地球表面为透视角观察的话,会看到地球表面的两个膨胀点,一个正对月球,另一个则正对反面。这效果对海洋比对因态地壳强烈得多,所以海洋处膨胀得更高。另外因为地球自转比月球在轨道上快,膨胀每天一次,每天的大潮一共有两次。
但是地球也并不完全是一个流体,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在正对月球下方的膨胀非常轻微。这意味着由于地球自转扭力及月球上的加速度影响,使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影响力并不十分确切地存在于两球心连线上。这也使得地球不断向月球提供自转能量,使得自转速度每世纪减慢1.5微秒,也使月球公转地球轨道每年增加3.8米。(相反的结果也导致了火卫一和海卫一的不寻常公转轨道)。
不对称的引力交互作用也使月球自转同步。比如,它的轨道位相始终相对固定,使得朝向地球的一面不变。由于地球的自转因月球的影响而减缓,所以在很早以前,月球的自转速度也因地球而减缓,不过在那时作用力要强烈得多。当月球的自转速度减缓到适合自己轨道周期时(这样膨胀点就在地球正对点),就没有任何的多余扭力了,这样月球的情形就稳定了。这种情况也类似地发生在太阳系其他卫星上。最终,地球的自转也将慢到合适于月球周期,就像冥王星和冥卫一的情况一样。

http://www.moon.com.cn/moon/scen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