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最牛无级别:我想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真正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9:56:43
就是说,他下西洋对中国有什麼莫大的贡献?

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受朱棣派遣,目的有二:
一是明的:耀武扬威于海内外,显示明朝是天朝,是泱泱大国.
二是暗的:也就是历史传说的寻找建文帝.

朱棣的目的,也就是明王朝的目的,应该是耀武扬威于海内外,显示自己是天朝上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说好象建文帝失踪以后,有可能逃出中原,出海,所以郑和或许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搜寻建文帝的下落.
但是郑和下西洋确实增进了明王朝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联系,使得明王朝认识到天底下不只有一个国家,对明王朝的发展肯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当时来看,耀武扬威的成份比较多。主要目的是震慑倭寇,稳定东南亚的国际秩序的。
客观上来说,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开展了海上贸易。

都答的好,都是我想说的

永乐十九年(1421年),在中国的航海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开始了第六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西洋之行。同样,永乐十九年也是“多事之秋”的一年,现存的许多史料中,大凡有记载郑和下西洋一事的,必有永乐十九年。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哪些重大变故呢?
郑和“中道取回”?
据清初手抄本《针位篇》载: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奉圣旨,郑和、杨敏、李恺等三人,率船队往占城、暹罗、满剌加、榜葛剌、锡兰、古里等番邦,周游三十六国,航程远及阿拉伯及东非沿岸诸国,至永乐二十三年(1425年 )……
当年随同郑和船队出海的还有一位重要的“证人”,此人叫马欢,是一位历史学家,专门负责记载航行。他的日记《瀛涯胜览》在郑和的最后一次航海之后,于宣德八年(1433年)出版。
根据马欢的记载,郑和船队离开北京6个月后到达满剌加。起初,中国人在此设立港口,采集来自美洛居——香料岛的香料。不久,满剌加发展为中国瓷器和印度纺织品的集散中心和印度洋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
种种史实表明,郑和及所率船队的确在永乐十九年这一年出海。然而,关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中道取回”之说的谜局,也正是围绕这一年展开的。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永乐’根本不曾有过二十三年,到1424年也就是永乐二十二年就终止了!”潘群教授的一番话,为“永乐十九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不过,1983年10月于江苏太仓县城厢公园“树萱斋”西壁内发现的《周闻夫妇墓志铭》似乎可以说明什么。
周闻曾五次参加下西洋的活动,周闻墓志铭铭文记载了周闻五次参加下西洋活动的日期,即永乐七年、十一年、十五年、十九年和宣德六年。其中永乐十九年载:“中道取回”。永乐二十二年尚有一次筹划中的远航,但因“仁庙(仁宗)诏停止之”而没有进行。
那么,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为何要“中道取回”呢?
失宠缘于三殿火灾
“永乐十九年(1421年)太重要了,可以说是郑和下西洋的‘转折点’。时年明代迁都北京,当时郑和已经不受宠了,好多大臣也都纷纷批驳郑和下西洋一事。”潘教授答道。
自永乐五年(1407年)起,明成祖朱棣便征调23万人,仿照南京明故宫样式在北京修建宫殿。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故宫主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完工,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也正是这一年的二月,处在官场事业巅峰的郑和奉旨从南京开始了第六次下西洋旅程。
然而不幸的是,没过多久,刚建好的三座宫殿突遇火灾,翰林院侍读李时勉等人向明成祖进言,说这是下西洋劳民伤财所带来的恶果。由于当时迷信盛行,明成祖心中也很犯疑,“这是否是苍天的惩罚”。于是,其下令停止在西洋购买一切物件。
自此,明政府官员中对下西洋的非议愈渐多了起来,就连当初竭力歌颂下西洋的大臣,此时也站出来反对,认为下西洋在物质上耗费巨大,人员也有相当损失。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暴亡,其子仁宗继位后再次下令停止下西洋的活动,郑留守南京,负责修理南京宫殿。
“但是,郑和留守南京期间十分失意,当时仁宗皇帝竟然不发给郑和手下官军维持生计的月粮,甚至调拨专给罪犯吃的罪人米充抵郑和官兵的口粮。
仁宗的儿子宣宗继位之初,郑和副手为辛勤修理明故宫的军民请赏。谁料宣宗竟大发雷霆,他命令司礼监下文命令‘郑和毋妄请赏赐’,甚至直接派人警告郑和‘谨守礼法、毋窥伺朝廷,一切非理之事,不可妄有呈情’。这已足见郑和当时已不复此前下西洋时的风光了。”潘群介绍道。

谜案Ⅴ 航海家葬在何方?

关于郑和身葬何处,国内史学家众说纷纭。一说郑和死后赐葬于南京牛首山;另一说郑死后尸体留在了印度古里;还有的分析认为,郑和死后时值盛夏,因担心尸体不便运回国,便葬于大海。所以牛首山之郑和墓只是一衣冠冢,并无尸体。
解开身份谜团
1956年,牛首山弘觉寺塔地宫中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文物上刻有“明御用太监李福善奉施”。李福善是谁?为何捐建弘觉寺塔?
有学者论证李福善就是郑和本人,因为郑和曾用过法号“福善”。但此说一出,便引起众多争论。
“后来我多方查找资料,终于查到了这个人。此人名李童,与郑和同一时代,此塔系李童为首的一个宦官集团筹资兴建。”郑宽涛对记者道。
李童与郑和关系密切,是明英宗朱祁镇时的御用太监。据记载:李童字彦贞,号朴庵,江西庐陵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卒于明景泰四年(1452年),终年63岁。
李童比郑和小18岁,他同郑和一样因军功卓著升迁很快,并一起侍奉了三位帝王。有着相同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历程,李童与郑和共事多年,情谊深厚。
明朝宦官参与军事,他们随军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并在皇帝的宽许、培植下形成一股可以影响朝廷外交、贸易、朝政的宦官势力。无疑,年龄最长、功绩最大的郑和是这个宦官群体中最受人敬重的。
郑和于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卒于印度古里,引起朝中宦官集团的惋惜和悲痛。郑和死后,赐葬于牛首山,崇佛的宦官集团认为应该为纪念郑和做些什么,而在郑和长眠的牛首山兴建一座气势恢弘的寺庙用以祭奠,就成了最自然的方式。
由于李童是三朝元老,权倾一时。由他主持修建弘觉寺塔也合情合理。弘觉寺塔地宫出土文物铭文“佛弟子御用太监李福善奉施”,地宫出现李童奉施之物,说明李童代表朝廷,参加该塔落成典礼或郑和安葬仪式。
郑和墓是衣冠冢?
此前史学家们一度认为郑和墓葬的只是衣冠并非尸体。据《郑和传》所载,郑和七下西洋于宣德七年十一月六日,抵达锡兰山别罗里。在此之后,郑和又到祖法儿、木骨都束、竹步等国,再向南一直过了赤道,到达非洲最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然后回航。
当船队行至古里附近时,终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这位在海上奋斗近三十年的伟大航海家,于宣德八年(1433年 )四月初(1-9日之间),在印度南部西海岸的卡利卡特逝世,终年六十二岁。
为考证郑和死后究竟葬于何处,陈显泗、马光汝及郑宽涛多方寻找证据。其间据常熟一造船厂老工人讲,古代远洋船只每艘船上都设有一间停尸房,专门用来停放将领尸体,相当于现代的太平间。
明朝的造船技术很发达,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人死后放置停尸间不会腐烂,加之海水是咸的,将尸体用海水浸泡后,即使是夏天也不会腐烂。
“郑和死后,宣德皇帝赐葬南京牛首山,在古代赐葬必须是尸体安葬,不可能是衣冠冢。另外在明代,用水银作防腐处理已盛极一时,即使布衣百姓存放尸体,也可以采用水银防腐。这一观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原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专家庄为玑教授就曾证实。
何况像郑和这么重要的首领怎么可能葬于大海?”马光汝认为,明朝行游在外的海船上都备有两副棺椁,专供保存首领尸体,这些在《琉球志》上均有记载。

谜案Ⅵ 中国此后为何闭关自守?

国力衰败导致封闭
郑和在第六次下西洋回国后,明成祖便因财政问题,不再大力支持耗资巨大的船队出海。明成祖驾崩后,明宣宗在最后一次(第七次)航行后不久,下令严禁船只出海航行,以及停止所有建造远洋帆船及修缮工作,违反者都被处决。
至此,中国的海上事业日渐衰落,自此开始步向闭关自守的时期。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际贸易和其后的工业革命,把西方世界推向了现代化。
支费浩繁荣,库藏为虚(《明史》卷三百三十二),是终止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据粗略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了约二千艘海船。另据计算,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由此可见,下西洋船舶耗资之巨。
而这还只是一部分,此外,对大量的外邦来朝贡者,论级行赏,数字极为可观,明成祖曾说:“朝廷取四夷,当怀之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以品级赐赍,虽加厚不为过也(《永乐实录》卷一百一十九)。”
其实说到底,终止下西洋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国力由盛而衰。
统治者的短视
毋庸置疑,明朝是我国航海业盛况空前的年代。据记载,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来自30多个国家的1200 余名使臣随郑和船队来到了中国。中国的外交经济达到鼎盛,即便在唐朝也不多见。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既耗费财政,又浪费人力物力,实属得不偿失。这些人只看到了一点,而忽略了郑和下西洋的真正意义,它不仅促进了我国航海业的发展,也提升了手工业、冶炼技术、民间贸易的发展。”马光汝说。
潘群教授形容说,“中国古代由盛而衰的分界线是郑和下西洋,历朝历代,郑和下西洋也代表着中国强盛的极点。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和海外交通发展史的必然结果,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然而,就在郑和去世后的五年时间里,中国不再派船队护送来访的使臣回国。1436年,爪哇国使臣在搭乘别国船队回国途中,不幸遭遇风浪,死了40多人。爪哇国王闻听异常愤怒,从此不再与中国来往。
国外曾有学者对中国当时的这一做法颇感惋惜和不解,并说道:“中国把一个开放的大好格局,令人匪夷所思地突然关闭了!”
明宪宗时期,太监冯保准备再次下西洋,并拿出当年郑和用过的航海图,结果被兵部侍郎刘大夏一把火全都烧掉了。
在此之后的数个世纪,中国航海业少见起色,更多的却是诸国列强用铁蹄和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据《新世纪周刊》)

航海英雄魂归大海

郑和(1371-1433)原姓马,名和,小字三保(或称三宝),父名马哈只(曾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被称哈只),郑和为其次子。郑和出生在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祖先来自西域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元初杰出的政治家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是郑和的六世祖。
1381年朱元璋发动了统一云南的战争,年仅11岁的郑和被明朝军队俘获,惨遭阉割。1390年,郑和被派往北京燕王府成为朱棣近侍。郑和身材高大,仪表堂堂,在朱棣和建文帝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中崭露头角,“出入战阵,多建奇功”。1402年7月,朱棣在南京登上帝位,郑和被升为内官监太监。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为表彰郑和的功绩,亲笔御书,赐“郑”为姓,从此更名郑和,史称“三保太监”。
明成祖选中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是由于郑和出生于穆斯林世家,而在南洋、西洋和阿拉伯诸国,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信奉伊斯兰教。另外,郑和还尊重谙熟佛教,而佛教在东南亚和南亚一带有众多信徒。
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宣德六年农历十二月(1432年1月),已过60岁高龄的郑和,再次奉帝命率领船队踏上第七次下西洋的征程,病逝于途中。

对我没什么意义~~~历史的意义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