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变采集终端接线方式:睡觉时出汗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1:07:43
我今年27岁,女士,近几天来,每天晚上睡觉快天亮时就发现身上出汗,被子都被弄湿了,(出汗地方是前胸和背。被子不厚,不是热的)
是不是盗汗就是肾虚?肾虚就一定盗汗?另外,刚看秋月久大哥说让喝汤补气或阴,我是属于气虚还是阴虚呢?像我这样属于轻度的,是不是不用治呢?但那些汤都是热性的,我身体有热,不敢喝吧。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停止”为特征的。中青年“盗汗”与小儿血钙偏低引起的“盗汗”发病机理不同。冬春转季是中青年“盗汗”的高发期,原因多为病人“阴虚”所致,用通俗的话讲,即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储存在人体内的“精气”已不足,当体质下降时,就会出现盗汗症状,如潮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乏力等现象。而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紊乱,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气”,则必然受到盗汗症的“垂青”。
  对于体质较弱的人,入春以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进行春季进补,在食疗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当夜间出现盗汗症状时,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必要时去医院就诊,不可盲目服药,随意进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汗是人体内津液受阳气蒸化从汗孔排出的水液。小儿体禀属于纯阳之体,体质还处于娇嫩、柔弱的发育阶段,肌肉、皮肤组织都还很嫩弱。此时,如果小儿只有单纯少量出汗,但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无其他症状,则为清阳发越之象,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孩子出汗过多,而且兼有其他症状,就应该考虑有其他病了。孩子出汗主要包括自汗和盗汗。

  自汗

  自汗是指孩子因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等其他刺激因素而稍动则自然出汗的现象。这样的孩子多是阳气不固、津液外泻所致。这种出汗基本上是正常的。如果孩子没有原因的出汗,就属于有病的自汗。

  盗汗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汗出,醒后即止。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有的孩子入睡不久,头、胸、背等处开始出汗,常浸湿枕巾、睡衣等。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刚入睡体温上升,此时爱出汗的孩子盗汗现象就很明显,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大多在3~4月份或11月份容易出现盗汗现象。但是盗汗现象一般只出现在晚上12点前。中医认为,孩子阳气旺盛,前半夜阴气尚未到最盛之时,在前半夜就会出汗;到了后半夜,阴气渐盛而抑制了孩子体内的阳气外溢,所以家长不要害怕。

  孩子因为疾病而兼有出汗症状时,除了请医生检查、治疗外,在家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饮食调理方法。

  如果我们分不清孩子出汗应该属于哪方面的征候,可以按照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为阴虚的方法处理。

  对于自汗的孩子,要注意其平时是否有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易患感冒、语声低等现象。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可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苡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这些即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

  对于盗汗的孩子,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光泽、两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不宁等现象,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不吃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如油饼、炸羊肉串,烤鸭、膨化食品,以及辛辣食物等。

  应让孩子多吃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杂粮、豆制品、牛奶、鸡蛋、瘦肉、鱼肉、水果、蔬菜等,特别应多吃苹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维生素多的水果。

  护理与预防

  护理多汗的孩子,应注意勤换衣被,并随时用软布擦身,或外用扑粉,以保持皮肤干燥;身上有汗时,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受凉感冒,发生病变。

  多汗易造成阴津亏损,阳气受伤,因此要多给患儿饮水,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代谢之需。

“睡觉时出汗”称——盗汗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治且可益气滋阴而健身,下面就介绍几则家庭容易制作的药膳六则,供盗汗患者选用。

1、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3、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4、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5、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6、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阴虚盗汗可用麻黄根6克、浮小麦30克、甘草3克、大枣7个,煎水内服。

盗汗!身体虚就这样,建议看看医生!

这是中医所说盗汗,用知柏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可以治好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就是盗汗!

去查查吧!